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颈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妇科的各种痛症可以这么治仅供参考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www.baidianfeng51.cn/m/

I导读:妇科痛证,是指妇科经带胎产中的各种疼痛症状而言。对于其诊断,主要是分辨痛因、部位和性质,还要分析患者平素的饮食、起居,体型之肥瘦,体质之强弱,发病的季节和疼痛的时间等。沈老为上海妇科名医,对于本病的诊治讲述的十分详细!

漫谈妇科痛症的辨证论治

作者/沈仲理

妇科痛证,是指妇科经带胎产中的各种疼痛症状而言。

妇科痛症的诊断,主要是分辨痛因、部位和性质,还要分析患者平素的饮食、起居,体型之肥瘦,体质之强弱,发病的季节和疼痛的时间等。即在运用祖国医学四诊八纲、经络辨证、脏腑辨证、气血辨证的基础上,配合妇科及实验室等检查,认真地、全面地探索痛证的主要依据和病变所在。

痛证有冷痛、灼热痛、隐痛、胀痛、刺痛、阵痛、抽痛(掣痛)、坠痛、吊痛(牵引痛)、剧痛(绞痛)、?痛(绵绵作痛)以及小腹痛、少腹痛、时痛时止等轻重缓急不同性质的疼痛。如冷痛即为寒痛,多属实寒,也有阳虚冷痛;灼热痛多属实热或湿热,也有因伤阴血燥的虚热痛;隐痛和绵绵作痛多属虚寒;胀痛、阵痛多属气滞积聚;刺痛、吊痛和时痛时止多属血虚气郁;抽痛、剧痛多属血瘀气滞;坠痛多属气虚;小腹痛多属子宫部分病,少腹痛多属子宫、附件及盆腔部分病。也有二、三种的痛证同时出现。

妇女痛证的发病机理,与各科的痛证大致相同。所不同者,“妇人以血为主”、“以肝为先天”。肝藏血,喜条达,主疏泄气机。肝气郁结易滞,不通则痛;或因血瘀阻络,瘀阻胞宫、胞脉而作痛。痛证的病因,一般分为寒热两大类。寒则收引拘急,热则红肿壅滞,都可引起疼痛或胀痛,但以寒痛比较多见。而寒痛中又以寒凝气滞或气滞血瘀为多见。

妇科痛证的治疗,在妇女以血为主和以肝为先天的理论指导下,重在养血柔肝,疏泄肝气,通利血脉的法则为主。现将妇科经、带、胎、产、杂病中的痛证其辨证论治特点分述如下:

一、月经病的痛证

1.月经病的痛证,以经行腹痛为常见。

月经期来潮和行经前后出现下腹部疼痛为其主证,严重者可见腹部剧痛而致昏厥等症。

临床观察,本病以虚中夹实者多见,如寒湿搏于冲任而作痛,或血虚气滞化热而作痛。认为寒因痛经的特征是小腹冷痛,或两侧少腹抽痛,以及少腹坠痛、酸痛、绞痛,舌质淡,脉迟缓,或弦细。热因痛经的特征是小腹胀痛,腹内觉热,舌质红,脉弦或弦数。

治疗方法:如因感受寒湿者,治以温经散寒法,采用温经散寒汤,药用当归、川芎、赤芍、白术、紫石英、胡芦巴、五灵脂、金铃子、延胡索、制香附、小茴香、艾叶等十二味。

按:紫石英性味甘温,入心肝经以温暖子宫。《神农本草经》指出:“治女子风寒在子宫。”《本草纲目》说:“紫石英主治肝血不足,及女子血海虚寒不孕者宜之。”胡芦巴性味苦大温,入肾补命门之火,有温肾阳、逐寒湿的功用,故与紫石英同用则直达子宫,而起到散寒镇痛的作用。并可根据其受寒的轻重,疼痛的缓急,兼症的主次加减应用。如受寒重者,加吴茱萸、桂枝之类;血瘀重者,加桃仁、红花之类。若属热因痛经,多因肝郁气滞,郁而化火化热,以致火郁血热,阻于冲任二脉而作痛。

实证者,多见经前或经期少腹胀痛,伴有乳房胀痛,或乳头痛,苔薄、脉沉弦。治以和血疏肝,理气止痛法。采用逍遥散合金铃子散加败酱草。虚证者,多见经行腹痛绵绵,或经后腹痛不止,舌质暗红,脉弦细带数。治以养血疏肝,清热止痛法。采用红酱金灵四物汤。药用四物汤加红藤、败酱草、金铃子、五灵脂、乳香、没药等十味。上述二方之止痛特点在于败酱草,李时珍曾说:“败酱草治血气心腹痛……古方妇人科皆用之,乃易得之物,而后人不知用,盖未遇识者耳。”再配以红藤之清热消肿,五灵脂之散瘀止痛,用于治疗热因痛经有明显的疗效。

2.经行头痛,又称经临头痛。

有经前经后头痛之别。其痛在头额或两太阳处,轻微的胀痛,或头顶痛,甚则头额角的剧烈疼痛,连及脑后。本病实证多属肝阳偏亢,化风上扰巅顶所致。《难经?四十七难》:“人头者,诸阳之会也。”惟风可到,必其肝阳气盛,则头脑为之疼痛。肝为藏血之脏,肝体阴而用阳。由于肝血以供养经血,以致肝阴见衰,则肝用(阳)必有所偏盛,于是化为风阳而上升,而致经行头痛。虚证多属阴阳两虚,水不涵木所致,其痛在脑后,脑后为督脉经所过,证属肝肾两亏,督脉经虚。督脉属肾,肾生髓,上行入脑,正如《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于别项。”又见《素问·奇经论》:“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故经行头痛,以经前痛者,多属肝经风阳上亢;经后痛者,多属肝肾虚损,水不涵木。

治疗方法:经行头痛属于肝阳上亢,或伴血压偏高者,舌质红,苔薄*,脉弦紧。应治以平肝潜阳,或清肝泻火法。采用天麻钩藤饮。药用天麻、钩藤、石决明、牛膝、桑寄生、杜仲、山栀、*芩、益母草、朱茯神、夜交藤。肝火偏亢者,采用龙胆泻肝汤加苦丁茶,甚则加用羚羊粉,或重用水牛角,山羊角亦佳。

如属肝肾两亏,头痛连及脑后者,治以滋肾柔肝,熄风止痛法。方用杞菊地*丸(改用汤剂)合石楠白芷苦丁茶汤。药用生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泽泻、茯苓、石楠叶、白芷、苦丁茶。此为笔者经验方,用石楠叶之苦辛入肝肾二经,有祛风止痛之功,专治头风头痛,配以苦丁茶之甘苦性凉,有散风热、清头目的作用,两药合用,从而起到调理阴阳,平肝止痛之效。

有于经前或经适来时头痛者,病因瘀血内阻,引起冲任二脉失调,血流不畅,络脉壅滞,上至清窍不清,多见偏头痛,痛如锥刺,经畅行则头痛减轻以致消失,舌边瘀斑,脉弦紧。治以活血化瘀、疏肝止痛法。方用桃红四物汤加生白芷、蔓荆子。

3.经期乳房胀痛,乳头痛症。

一般在经前,两侧乳房胀痛,甚则结块。兼有乳头痛,或乳头作痒,经后消失,周而复始。从经络的循行,乳房属胃,乳头属肝。如因血脉不和,或肝血不足,则肝气不得疏泄,下达冲任,而反上逆,故于经期前乳房胀痛和乳头痛。治以和胃通络,疏肝理气,则其痛自除,可用逍遥散为主方加减;如见乳房肿胀甚者,加全瓜蒌、蒲公英、薜荔果、路路通之品;乳头痛、或刺痛不能近衣者,加丹皮、王不留行、地龙;乳头作痒者,加服龙胆泻肝丸有效。其中薜荔果即木馒头,本品酸平,有温阳补精,活血消肿和通乳的作用,故有直通乳房,消散胀痛的特效。

4.经行腰痛。

症见经临环腰痛,经后消失,也有经停后带多,而继见腰痛。病因为肝肾不足。腰为肾之府、肝气不得下达,带脉拘急。带脉系于腰脐之间,环腰一周,宜驰缓不宜拘急,急则引起腰痛,俯仰不便。治以补肾和肝,缓带脉之急。方用傅氏宽带汤:药用白术、巴戟、补骨脂、人参、麦冬、杜仲、熟地、苁蓉、白芍、当归、五味子、莲子等。利腰脐之间气,重在补益肾阴肾阳。健脾缓肝,则带脉通利而腰痛亦平,为本方用药之特点。

5.其他如经行身痛,治以养血活血,散寒通络法,补之以景岳舒筋汤,疏之以蠲痹汤。

经行口舌碎痛,名曰经行口疳,有属心火、胃火之不同。心火旺者,治以养阴清心法,方用清心莲子饮加马勃;胃火炽者,治以滋阴清胃,方用玉女煎加大青叶。均可外用野蔷薇花、野菊花适量泡汤漱口,外抹锡类散或珠*散。

经行足跟痛者,多因肾亏骨弱,方用景岳大补元煎为主方。如属肾阴亏者,加龟板、牛膝;肾阳亏者,加金狗脊、鹿角霜。

经行肛门坠痛者,为肠中热结肿胀,方用东垣润肠汤加红藤、七叶一枝花,以解肠中热结。

经行吊阴痛者,以经产妇和更年期的妇女多见,为冲任之脉衰,肝脉络阴器,肝血不足,气失疏泄所致,方用金铃子散加鸡血藤、制首乌、小茴香、蛇床子,以养肝血,疏肝气,络脉濡润,其痛自止。若为输卵管结扎后所引起的,自觉阴道内吊感者,重在温养肾精,方用河间地*饮子加鹿角霜(胶)、紫石英、菟丝子、韭菜子、川椒之品,或加用淡菜、海参、鲍鱼等血肉有情之品,以滋肾补精,通补奇经,故《温病条辨》保胎论中有通补奇经丸一方甚佳。

二、带下病的痛证

症见带下增多,带色*白相杂,或赤白带,或脓样带。伴有小腹隐痛或坠痛,腰骶酸痛,即今称为急、慢性子宫颈炎。经妇科检查确诊以后,进行中药治疗。对慢性子宫颈炎者,治以清热化湿,凉血止带法。采用完带汤加马鞭草、土茯苓、白芷炭。笔者常配用马鞭草以活血化瘀,利湿止带,必要时配合外用药,以加快治愈。

急性子宫颈炎,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大都于产后或子宫颈损伤后感染所致。笔者认为本病为湿热或湿火蕴聚,损伤带脉、任脉。急性发作时,治以清热解*、化湿止带。采用马鞭蒲丁汤,药用马鞭草、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叶、*柏、知母、白薇、乌贼骨。

急慢性盆腔炎,多见白带增多,下腹部疼痛,或剧痛拒按,以及月经失调。急性发作者,症见发热为主,带下色*,或有臭味,或呈脓带。治以清热解*,化瘀止痛。方用银翘红酱解*汤。药用金银花、连翘、山栀以清热解*;红藤、丹皮、赤芍、桃仁、苡仁以清营化瘀;败酱草、延胡索、金铃子之止痛。

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者迁延而成。本病常在经期前后,症见少腹一侧或两侧隐痛或胀痛,白带增多,兼有结为癥瘕之疾。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瘀化则带止。方用王清任少腹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伴有癥瘕者,方用《金匮》桂枝茯苓丸。以上均为临床常用而有效之方剂。

三、妊娠病的痛证

妊娠痛证,主要为妊娠腹痛。由于肾气不足,脾虚气滞。所谓腹乃脾之分野,脾肾阳虚,则温运失常,以致虚气内阻,胎气不安,故见妊娠腹痛,轻者一阵隐痛,重者腹中?痛。舌质淡白,脉沉细,或细弦。治以补脾安胎,顺气止痛法。方用《金匮》当归芍药散。笔者常用东垣乌药汤。药用当归、甘草、乌药、木香、香附加生白术、桑寄生。本方用乌药为君,入脾肾以顺气止痛,再加白术、寄生以安胎元。妊娠腹痛,如因内热而引起者,采用景岳泰山磐石散;因气郁者,加青皮以疏肝气。以上均为治疗妊娠腹痛之良方。

四、产后病的痛证

产后痛证,又称“儿枕痛”,分娩后,由于子宫收缩而引起的下腹疼痛;或产时失血较多,胞宫失养所致。症见腹痛隐隐,其痛喜按,按之痛缓。治以养血止痛法。方用《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以温阳润燥。兼见瘀血者,加失笑散。若因恶露不下,少腹疼痛拒按者,用生化汤以祛瘀止痛。产后身痛,是指产后气血不足,或因感受风寒引起,症见周身肢节疼,屈伸不利,手足发冷,苔薄、脉濡细。治以益气养血,舒筋通络法。方用《良方》趁痛散加鸡血藤、秦艽以濡润筋脉之气。

此外,如妇科手术后肠胀气而腹部胀痛者,可用扶正理气汤,药用*参、白术、云苓、炙甘草、枳壳、青木香、厚朴、大*以养正祛邪。肠梗阻或严重肠胀气者,方用粘连松解汤,药用大*、枳壳、厚朴、芒硝、桃仁、炒莱菔子、木香、赤芍。以上二方服后,均有缓解疼痛的疗效。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医话》,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出版,本文作者/沈仲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