引言—名字由来
历城商代为谭国地。春秋称泺邑,属齐国。战国称历下邑。秦置历城县,因南对历山(今千佛山)得名。
历城区今隶属于山东省济南市。
*河图
*河从西北角自南向北流经历城区。
九如山瀑布群
九如山瀑布群以自然山水景观为特色,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养生度假为一体,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之作。
景区面积三十六平方公里,可分为“深谭飞瀑景观区”、“九如峡谷景观区”、“天蓬瀑布景观区”、“长城古道景观区”四大旅游区。群山连绵,峰峦叠嶂,峡谷纵横,森林茂密,山泉遍布,溪流交错,瀑布成群。
这些令人震撼的景观由长度堪称世界第一的实木栈道巧妙连缀在一起,形成了以八潭、九瀑、二十四泉、三十六峰为核心景观,以山峰、栈道、山泉、溪流、瀑布、深潭为特色的中国北方罕见的大型生态自然景区,同时它又是泉城七十二名泉的发源地,济南南部山区三川之一——锦绣川的源头。
九如峡谷是九如山瀑布群的核心区域,这里汇集了北方难得一见的众多景观,数十处瀑布腾空而落,极为壮观。古藤在空中交错缠绕,溪水从山涧喷涌流淌,伴随游客直上天池,欣赏脉脉含情的九如山高巅风光。
这里还有小雪泉、大雪泉两处高山泉水,甘冽无比,更有海拔米的舞亭,矗立峰巅,任凭游客朋友倚栏远眺,俯视群峰连绵,观览松涛跌宕,尽情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
红叶谷
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是一处融吃、住、行、游、购、娱功能齐全的高档次休闲旅游风景区。景区占地余亩,植被以野生的*栌灌木丛为主。*栌是红叶谷独有的观赏树种。
由于所处的南部山区是济南泉水的主要涵养补给地且景区海拔在米在左右,平均气温比市区低5摄氏度左右,山地小气候较为明显。
红叶谷植被覆盖率较高,达97%,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是市区的多倍又是“天然氧吧”,故称红叶谷是泉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休闲度假的天堂。
水帘峡
水帘峡位于济南市历城区的柳埠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山东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济南最大的婚纱外景拍摄基地。
景区地跨济南、泰安两地,是济南最大的原生态风景旅游区。以高山、险峡、山泉、瀑布、泰山奇石、桃花水母著称(是山东第一桃花水母发现地),内有济南最高峰、最大的峡谷和省内最大的天然瀑布群,是泉城济南的水源涵养地,素有“泉城之巅、趵突之源”的美誉。
这里山泉秀美,奇石嶙峋,桃花水母飘游池中,水帘飞瀑争流林中;游人瀑布融为一体,原始植被保存完好,营造了纯净的自然生态旅游环境。这里群山环绕,飞瀑成群,古齐长城蜿蜒而过,历史名人在此留下足迹,更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流传至今。
这是一个毓秀钟灵的地方,“水帘峡”之名即唐太宗李世民所赐。著名诗人王心鉴《柳埠水帘峡》一诗写道:“寻幽水帘峡,迳入桃花源。芳芷缦仙域,清流隔尘寰。花香资茶事,鸟语助酒谈。夜阑宿何处,岭上卧青岚。”便写出了水帘峡的幽美景色。
青铜山大峡谷
青铜山大峡谷位于济南市“后花园”——历城区锦绣川老庄村北青铜山南麓,以大佛石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秀美的山水峡谷资源为基础,依托“千年大佛”为福缘,以“亿年溶洞”为奇宝,撷取儒释道文化内涵与精髓,为复兴现代社会朝拜祈福圣地,缔造中华民族精气神*之所而整合提升并创建的风景名胜区。
景区内规划齐鲁第一大佛、中华龙门、九龙壁、月下老人、元宝山、财神、儿童乐园、锦绣宫溶洞、木栈道、7D玻璃吊桥、玻璃栈道、银河餐厅、银河飞瀑、福地洞天、玻璃栈道、玻璃滑道等诸多景点。今有“朝千年大佛、游仙境福地、上天梯栈道、入亿年溶洞”之说,山高水长、庄严神圣、辉煌巍峨、大气磅礴、极目壮观!
走进青铜山大峡谷,就像走进了世外仙境一般,溶洞里的钟乳石,渗落下来的流水,造就了这里常年恒温18℃。峡谷中的银河飞瀑,碧水悠悠,潭瀑相连,形成了飞瀑与清泉,幽潭与溪流交织缠绕的水体景观,成就了人们避暑休闲的理想目的地。
大佛佛像初为唐代开凿,经过历史的沧桑巨变保存至今约年。大佛面相庄重,双眼略显深邃,给人以威严敬畏之感,九尊小佛像分布在窟内大佛周围,下有石碑篆刻。佛窟位于青铜山南麓大象山峭壁之上,窟高约9.5米,纵深约4.5米,佛身高达8米,盘坐于1.5米高的佛座之上。大象山因外形轮廓极像一头大象,大佛又刻于大象山“眼睛”的正下方,故流传“大象守着神秘佛,狮子守着无底洞”之说。
山东省内首条挂壁玻璃栈道,全长米,距地面约米,玻璃栈道采用超白精磨钢化夹胶玻璃,行走其上,让游客体验“云在脚下漂浮,风在身边嬉戏”如临仙境般的惬意自然。青铜山大峡谷玻璃栈道也是济南周边最长、最险的玻璃栈道。
全国首条7D特效玻璃桥,是华东首座横跨米天堑、高耸米深峡的玻璃吊桥。两峰地势险峻、崖壁陡峭,中间裂谷横穿。风和日丽之时,踏在玻璃桥上,青铜山大峡谷美景尽收眼底,行走其上彷如御风而行,惊险无比;云深雾重之际,桥上悬空赏景如漫步云端、如云中天桥。
济南华山
山东的华山又名华不注山,曾经因为战国时期的晋齐“鞍之战”中齐顷公的战车骖马被树枝挂住缰绳在此误车,故又得名“金舆山”。华山地处济南市东北角,海拔米,平地突起一峰,宛如利剑一把拔地而起,华不注山素以奇秀著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呈现不同的形态,很多人认为华不注是“花骨朵”的转音。
因其形状如未开放的莲花而得名。其岩石为青灰色,跟济南南郊泰山山脉的地质构造截然不同。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这样描述华不注山:“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的《鹊华秋色图》描绘的就是鹊山和华不注山一带的风景。
根据《春秋左传》记载,成公二年(公元前年),齐顷公与晋*战于济南,因其傲慢轻敌而败,在晋*的追逐下“三周华不注”。幸亏手下丑父与其交换了位子,并命令他去华泉取水,齐顷公才得以逃脱。宋代文学家曾巩的《登华山》中有“丑父遗忠无处问,空余一掬野泉甘”的诗句。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中写道: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予一*,自挟两青龙。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古济南八景有两个含有华山,齐烟九点,鹊华烟雨。山南边有济南市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华阳宫,占地9万平方米,始建于金兴定四年(公元年),全真教宗师丘处机的弟子陈志渊在山南建华阳宫。周围池塘遍地,古有华山湖,是典型的近郊型山水旅游场所。
华阳宫的建筑什么年代建的谁也说不清,相传东汉刘秀讨饭到山脚下的郅家村,村中有个郅矮子收留了他,后来刘秀做了皇帝,娶郅矮子的妹妹为妻,郅家从此大富大贵,在山脚下广置院落,还出资兴建了华阳宫。
华山历史悠久,历代文人骚客都曾登临此山。历史典故很多,流传最广的是这样一个:华山半山腰有一个吕祖庙,当年和尚下山担水,一只狼进去了,和尚担水进去后将门关住,狼饿急了就将和尚吃了,然而狼却出不了庙门,最终饿死在庙里。
千佛崖造像
千佛崖造像是山东地区唐代石窟艺术的主要遗存,位于历城柳埠村白虎山下。共有大小造像多尊,分布在南北长63米的崖壁上,此外还有题记43则,其中有明确纪年的题记10则。
石窟大部分开凿于唐武德至文明(~年)年间,以后的宋、元、明各代也有零星的增刻。较大的石窟有五个,佛像均高2.6米左右。造像者多为皇亲、贵戚、官宦、名僧,最著名的有唐南平长公主及驸马刘玄意造像、唐赵王福造像和僧人明德造像等。
与千佛崖造像毗连的龙虎塔,是与四门塔齐名的著名古塔,因为塔门上雕刻有龙虎图案而得名。塔的建造年代没有确切的记载,根据建筑风格考证,应始建于唐代,补建于宋代。塔呈方形,高10.8米,砖石合砌而成。塔身雕刻有龙、虎、佛、力士、伎乐、飞天等浮雕,神态飘逸,气势不凡,人物造型颇具唐代的风格。
塔的四面开辟有雕刻火焰纹的券门。三层石砌须弥座塔基上,装饰佛莲、伎乐、雄狮等浮雕。塔顶是砖砌而成的,重檐华拱,顶部饰有覆盆相轮状的塔刹。室内四壁雕刻有佛龛,龛额有飞天翱翔。正中是方形的塔心柱,每面雕有一尊佛像,突胸细腰,脸庞清秀,具有宋代的遗风。此塔素以造型优美,雕刻华丽而闻名。
淌豆寺
淌豆寺的名字源自泉水的名字。淌豆泉的位置在历城区港沟镇蟠龙山附近,传说中的“淌豆”之处,就是淌豆寺东的山崖上。
时值降雨后,几股清泉从石壁喷涌而出,直飞而下,那气势让人惊叹自然造物之奇。飞下的泉水落在下面的山石上,溅起一阵阵水花,然后向下流去。落到壁下泉池之水,清冽甘纯,如天宫玉液琼浆。附近的村民常来打水,口感清冽,有甜甜的味道。村民说这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经常喝有健身延年的功效。
相传当年秦王李世民东征时路经此处。由于车马劳顿,李世民便在蟠龙山西侧安营扎寨,整修*队。碰巧当时大旱,附近村庄颗粒无收。由于*粮供应不足,李世民的*队已经断粮好几天,士兵们只好以野菜充饥。
一天,李世民视察*队时,发现有的士兵已饿得奄奄一息。李世民非常难过,他来到一处山壁前,拔剑长叹:“难道-我吗?”他一怒之下,手执宝剑用力刺在对面的山壁上。
山壁上登时被他的宝剑刺出了个大窟窿。这时,神奇的事发生了:有几股细流从山壁的窟窿眼里流了出来。更让人惊奇的是,在哗哗流出的泉水里还有豆子淌出。不一会儿,泉水和豆子便淌了一地,散发出阵阵清香。看到这些,李世民和随行的士兵惊喜万分,纷纷对着神泉俯首作揖。李世民的*队吃了豆子,喝了泉水,顿时士气大振。李世民把此泉命名为淌豆泉。
李世民的大*走后不久,附近村庄有一个财主便对淌豆泉垂涎三尺。财主为了独占淌豆泉,便从山脚下挖了一条小河沟,想把泉水引到自家的院子里。他还把泉眼凿大,以图得到更多的豆子和泉水。
但没想到的是,泉眼被凿大后,淌出的豆子越来越少,渐渐便没有豆子淌出了。而泉水虽然没有断流,却也越来越小了。贪心的财主被气病了,没几日便死了。虽然淌豆泉不再淌豆子,但村民们对它甚为感恩。便集资在淌豆泉南侧修建了淌豆寺,并将此山命名为淌豆寺山。
据寺内碑刻记载,该寺的得名,是因为“李唐时屯兵于此,饷粮不给,忽于石隙间豆如涌泉,后人艳称其事,故号塘豆(淌豆)”。而史料中也记载,寺前原有一塔,上有题记曰“开元九年”,由此可知,塘豆寺至少兴于唐时。
四门塔
四门塔位于泰山之阴,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市南郊30公里的柳埠镇,山青水秀,文物荟萃,民风淳朴。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劳动生息在这块美丽的土地。
四门塔旁曾出土过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的石斧,还发现过战国时期齐长城遗址,并有唐高祖武德年间唐王李世民率*东征时操练兵马的跑马岭为纪念*巢起义驻兵的*巢村、*瓜峪、菜峪、车子峪、裁缝峪……。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在我国广泛传播。公元4世纪后半叶,这里建起了一处佛教中心——"朗公寺",即后来之“神通寺”,为山东最早的寺庙。
四门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亭阁式单层石塔。该塔建于隋大业七年(公元年),通高15.04米,每边长7.4米,四面各有一半圆形拱门,檐部挑出,叠涩五层。塔顶用23行石板层层收缩叠筑,成四角攒尖方锥形,顶端由露盘、山华、蕉叶、相轮构成塔刹。
塔室中心有石砌方形塔心柱,上有16根三角形石梁。塔中心的石柱四面各有一尊石雕佛像,皆螺髻、盘膝、朝门而坐。塔后有参天古柏、重围合抱,主干上分九枝,称九顶松。老树古塔相映成趣、秀丽壮观。
非遗文化—梆鼓秧歌
梆鼓秧歌是一种以梆和鼓为伴奏,集唱、念、舞、为一体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源于历城区港沟镇有兰峪村。
明嘉靖年间,有兰峪村有个叫张文宾的铁匠,娶妻柳爱云,生有四个女儿。张文宾不但有一身打铁的好手艺,而且爱读诗书,喜好民间俚语小调,经常在当地扮玩时展示绝技。张文宾乐善好施,喜欢拿出个人的钱财接济村里孤寡、穷困的人,受到村里人的爱戴。妻子柳爱云领着女儿们做豆腐,同样喜欢唱小曲扭秧歌,耳熏目览,四个女儿也活泼开朗,喜扭好唱。一家人顺心如意,乡人无不羡慕。嘉靖11年,张文宾去世,享年58岁。后来村里人为感激纪念他,自发凑钱凑物为他树碑、立塔(现有兰峪东山脚下张公塔保存完整)。
张文宾去世后,妻子柳爱云不仅继承了张文宾的家风,乐善好义,而且做的豆腐也在当地出了名。女儿在家推磨糊、做豆腐,娘挑着豆腐串乡。四个女儿生性活泼好动,做豆腐之余,常常在院子里用豆腐梆子打节奏,自编自唱,边唱边跳,渐渐形成了豆腐秧歌。几年后,柳爱云年老挑不动担子了,四个女儿就两人一组轮流上街,一个打梆一个唱卖,唱词都是“豆腐豆腐都有福”之类。因豆腐好吃,跳的又好,唱词里又句句带“福”字,周围二十里七、八个村的人都盼着听到她们的梆声,看到她们的“豆腐秧歌”,以求福到家门。
地方特产—唐王大白菜
历城区唐王镇素有“大白菜之乡”的美誉,境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甘洌,空气宜人,四季分明,出产的唐王大白菜比杂交白菜品种含水分少,干物质多,品质风味均属上乘,特别是经过贮藏后的白莱,心叶*白,脆嫩清甜,味美可口,凉拌、炒炖俱佳,凭其高产耐贮、味美质佳等特点被誉为“济南四美蔬”之一。
后序
历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是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秦琼秦叔宝的故里。
大美山东、大美济南、大美历城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