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颈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实现旅游强省,20个工程34个项目重点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悠游吉林」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旅游业作为万亿级产业重点打造,众所周知,旅游业是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的行业。那么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我省的旅游产业发展将如何突围呢?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面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优化旅游“双线”空间布局,建设冰雪、避暑双产业,构建“长春—长白山”双门户,强化“清爽吉林·22℃的夏天”和“温暖相约·冬季到吉林来玩雪”双品牌,坚持文化和旅游互补,冰雪与避暑互济,“点线面”结合,坚持“全域开发、全季挖潜、全链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用5到10年时间,建设旅游强省,实现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突破“万亿级”规模。将长白山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景区,全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突破90家,乡村旅游重点村镇达到家,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度不断提高。

01

供需双向发力,

构筑双循环旅游新格局

构建旅游新格局。综合考虑生态红线和旅游发展,兼顾跨区域协调发展,构建“点状辐射、双线串联、跨区融合”的旅游空间新格局。积极融入双循环。统筹疫情防控与旅游发展,振兴入境旅游,推动边境旅游,做强国内旅游,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点状辐射。推动长春建设亚洲优秀旅游城市,充分发挥以长白山、净月潭、六鼎山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嫩江湾、松花湖、北大湖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敦化、集安、梅河口等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长春、吉林、通化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和试点城市等精品景区和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全省旅游业转型升级。

——双线串联。全面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立足“长通白延吉长避暑休闲冰雪旅游大环线”和“长松大白通长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依托长吉图休闲度假游、图们江鸭绿江边境风情游、长辽梅通康养避暑游、西部草原湿地自驾游、湿地科考、观鸟游等精品线路,构建核心带动、节点支撑、多点呼应、区块链接,轴带联通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建设冰雪旅游强省、避暑休闲名省提供有力支撑。

——跨区融合。着力推动“长春-吉林-公主岭”都市休闲旅游集聚区、“查干湖-嫩江湾-莫莫格”湿地生态旅游集聚区、“四平-辽源-梅河口”休闲乡村旅游集聚区、“通化-集安-临江”生态康养旅游集聚区、“延吉-龙井-和龙-珲春-安图”民俗文化旅游集聚区协同发展,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高能产业区、高光品牌区、高质量发展区。

——振兴入境旅游。加强入境旅游产品建设,全面收集和系统梳理已有旅游资源,努力打造一批能够与全球客源市场主流消费群体需求有效对接,目标市场针对性强,复合度与参与度高,能够充分激发消费潜力的世界级旅游精品。面向韩国、日本,重点推广长白山、集安高句丽等自然观光以及电影、动漫、书画等文化艺术类产品;面向俄罗斯,重点推广滑雪、温泉、医疗养生、休闲娱乐等休闲度假类产品;面向港澳台和东南亚客源市场,重点推广消夏避暑、温泉养生、边境风光、朝鲜族民俗、东北年俗、冬捕等边境民俗类产品;面向欧美客源市场,重点推广滑雪、温泉、登山等户外休闲产品。

——推动边境旅游。串联边境口岸,以边境游和跨境游为传统旅游升级卖点,为吸引入境游注入新动力。搭建多层次交流合作平台,推动边境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沟通交流机制化、口岸往来便利化、旅游产品多样化。组织中俄跨境自驾活动,推动实现跨境自驾游常态化发展。鼓励省内旅游企业组织中朝图们江跨江游团队。推进开通长白、临江、和龙口岸对朝自驾游线路,丰富边境游产品供给。充分发挥双目峰口岸平台功能作用,进一步加强中朝双边旅游、经贸合作、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力争将双目峰口岸打造成为国家级边境旅游试验区和“一带一路”东北亚通道上的重要节点。以珲春、图们、集安、安图等边境口岸城市为切入重点,系统整合边境旅游活动,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关联度高、影响力大的边境旅游节事活动,形成与消夏避暑全民休闲季、“雪博会”互动的边境旅游活动品牌。发挥通化、白山、延边等边境地区的地域优势,以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等国家重点旅游风景道建设为中心,不断提升边境旅游产品品质。围绕融通东北亚,进一步丰富边境旅游产品,引导省内游客走出去,吸引国内外游客走进来。

——做强国内旅游。积极发展短距离、高频次、亲自然、重家庭、微度假等新型国内旅游形式,大力拓展城郊游、省内游、省际游,构建区域性、区域与区域之间、全国性的国内旅游循环体系。针对省内旅游消费热点,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和线路,满足不同群体在需求偏好、需求层级、质量要求等方面的差异。

02

传统新兴并举,

创造产业发展新思路

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发力,优化旅游消费环境,推出更多定制化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和旅游项目,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实施20个旅游业提质类重点工程,涵盖避暑休闲旅游产品建设、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等方面。

深入推进大众旅游。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单位与职工结合工作安排和个人需要,灵活安排带薪年休假、错峰休假。根据全省实际情况,制定景区门票减免、景区淡季免费开放、演出门票打折等政策,继续推动国有景区门票降价。

做强避暑休闲产业。深耕“三亿潜在避暑人群”市场,围绕“清爽吉林·22℃的夏天”品牌,整合推出到吉林“森”呼吸、行走在“吉”线、“精彩夜吉林”等特色休闲避暑产品,立足优良的生态环境,利用好全域温润清爽的避暑气候资源优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于“三季应一夏”的时间优势,着手于“三带一二”的避暑新经济,着实于“山水林田城”的发展空间,着眼于“旅居新人口”的战略高度,全力营造“宜游、宜养、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系统构建“特色鲜明、创新驱动、功能完善、交叉融合”的现代避暑休闲产业体系,创新推进避暑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

避暑休闲旅游产品

八大建设工程

1.避暑+特色小镇产品:统筹规划建设“长白山避暑休闲城镇群”,按照世界避暑度假城镇标准,拓展基营式避暑休闲空间,重点建设和提升二道白河、松江河以及延边、白山、通化等地区的系列特色小镇,发挥长白山作为区域交通集散中心、综合服务中心、节事会议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等作用,全域协同创新发展,推进全域旅游。

2.避暑+风情观光产品:通过重点抓好长白山南坡、望天鹅旅游区和鸭绿江风光带等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跨国、红色等精品旅游线路,创建“鸭绿江中朝边境山水画廊”品牌。规划“鸭绿江河谷”旅游线路,向国内外推介“鸭绿江河谷”品牌。

3.避暑+森林休闲产品:提升森林旅游品质,积极开发森林小火车、森林民俗体验、林海穿越驿站、山林食材加工、森林特产购物、树屋酒店、木屋别墅、拓展营地、狩猎、探险、徒步等新业态产品,提升休闲度假服务品质。

4.避暑+农业体验产品:推进农业生产链条对接休闲体验消费,扶持发展生态农业、体验农业、设施农业、定制农业、文化创意农园、农业科技园、教育农园、田园综合体、观光农场发展,重点建设农安陈家店、吉林神农庄园、四平北方巴厘岛等田园综合体,建设避暑休闲名镇名村个。

5.避暑+医疗康养产品:用好生态、医药、美食、温泉康养度假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康养、避暑旅居,做“精”医药康养,创建3-5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提升温泉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建设环长白山、长春-吉林-松原两大温泉康养集聚区,打造中国最佳康养温泉目的地;利用人参、大米、梅花鹿、林下特产、矿泉水等天然健康食材,开发高端药食同源养生食谱,塑造“吉林食养”品牌。

6.避暑+运动赛事产品:以国家级、国际性赛事节事为依托,利用风景廊道、绿道网络、慢行系统等设施和产品,大力发展避暑自驾与自助旅游,支持延边、白山、通化和长白山把环长白山、沿鸭绿江和图们江单车骑行打造成国际风情骑行运动康养品牌;支持长春、吉林等地引进符合避暑特点的马拉松、环湖环城自行车等运动节事;支持敦化市打造国家级环湿地马拉松、自行车和冰雪马拉松赛事。

7.避暑+研学旅行产品:用好中小学生暑期黄金旅游季,重点推进研学旅游产品,创新开发具有我省特色的东北抗联、杨靖宇精神、一汽、长影、陨石博物馆、卫星观测站、森林、湿地、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红色、工业、文化、科普、生态、民俗等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研学旅行产品。

8.避暑+夜经济产品:以避暑休闲季为总平台,打造城镇、乡村、景区、度假区各具特色的四大类夜产品,加强市场监督、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创新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发挥乡村特色资源优势,坚持“三产融合”,立足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围绕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加快把乡村旅游规模做大、产品做精、特色做足、品牌做强,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构建“一环双线三带十区多点”的全省乡村旅游空间发展新格局。

乡村旅游精品建设。实施乡村旅游“十百千万”工程,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加强试点示范,以点带面,推出一批文化内涵丰富、产品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善、环境美好宜居、风俗淳朴文明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培育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集聚区,评定一批高等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和乡村旅游民宿,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打造乡村旅游样板。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支持非遗项目、传承人走进乡村旅游重点村,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改善配套基础设施,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完善乡村旅游标准。积极探索乡村旅游业态、服务质量等级等相关标准修订,开展乡村旅游标准化示范试点建设,修订完善吉林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和管理办法,完成丙级旅游民宿评定和复核管理办法备案,构建具有吉林特色的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引领乡村旅游科学规范化发展。积极发挥乡村旅游协会等行业协会的作用,在规划制定、等级评定、标准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助推全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到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20%以上;实现旅游收入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

乡村旅游四大重点工程

9.乡村旅游“十百千万”工程:打造“十”集聚,培育10个县域乡村旅游集聚区;“百”系列,培育个乡村旅游精品村、打造家乡村旅游精品民宿、培育个乡村旅游精品节庆、推出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培育家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家大型乡村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千”精品,形成0个乡村旅游精品点;“万”名人才:培养1万名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创意设计、专业技能、文化传承、市场营销等人才。

10.乡村文化赋能工程:有效利用农村遗迹、传统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培育一批农民画村、满族剪纸村等“非遗”村落。依托历史文化生态资源,打造一批画家村、摄影村、影视村。支持引入地方艺术形式,推出一批吉剧村、二人转村。依托传统民俗文化氛围,建设一批乡村文化博物馆、乡村慢村,打造一批山会、庙会、乡村大集等精品乡村文化活动。

11.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加大精品民宿开发力度,打造特色民宿集群,加强主题客房、特色餐饮、农事体验、亲子研学等体验产品和项目开发,建设适应不同需求的特色民宿。与相关部门联合制定民宿单体经营用房、消防安全、治安管理、食品卫生、服务规范等行业标准,指导民宿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12.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开展“送智下乡”活动,邀请规划、设计、创意等方面的专业公司深入乡村开展对接指导活动。鼓励支持高校教师和与乡村旅游发展要素较为紧密的服务性企业到乡村建立工作站和开展咨询服务,不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协会等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其在规划制定、等级评定、标准建设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助推全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积极发展红色旅游。梳理红色旅游资源,推出系列红色旅游活动,增强红色产品吸引力、扩大红色旅游影响力、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力。

塑造吉林红色旅游品牌。打响吉林红色旅游6张牌——东北抗联、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工业遗产、新时代精神和警示教育品牌;塑造四平“英雄城”、通化“红色之城”等红色旅游城市品牌;打造长春马鞍山村、集安治安村、汪清红日村等红色旅游乡村品牌;重点支持建设杨靖宇烈士陵园、杨靖宇将军殉国地、长白山老黑河遗址、四平战役纪念馆等全国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品牌。

红色旅游六大品牌工程

13.东北抗联品牌:提升通化杨靖宇烈士陵园、靖宇杨靖宇将军殉国地、桦甸蒿子湖密营、敦化寒葱岭战迹地等红色景区质量和水平,加快长白山老黑河遗址纪念馆建设,加快推动磐石红石砬子、汪清马村、珲春大荒沟等抗日根据地保护利用。

14.解放战争品牌:推动四平市“馆城一体”英雄城建设。提升以四平战役纪念馆为代表的四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四保临江指挥部旧址、白城市中共辽吉省委辽北省政府办公旧址等景区的质量和水平。推进浑江区七道江会议旧址整体开发建设,打造中共梅河口会议旧址、长春三下江南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

15.抗美援朝品牌:将通化东昌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临江中朝鸭绿江大桥、集安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打造成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

16.工业遗产品牌:开发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电影制片厂、长春客车厂、吉林石化公司等地的红色旅游功能,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成为红色旅游重要参观景点。

17.新时代精神品牌:推动黄大年纪念室、郑德荣纪念馆对外开放,提升展览展示水平。

18.警示教育品牌:深化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红色旅游智慧景区建设,完善提升伪满旧址建筑群、辽源矿工墓、吉林丰满万人坑、石人血泪山等警示教育功能。

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加强工业旅游与冰雪旅游、避暑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其他资源的有效融合,吸引社会资本、专业人才向工业旅游发展集聚,开创吉林省工业旅游发展新局面。鼓励引进专业化管理模式。精心策划工业旅游景区功能组合,指导长白山矿泉城、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通化葡萄酒有限公司等企业,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转变投入重点和管理方式,推进以游客为核心的设施和服务建设,由工业生产管理转变为旅游服务管理。

工业旅游二大重点工程

19.试点示范工程:积极谋划并推出一批品牌认知度高、带动性强、社会效益好的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区和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重点依托长春一汽、长影旧址博物馆、长春水文化生态园、延边农心矿泉饮料有限公司、恒大长白山矿泉水股份有限公司等,培育一批高水准、有特色的工业旅游产品。

20.工业旅游产品创新工程:联合开展全省工业遗产调查摸底,鼓励各地区利用工业博物馆、工业遗址、产业园区及现代工厂等资源,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工业旅游产品。结合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打造一批工业创意园区和工业文化特色小镇。

积极发展研学旅游。鼓励依托红色景区、乡村旅游景区等发展研学旅游,开发集文化体验、科技创新、知识普及、娱乐休闲、亲子互动于一体的新型研学旅游产品。开展国家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推出一批主题鲜明、课程精良、运行规范的研学旅行示范基地。

大力发展低空旅游。扩大通航旅游产业规模、丰富通航旅游项目产品、加强通航旅游安全监管,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景区、城镇开展航空体验、航空运动等多种形式的低空旅游,强化安全监管,力争建设1-2个全国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基地和航空飞行基地。

加快发展自驾游。完善自驾车旅居车旅游服务功能,形成覆盖主要区域、系统完整、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自驾车旅居车营地体系,基本形成网络化的营地服务体系和比较完整的自驾车旅居车旅游产业链,推动落实旅居全挂车相关政策措施,完善旅游营地住宿登记、安全救援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和机制。

03

坚持改革创新,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冰雪、避暑休闲、生态等特色旅游目的地,精心谋划了“十四五”时期全省重点打造和推进的34个旅游业重大项目。推动传统业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实施旅行社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建立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加速发展智慧旅游。

景区提质扩容。支持长白山、查干湖、北大湖、万科松花湖等标志性景区、度假区,率先打造形成富有文化底蕴和特色的世界级生态旅游景区和滑雪度假区。推动嫩江湾、查干湖5A级景区加快获批,指导防川、松花湖、北大湖等加强标准化建设,争取尽早参加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指导万科松花湖、北大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大4A级景区、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高等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旅游等级民宿等评定和复核力度。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动态管理,支持抚松、桦甸等地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继续开展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建设工作,推出兼顾旅游者和本地居民需求的国家级和省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

优质产品供给。培育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提高优质产品的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打造业态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体系。不断推动“旅游+”和“+旅游”,加强冰雪、避暑、红色、乡村、边境、民俗、康养、研学等新业态产品供给,支持新增山地骑行、文化演艺、直升机观光、热气球等体验和互动性项目。

旅游产业重大项目

1.长春国际影都:建设文旅综合体、星级酒店群、影视拍摄基地、影视外景地等,构建复合型功能业态,打造国际文旅创意城,提升长春“影视之都”影响力。

2.双阳梦吉林大型文化旅游城:建设海洋科普公园、亲子生态牧场等。

3.图们江三角洲国际旅游合作区:以敬信镇为核心,推进建设珲春敬信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4.前郭查干湖生态小镇:建设查干湖低碳全域旅游向导集散中心、温泉康养度假酒店、渔猎民宿群、查干湖特色农产品文创研究中心、查干湖农民增收研习所、蒙古族民俗APM街、查干湖会展中心、马背民族主题酒店等。

5.查干湖5A级旅游景区创建:建设最后渔猎部落、七家子生态岛、植物科普园、吉祥观光塔等。

6.白城向海景区旅游综合开发:建设“向海大营”旅游服务综合体、东湖半岛生态休闲度假村、向海湿地温泉度假村、北国风创意农庄、国家沙地森林公园等。

7.白城嫩江湾旅游综合开发:建设水上活动区、蒸汽火车旅游基地、科幻体验馆、湿地康养休闲中心。

8.长春神鹿峰旅游度假区:升级改造吊水壶国家森林公园相关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5公里景观花海、影视基地等。

9.伊通火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建设水文化艺术馆、水乐馆、科普馆、飞行院线球幕影院、温泉休闲服务区、温泉养生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

10.松花江吉林市段航道:实施松花江河道疏浚、沿岸环境治理、水环境治理等工程,配套建设沿岸旅游基础设施。

11.江源湾沟文旅影视小镇:建设影视拍摄基地,建设以森林旅游、温泉康养旅游、乡村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重点的综合性文旅产业项目。

12.白山文旅演艺中心(白山大剧院):总投资1.2亿元,建设建筑面积平方米0个座位的中型剧场,建设内容包括基本建设、装饰装修、演艺设备及器材等。

13.通化佟佳江旅游度假区:占地面积.1公顷,总建设面积69.8公顷,包括湿地生态系统构建工程、科普教育区、湿地观光区、生态休闲区。

14.关东里抗联小镇:重点建设商业小吃街、纪念品购物街、民国主题风情街、抗联故事实景演绎剧场、特色主题餐厅、特色酒吧街、历史文化纪念广场、特色主题拓展馆等。

15.白山龙山湖风景名胜区及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白山三道沟水上公园、养老康复休闲度假区等核心景区,水上景观和陆路景观旅游线等。

16.抚松“长白天地”国际旅游康养度假区:建设集旅游度假、文化休闲、运动娱乐、健康疗养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著名旅游度假胜地。

17.抚松松山村度假区:建设森林音乐广场、森林别墅、养生度假区等。

18.延吉帽儿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建设朝鲜族民俗风情园、恐龙博物馆、金豆欢乐园、恐龙化石遗址保护公园、环山绿道等。

19.珲春防川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建设龙山湖湿地康养中心、国门景区、防川景区索道缆车、东方民俗村等。

20.珲春龙泉山森林旅游度假综合体:建设集观光休闲、旅游度假、运动养生、会议会展、文旅融合、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智慧森林度假旅游休闲景区。

21.和龙仙景台风景名胜区:建设服务中心、民俗特色展馆、民俗屋、象帽舞演艺广场、木栈道、玻璃栈道及观景台、房车露营地、景观塔、景区内道路及其他配套设施。

22.长白山粉雪小镇:建设生态旅游度假综合体,打造顶级综合低密度休闲度假区。

23.长白山(抚松)原始森林观光火车:恢复建设由松江河国家森林公园至长白山西景区山门的44.43公里铁轨线路和8处停靠车站。

24.长白山北坡旅游集散综合体:建设集旅游集散中心、酒店、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地标性文旅综合体。

25.吉林省仙人桥森林温泉康养基地:升级改造现有仙人桥温泉度假区品质,提升接待能力,开发新的温泉度假村。

26.长白山寻龙谷文化旅游度假区:推动建设长白山鹿苑、人参民俗村、温泉街、温泉民宿等。

27.长白山二道白河景区空中慢行系统(索道):推动建设一期索道米、二期索道米。

28.安图县井邑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民宿、博物馆、乡村综合服务厅。

29.安图县木易溪谷康养度假景区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度假酒店、独立生态餐厅、特色温泉汤池、两栋特色度假公寓等。

30.长白山雪岭生态森林驿站: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冰雪冰雕展示区、房车营地、生态木屋、森林博物馆、抗联红色教育基地、生态音乐草坪、生态休闲娱乐广场等。

31.松花湖5A级景区升级改造工程:完善松光景区、五虎岛景区、卧龙潭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滨湖栈道、码头、景观亭廊、行车道、登山步道、生态营地和标识标牌系统。

32.长白山和平旅游度假区项目:主要建设希尔顿逸林温泉酒店、长白山朝鲜族民俗酒店、浙江品牌民宿、星野餐厅、古风博物馆、雪道、魔毯、滑雪场服务中心以及森林防火瞭望台等运动休闲设施。

33.抚松县漫江文旅小镇项目:项目分为一期项目和二期项目,一期项目建设包括长白山游客集散中心、森林民宿、锦江风情街、疗养中心等,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二期项目包括A、B、C、D四类产权酒店,演艺中心及防护绿地等各项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

34.左家长吉片区康养研学综合体项目:项目规划建设森林野生动物园、吉林省自然博物馆分馆与自然科学公园、中国农科院国家农业科技馆、马虎头山温泉野营民宿集群、国家级儿童与青少年研学教育基地、吉林省示范乡村田园康养综合体与吉林特色优质农业示范发展基地。

培育市场主体。坚持转型升级,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强大的旅游市场主体。突出抓好以长白山开发建设集团、省旅控集团两大平台公司为代表的国有旅游集团引领化发展,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推动改革创新,做强主业,做精服务,提升国有资产效益和品牌影响力。鼓励中型旅游企业专业化经营,提升其品牌影响力,小微型企业特色化发展,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投资旅游和创业创新的积极性,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实施旅行社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加速发展智慧旅游。年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基本实现智慧化转型升级,重点景区实现“线上预约、分时游览”智能服务。

04

保护开发协同,

确立生态旅游新形象

坚守生态红线,倡导绿色生活,坚决走好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之路。

加强规划环评。落实《吉林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年)》,严格守住环保底线和生态红线,执行好双评价,有机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对生态稳定性好、承载能力强的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自然空间进行科学规划,以更大力度向游客开放。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颁布以全域旅游为主导的相关规划规范标准。

保护生态环境。结合生态强省建设,严格保护文化旅游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结合城市综合管理、乡村环境整治,在城市和乡村旅游功能区范围内,重点加强旅游厕所、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环境治理工作。继续做好长白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树立生态保护与利用典范。试点探索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相得益彰的体制机制。在各级各类创建中,坚决推进环境事件一票否决制。

推进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文化旅游全行业推广和倡导使用绿色建筑、清洁生产技术、循环利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等。倡导文明旅游,加强绿色文化宣传,倡导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构建绿色文化体系。引导绿色示范旅游发展,推动旅游企业节能减排,落实环保责任,全省及各市县建立绿色饭店、绿色温泉、绿色民宿、绿色餐饮、绿色交通等绿色认证体系,推广节能减排,减少旅游碳排放。全省重要旅游节点城市逐步实现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主要涉旅场所干净卫生整洁;涉旅路边、河边、湖边达到美化、绿化、洁化;主要旅游道路、旅游景区、旅游村镇确保建筑富有特色、乡村风貌突出、自然环境优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