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点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mip.mingyihui.net/hospital_13247.html
导读
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器官,健康的子宫是动物繁殖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现代化养猪场,为保证母猪的繁殖性能,不断通过育种提高产仔数、通过早期断奶降低非生产天数,使母猪子宫超负荷的工作;另一方面,为了提高产仔数,多次重复配种。这都增加了母猪罹患子宫炎的风险。子宫内膜炎严重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增加生产成本,降低养殖效益。
子宫内膜炎是指细菌侵入子宫内膜而发生炎症,是繁殖母猪常见的疾病,后备母猪配种前很少发生,配种后的各生理阶段,均有可能发生子宫内膜炎。
1、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危害
子宫内膜炎会降低母猪配种率、提高流产率而延长母猪非生产天数;增加哺乳期仔猪的死淘率而降低母猪提供断奶仔猪数。两者以不同的方式,降低了母猪的繁殖性能,生产上不得不提前淘汰因子宫内膜炎影响繁殖的母猪。
1.1对配种的影响
子宫内膜炎被认为是导致母猪屡配不孕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1.1.1影响发情判定
子宫内膜炎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从外观上容易跟发情表现混淆,造成误判情期而影响配种成绩。
1.1.2炎性分泌物阻碍精子游动
子宫内膜炎产生的炎性物质,分布在阴道、宫颈和子宫腔内,因质地浓稠增加精子的运动阻力,影响其与卵子的结合。
1.1.3影响胚胎的发育与着床
子宫与输卵管相连,炎症改变了受精卵和胚胎发育的环境。子宫内膜的形态和功能发生病理改变,导致胚胎着床失败。人类的子宫内膜炎会增加异位妊娠发生率。
1.2对妊娠的影响
妊娠期间母猪和胎儿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交换,是通过胎盘跟子宫内膜之间的褶皱进行的。子宫内膜病变会影响褶皱的生成,间接影响母仔间物质交换,导致胎儿发育受阻而引发流产。
1.3对哺乳的影响
母猪分娩后患急性子宫内膜炎,可能诱发产褥热、乳腺炎、厌食等疾病,严重影响哺乳母猪的健康,可能诱发甚至导致死亡。急性子宫内膜炎还会引起乳汁分泌减少或者无乳,从而增加哺乳期仔猪的死淘率。
2、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
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多种微生物混合感染子宫内膜引起的。病原体易在母猪发情时、配种时、流产后、分娩时、分娩后及助产手术后经创面感染。
2.1病原体来源及感染途径
2.1.1常见病原体
猪场常见的病原体主要有细菌、衣原体和支原体;其中细菌主要是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三种菌,还可能有克雷伯氏菌、绿脓杆菌及其他一些细菌。
2.1.2病原体来源
病原体的来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来自体外经过阴道和子宫颈进入子宫的称为外源性病原体,来自寄居在阴道内的微生物,包括需氧菌、厌氧菌、或二者混合感染,称之为内源性病原体。
2.2主要感染途径
2.2.1沿生殖道黏膜上行感染
病原体侵入外阴、阴道后,或阴道内本身存在的病原体突破宫颈,或经过人工授精、公猪交配携带,病原侵入子宫内膜而发生炎症,是发情期、配种期、流产后及分娩后无生殖道创伤的主要感染途径。
2.2.2经淋巴系统蔓延
病原体经外阴、阴道、子宫颈及宫体创伤处的淋巴管侵入,蔓延至子宫内膜而产生炎症。是人工输精机械划伤或分娩助产等产生生殖道创伤后感染的主要途径。
2.2.3直接蔓延
腹腔内其他脏器感染后直接蔓延到子宫内,如肠炎、腹膜炎等。
3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症状
3.1病理特征与症状
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子宫内膜炎两者类型。
3.1.1急性子宫内膜炎
1)病理特征
子宫内膜充血、水肿,有炎性渗出物,严重者内膜坏死、脱落形成溃疡。病理检验,以子宫内膜腺体内出现微脓肿或中性粒细胞为特征。
2)典型症状
阴道排泄出灰红色或*白色恶臭的黏性分泌物,有时伴有胎衣或胎儿碎片组织。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发热甚至高热,体温高达40℃以上,患猪此外还可能采食量减少或不食。母猪鼻镜(盘)干燥,疲倦、不愿起身站立。卧位时子宫腔受到挤压,异常分泌物明显增多。
3)伴随症状
可能出现尿路感染,频繁出现排尿行为,每次排尿量不多。
3.1.2慢性子宫内膜炎
多因急性子宫内膜炎没得到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
1)病理特征
病理检验以子宫内膜间质中出现不同数量的浆细胞为特征。
2)典型症状
通常母猪没有明显的症状,经仔细观察后,或发现阴道分泌物增多,或发现阴门周围有黏性结痂。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表现精神不佳,卧地时可能发现从阴门排出异常分泌物。
3.2并发症
由此病导致的其他疾病,称之为并发症。
3.2.1屡配不孕
多次配种失败,是母猪子宫内膜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3.2.2炎症反复发作
由于子宫内膜炎可造成子宫内膜的破坏,局部防御功能减退,如果遇到同样的致病因素,可造成再次感染导致炎症反复发作。
3.2.3其他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炎症可向深部蔓延而感染肌层组织,在其中形成小脓肿,从而形成子宫肌炎、输卵管卵巢炎等,甚至可导致败血症(全身性的血液感染)。
4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综合预防方案
作为规模化的养殖场,母猪子宫内膜炎应执行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控方案。控制病因就可以很好地预防疾病的发生。通过加强选种培育、生物安全、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综合措施预防母猪子宫内膜炎。
4.1选种培育
任何导致难产的因素,都会增加母猪患子宫内膜炎的风险。严格选育后备母猪,挑选体躯深、盆骨宽的母猪留作种用,以避免难产。为减少难产发生率,后备猪初次配种时体重应不低于kg,日龄不低于日龄。
4.2生物安全
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猪群,落实好这三个环节来实现生物安全。
4.2.1抓好猪只免疫关
任何增加母猪流产率的疾病,都会增加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后备母猪入群前驯化合格,才可入群。
4.2.2抓好环境消*关
母猪在发情、配种、流产和分娩的时候,阴道口松弛,极易感染病原体,应严格对环境消*,以控制环境病原体的增殖。
4.2.3严把配种卫生关
1)准确查情,适时配种
查情不准确,阴道内生理性的分泌物不足,容易划伤阴道或子宫颈。而且不准确的查情,不得不增加配种次数,增加病原菌入侵的风险。
2)精液或公猪清洁无污染
选用健康的公猪采精或者配种,并将公猪包皮内的尿液排出。人工授精时,应检测精液的质量,确保无病原传播。
3)正确的配种操作
选择一次性输精管,表面光滑不能有毛刺。严格消*,并遵守操作流程,防止病原经过输精管或者创口入侵。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配种。
4.2.4严把分娩卫生关
在分娩前清洗并消*母猪的后躯,及时清理产床上的所有排泄物,并保持干燥。
4.2.5温柔助产
母猪难产时,严格按照流程和生物安全的要求助产。避免生殖道染菌,发生子宫炎或产褥热。
4.3饲养管理
4.3.1调节母猪体况
妊娠期调整母猪体况,过肥和过瘦的母猪,都会延长产程、增加难产率,其发生子宫炎的比率更高。
4.3.2产前减料
产前过量饲喂,可能延长产程、增加难产发生率,并引发子宫内膜炎。产前应该适当减料,但过少的饲喂,使母猪分娩时体力不足,而延长产程。一般建议日饲喂量:产前第3天3~3.5kg,产前第2天2~2.5kg,分娩当天1~1.5kg。
4.3.3改善猪舍环境
改善猪舍环境、提高动物福利,降低各种应激源,从而提高母猪的抗病力。母猪阴道内的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在抵抗力下降时,可能成为病原诱发子宫内膜炎。
保持合适的温度(15~20℃)和湿度(65%~70%),以及拥有良好的通风。高温高湿更有利于病原体的繁殖,低温高湿降低母猪血液循环,都会增加炎症发生的风险。
4.4营养调控
分娩时母猪严重的便秘会延长产程、增加难产率,从而增加子宫内膜炎的风险。给妊娠后期的母猪饲喂中等纤维含量的饲料,让母猪的肠道得到充分的刺激,以维持良好的肠蠕动功能,避免因便秘影响产程。添加益生菌或者使用生物饲料,是防止母猪便秘的有效措施。
5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母猪一旦发生子宫内膜炎之后,应立即予以治疗,避免拖延之后转变为慢性炎症,治愈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对出现全身症状的母猪,先注射头孢拉定或者青霉素加链霉素,并注射前列烯醇;在24h后,用输精管把0.1%的高锰酸钾溶液注入并清洗子宫,直到炎性物质彻底排出,抽出的液体跟清洗液一样的质地为止;然后再输入头孢拉定或者青霉素加链霉素与甲硝唑的混合液,杀菌消炎。如此,每天清洗1次,连续2d。最好做药敏试验,筛选敏感抗菌素。
在清洗子宫的同时,给母猪连续5d服用益母生化颗粒,促进炎症的排出和子宫的康复。单纯使用抗菌素注射或者拌料,效果不理想。
6后续处理
对于治疗后的母猪,发情后可以跳过一个情期再配种,让母猪子宫有充分的恢复时间。避免配种刺激后,再次诱发子宫内膜炎,或者因子宫恢复不彻底,导致配种失败。
患过子宫内膜炎的母猪,如果2次配种都失败,应果断淘汰出繁殖母猪群。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想要提前预知明日猪价吗?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