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
一、适应性改变(☆)
(一)萎缩的概念
1.概念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根据病因可将萎缩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类。生理性萎缩如成年人胸腺萎缩、更年期后的性腺萎缩。
.常见的病理性萎缩(☆)
(1)全身性萎缩:见于长期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消化道梗阻等情况。
()局部性萎缩:①心、脑动脉粥样硬化时,斑块使血管腔变小,引起心、脑等器官萎缩();②脊髓灰质炎时,其所支配肌肉发生萎缩;③肢体骨折后,用石膏固定患肢,由于长期不活动,肌肉和骨发生萎缩等。
(二)肥大、增生和化生的概念及类型
1.肥大
(1)概念: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及溶酶体增多,蛋白质合成,器官均匀增大,称肥大。
()肥大的类型:①代偿性肥大:如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大、一侧肾切除后对侧肾的肥大等;②内分泌性肥大:哺乳期的乳腺细胞肥大、妊娠期子宫平滑肌肥大等。
.增生
(1)概念: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导致的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增生。增生分为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两类。
()增生的类型:①生理性增生:肝细胞破坏后的肝细胞再生;慢性溃疡周围的上皮增生及肾小管坏死的再生等;②病理性增生:慢性胃炎时上皮腺样增生及慢性肝炎时肝细胞增生;内分泌障碍性增生: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雌激素过多引起子宫内膜增生。
3.化生
(1)概念:化生是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化生的类型:①鳞状上皮化生: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的纤毛柱状上皮可转化为鳞状上皮(),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时的胆囊黏膜上皮及慢性宫颈炎时的宫颈黏膜腺上皮亦可出现鳞状上皮化生。②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的黏膜上皮化生为小肠型或大肠型的黏膜上皮。③结缔组织和支持组织化生:一种间叶组织化生为另一种间叶组织,如结缔组织可化生为骨、软骨等组织()。
二、损伤
(一)可逆性损伤
可逆性损伤又称变性,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积蓄的现象,通常伴有细胞功能低下。
1.细胞水肿(☆)
又称水变性,常在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
(1)概念:在急性感染、缺氧、*素等有害因素作用下,细胞膜及细胞内线粒体等结构受损,(00)ATP生成减少,能量不足,造成细胞膜的钠泵功能障碍,导致Na+和水在细胞内潴留,形成细胞水肿。
()水肿的病理变化:①肉眼观察: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颜色变淡。②光镜观察:细胞体积增大,胞质透明、淡染,严重时整个细胞膨大如气球,称气球样变性。常见于心、肝、肾等(00、)。③电镜观察:胞质基质疏松,电子密度降低,线粒体肿胀、嵴变短变少,内质网扩张,核糖体脱失,呈空泡状(、)。
.脂肪变性(☆)
(1)概念:除脂肪细胞外的实质细胞中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增多,则称为脂肪沉积或脂肪变性。因脂肪代谢主要在肝内进行,故脂肪沉积常见于肝,也可见于心、肾等器官。
()脂肪变性的病因及发病机制:①病因:脂肪变性多见于感染、酗酒、缺氧、中*、糖尿病、肥胖及营养不良等,主要见于肝、心、肾、骨骼肌等实质器官()。脂肪变心肌呈*色,与正常心肌暗红色相间,形成*红色斑纹,称为虎斑心;(00)②发病机制:脂蛋白、载脂蛋白减少,甘油三酯合成过多,脂肪酸氧化障碍导致肝细胞内脂肪酸增多。上述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便能引起肝脂肪沉积。
(3)病理变化:①肉眼观察:肝增大,包膜紧张,色浅*且有油腻感;②镜下观察:肝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脂滴可被苏丹Ⅲ染成橘红色()。
3.玻璃样变性(☆)
(1)概念:在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半透明均质、红染、无结构物质蓄积称玻璃样变性,又称透明变性。
()玻璃样变类型
1)结缔组织玻璃样变:常见于纤维瘢痕组织内,纤维化的肾小球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纤维性斑块等;病变处纤维细胞明显减少,胶原纤维增粗且互相融合呈半透明均质状,质地坚韧()。
)细胞壁玻璃样变:常见于高血压病时的肾、脑、脾和视网膜的细动脉(、),由于细动脉持续痉挛,内膜通透性增高,管腔内血浆蛋白渗入内膜并沉积于管壁,在内皮细胞下凝固成无结构的均匀红染物质。同时,内膜下基底膜样物质增多,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使组织器官缺血。
3)细胞内玻璃样变:多种原因引起细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圆球形,均质红染的物质。例如:①慢性肾小球肾炎时,大量血浆蛋白由肾小球滤出到肾小管中,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吞饮后,在胞浆内融合成玻璃样小滴;②病*性肝炎时,由于肝细胞损伤,其胞质内出现圆形、红染的玻璃样小滴,亦称嗜酸性小滴。
(二)不可逆性损伤
当细胞发生致死性代谢、结构和功能障碍时,便可引起细胞的不可逆损伤,即细胞死亡。
1.坏死(☆☆)
(1)概念: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一般情况下坏死由变性逐步发展而来,细胞一旦发生坏死即不可恢复。
()坏死的病理变化和类型
1)坏死的病理变化:①细胞核的改变: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标志,包括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②细胞质的改变:由于胞质发生凝固或溶解,HE染色呈深红色颗粒状,如肝细胞坏死出现的嗜酸性小体。③间质的改变:由于各种溶解酶的作用,基质崩解、胶原纤维肿胀、断裂或液化,与坏死的细胞融合成一片,呈红染的颗粒状无结构物质。
)坏死的类型:①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由于蛋白质凝固,呈灰白或灰*色,质实而干燥,与健康组织有明显分界。镜下可见坏死组织细胞核消失,但组织的轮廓依稀可见,如肾、脾的贫血性梗死()。②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发生酶性水解而液化,使坏死组织呈液状()。主要发生在蛋白质少而脂质多(如脑)或产生蛋白酶多(如胰腺)的组织。当凝固性坏死的组织发生细菌感染时内含大量中性粒细胞,因其破坏释放出大量水解酶,溶解组织,也能引起液化性坏死。
(3)凝固性坏死的特殊类型(☆):①干酪样坏死:结核病时,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因含脂质成分较多,质地松软,状如奶酪,称干酪样坏死。如肺干酪性结核。②坏疽:组织坏死后,因伴有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从而使坏死组织呈现黑褐色的特殊形态改变。③干性坏疽:动脉受阻而静脉仍通畅,使坏死组织水分少,加之空气蒸发,使病变组织干燥,细菌不易繁殖,病变发展慢,多见于四肢末端,原因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④湿性坏疽:常发生于肢体或与外界相通的脏器(肠、子宫、肺)(、)。因动脉闭塞而静脉回流受阻,坏死组织水分多,适合腐败菌生长,局部肿胀,呈污黑色。引起恶臭。⑤气性坏疽:因深部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合并厌氧菌感染,细胞分解坏死组织并产生大量气体,使坏死组织内因含气泡呈蜂窝状,按之有捻发音。
(4)坏死的结局():①溶解吸收,坏死组织较小,由淋巴管、血管吸收或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②分离排出:如坏死灶位于皮肤、黏膜,则坏死物排出后,局部形成糜烂或溃疡。肾、肺等内脏坏死物液化后,可通过输尿管、支气管排出,残留的空腔称空洞。③机化:坏死组织既不能吸收亦不能排出时,周围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等组成的肉芽组织长入坏死区,最后成为瘢痕组织,此过程称为机化。④纤维包裹、钙化。
.凋亡
概念:指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主动性死亡(),其死亡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不破裂,不引起死亡细胞的自溶,也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凋亡的发生与基因调节有关,故又称之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三、修复
(一)再生的概念
组织和细胞损伤后,由周围健康的细胞进行增生,以实现修复的过程称为再生()。
1.生理情况下的再生称生理性再生,如血细胞更新,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并被新生内膜替代等。
.病理状态下,组织发生缺损后的再生称为病理性再生。如损伤组织被周围同种细胞进行修复,则为完全性再生;如受损组织由纤维组织增生替代,不能恢复原有组织结构和功能,称纤维性修复或不完全再生。
(二)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
各种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是不相同的,分化低的组织比分化高的组织再生能力强。根据再生能力的强弱,分为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和永久性细胞。
1.不稳定细胞这类细胞再生能力很强,总在不断地增生,以代替衰老、死亡或破坏的细胞,如表皮细胞,呼吸、消化及生殖道的黏膜上皮,淋巴、造血细胞,间质细胞等(、)。
.稳定细胞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生理情况下,这类细胞处于细胞增生周期的静止期,一旦受到损伤,则迅速增生,进行修复。这类细胞包括各种腺器官的实质细胞,如肝、胰、内分泌腺、汗腺、皮脂腺、肾小管上皮细胞以及原始间叶细胞,后者具有较强的向各种间叶细胞分化的能力,如骨、软骨等。
3.永久性细胞这类细胞再生能力缺乏或极微弱,包括神经细胞、骨骼肌及心肌细胞。
(1)神经细胞坏死由神经胶质瘢痕替代。
()心肌和骨骼肌细胞虽有微弱的再生能力,但损伤后通过瘢痕修复。
(三)肉芽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1.肉芽组织的结构
肉芽组织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和新生的毛细血管组成(00、)。
镜下见新生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芽状增生而形成实性细胞索,继而出现管腔,由创伤底部向上生长垂直于创面,血管周围有较多的成纤维细胞,有的胞质中含肌细丝,有收缩能力,称肌成纤维细胞。此外,常有大量渗出液及炎性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肉芽组织最后变为瘢痕组织()。
.功能①抗感染及保护创面;②填补伤口及其他组织缺损;③机化血凝块和坏死组织。
3.肉芽组织的结局肉芽组织→纤维结缔组织→瘢痕组织。
(四)创伤的愈合
1.概念机体遭受外力作用,皮肤等组织缺损或离断后,引起组织再生修复愈合的过程。包括伤口早期变化、伤口收缩、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
.创伤愈合的类型及特点见表1-5-5。
(五)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改建或再塑。
A1A型题
1.下述哪项不是心脏萎缩的肉眼特点
A.体积小
B.呈褐色
C.心肌质地硬韧
D.心脏表面血管弯曲
E.心脏表面血管增粗
E
心脏萎缩的肉眼特点是体积小、呈褐色、心肌质地硬韧、心脏表面血管弯曲。
A1A型题
.关于肥大,下列描述中哪项不正确
A.肥大可伴化生
B.妊娠子宫增大为肥大伴增生
C.组织和器官的肥大其功能增强
D.心脏肥大是由于细胞增生引起的
E.肥大器官超过其代偿能力常导致失代偿
D
心肌是永久性细胞,非分裂细胞,因此不会增生,心脏肥大是心肌肥大所致。
A1A型题
3.*性代谢产物的主要靶器官,下述哪种器官除外
A.心
B.肝
C.肾
D.脾
E.骨髓
D
*性代谢产物的主要靶器官是肝、肾、心肌、骨髓。
A1A型题
4.“静脉石”的形成是静脉内的血栓发生了
A.机化
B.钙化
C.包裹
D.脱落
E.吸收
B
“静脉石”是由静脉内血栓发生钙化而形成的,故属B.钙化
A1A型题
5.下列哪种物质一般不属于纤维素样变性的成分
A.PAS阳性的粘多糖
B.免疫球蛋白
C.纤维蛋白
D.含铁血*素
E.纤维蛋白原
D
含铁血*素不属于纤维素样变性的成分。
A1A型题
6.“虎斑心”是指下列哪种病变的肉眼观
A.心肌细胞水肿
B.心肌细胞脂肪变
C.心肌间质黏液变
D.心肌间质淀粉样变
E.心肌细胞内色素蓄积
B
虎斑心是心肌脂肪变,脂肪变心肌呈*色,正常心肌呈暗红色,形成*红色斑纹,故称虎斑心。
A1A型题
7.细胞坏死的改变是自溶性改变,其发生与下列哪种细胞器有关
A.线粒体
B.溶酶体
C.粗面内质网
D.高尔基器
E.滑面内质网
B
细胞坏死的改变是细胞被自身的溶酶体酶消化〔或称自溶〕引起的。也可由炎细胞释放出溶酶体酶〔异溶〕引起,所以与溶酶体有关。
A1A型题
8.一期愈合应具备的条件是
A.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
B.组织缺损少、创缘不整齐、有感染
C.组织缺损少、创缘不整齐、有感染
D.创缘整齐、无感染、组织缺损大
E.创缘整齐、组织缺损大、有感染
A
根据损伤程度和有无感染来划分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一期愈合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
A1A型题
9.下列哪项的内容不正确
A.心肌再生力极弱,一般都是瘢痕修复
B.毛细血管多以生芽方式再生
C.神经细胞破坏后也能再生
D.肝细胞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E.皮肤附属器如完全破坏,则出现瘢痕修复
C
脑和脊髓内的神经细胞破坏后不能再生。
A1A型题
10.下列哪种因素对再生修复不利
A.局部感染已被控制
B.患者无血管硬化性疾病
C.局部有较明显的瘢痕组织
D.创口缝合良好
E.充足维生素C的供给
C
局部感染已被控制,创口缝合良好及无血管硬化性疾病有利于再生。而维生素C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具有催化胶原前肽发生羟基化的作用,有助于胶原蛋白α链最终形成交联结构这种稳定的排列结构。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充血和淤血(☆)
(一)充血
1.概念器官或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称为充血(00)。
.充血的类型
(1)动脉性充血:局部组织或器官由于动脉血输入量过多,使局部含血量增多,称为动脉性充血,简称充血。凡能引起细动脉扩张的任何原因,都可引起局部器官和组织的充血。动脉性充血包括生理性充血及病理性充血,后者如炎症性充血及减压后充血等()。
()静脉性充血:局部组织或器官由于静脉回流受阻,使静脉回流减少所造成的局部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亦称淤血。
(二)淤血
1.淤血的原因
(1)静脉受压:静脉受压使管腔发生狭窄或闭塞、血液回流受阻导致相应部位的器官和组织发生淤血,如妊娠子宫压迫髂静脉引起的下肢静脉淤血。
()静脉管腔阻塞:常见于静脉血栓形成,由于静脉分支多,只有当静脉腔阻塞而血流又不能通过侧支回流时,才发生静脉性充血。
(3)心力衰竭:二尖瓣瓣膜病和原发性高血压引起左心功能不全时,可导致肺淤血,肺源性心脏病导致右心功能不全可造成肝、肾和下肢等器官淤血,引起体循环淤血。
.淤血的病理变化
(1)肉眼: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扩张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故淤血的器官和组织体积增大;由于淤血区血液流动缓慢、缺氧,氧合血红蛋白减少,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故淤血脏器呈暗红色()。
()代谢:静脉淤血时,器官和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使组织代谢率降低,产热减少,使体表淤血处温度降低,淤血的组织相对缺氧,代谢功能减弱。
(3)光镜下: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盈,可见出血和间质水肿。
3.常见器官淤血举例(☆)
(1)肺淤血:多为左心衰竭引起。肉眼表现为肺脏肿胀、重量增加、色暗红或呈棕褐色,质地变硬。光镜下肺小静脉和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和纤维组织增生,使肺泡壁增厚、肺水肿、肺出血,可见心力衰竭细胞。心力衰竭细胞即吞噬有含铁血*素的巨噬细胞。长期慢性肺淤血可致肺脏褐色硬化()。
()肝淤血:主要见于右心衰竭。肉眼肝脏体积增大,切面为红、*相间呈花纹状,如同槟榔的切面,故称槟榔肝。光镜下可见肝静脉、中央静脉和肝窦扩张淤血,肝小叶中央部肝细胞因缺氧和受压,发生萎缩和坏死,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长期慢性肝淤血可致肝脏淤血性硬化。
4.淤血对机体的影响(☆)()
(1)可致淤血性出血、组织水肿。
()脏器实质细胞的萎缩、变性和坏死。
(3)长期慢性淤血可致脏器硬化。
(4)侧支循环的建立。在肝硬变时门静脉和腔静脉之间侧支循环的吻合支开放,形成胃底食管静脉曲张,腹壁浅静脉曲张,以及痔静脉曲张。
二、血栓的形成
1.概念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中某些成分互相黏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叫血栓。
.血栓的形成条件(☆)()
(1)心血管内膜损伤:完整的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抗凝功能,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使基底膜胶原纤维暴露,血小板黏附于胶原纤维。内皮的损伤和血小板释放反应可使ADP和血栓素A产生增多;凝血系统的激活使凝血酶产生增多,进一步促进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损伤的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凝血因子,激活外在凝血途径以及内在凝血途径,使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素()。
()血流状态的改变:表现为血流变慢及涡流形成,使血小板边集,导致血栓形成。
(3)血液凝固性增高:血小板增多或黏性增加、凝血因子合成增多等均可使血液凝固性增高。常见于严重创伤、大手术或产后大出血患者。在组织严重损伤、晚期肿瘤和内*素性休克等情况下,血小板数目和黏性增加、凝血因子浓度增加、产生组织凝血因子以及抗凝血因子(如抗凝血酶Ⅲ)浓度减少,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表现为动脉、静脉内血栓形成,心瓣膜赘疣性血栓形成,全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3.血栓的类型(☆☆)
(1)白血栓:由血小板和纤维素构成,见于血栓的头及心瓣膜血栓(00)。
()混合血栓:呈层状结构,由一层血小板、纤维素和一层纤维素网罗大量红细胞交替排列构成,由血小板小梁和纤维素构成的梁常呈鹿角状,见于血栓的体()。
(3)红色血栓:是血液按其组成成分凝固,所见到的是纤维素网罗大量红细胞,见于血栓的尾()。
(4)透明血栓:因为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故又称微血栓,由纤维素构成,常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于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内()。
4.血栓的结局()
(1)血栓软化:血栓因纤溶系统激活及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而软化。
()血栓机化:由血管壁向血栓内长入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形成肉芽组织,并取代血栓。血栓机化后,完全阻塞的血管腔可发生再通现象。
(3)血栓钙化:钙盐沉积于血栓,发生在静脉或动脉内,可形成静脉石或动脉石。
(4)血栓脱落:血栓因折断或血栓软化而脱落形成栓子,引起栓塞。
5.血栓对机体的影响血栓形成能对破裂的血管起堵塞破裂口的作用,阻止出血,对机体有利。如胃或十二指肠慢性溃疡的底部,其血管往往在病变侵蚀时已形成血栓,避免了大出血(00)。但多数情况下,血栓形成对机体可造成严重的甚至致命的危害。
(1)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1)阻塞血管:动脉血栓未完全阻塞管腔时,可引起局部缺血性坏死,如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引起心肌梗死;若阻塞静脉,未能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则引起局部淤血、出血甚至坏死,如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可导致肠出血性梗死。
)栓塞:血栓脱落后形成栓子,可栓塞相应的血管。
3)形成瓣膜病:心瓣膜血栓机化后,可引起心瓣膜粘连、变硬和变形等,使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
4)出血或休克:微循环内广泛的微血栓形成DIC,可引起全身广泛出血甚至休克。
三、栓塞
1.栓塞与栓子的概念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栓子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最常见的栓子是脱落的血栓碎片或节段。
.栓子的运行途径
(1)静脉系统及右心栓子:来自体静脉或右心的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
()主动脉系统及左心栓子:来自主动脉或左心的栓子阻塞体动脉分支,最常见于脑、脾、肾等()。
(3)门静脉系统栓子:来自肠系膜等静脉的门静脉栓子可引起肝内门静脉分支栓塞。
(4)交叉性栓塞:交叉性栓塞是指心脏或大血管有异常血流通路时发生的罕见栓塞,如左心房内的血栓脱落,经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处抵达右心,可发生肺动脉及其分支血栓栓塞(00)。
(5)逆行性栓塞:罕见,可出现于下腔静脉内血栓。
3.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1)血栓栓塞:临床最常见的栓塞类型,是血栓或血栓的一部分脱落所引起的栓塞。
1)肺动脉栓塞:95%的血栓栓子来自下肢静脉,少数是盆腔静脉,偶尔来自右心。
体积巨大的血栓栓子突然阻塞肺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可引起急性右心衰竭,同时引起肺动脉、冠状动脉和支气管动脉痉挛,进一步影响心肺功能而引起猝死;中等大小的血栓栓子常引起肺出血()。
)体循环系统动脉栓塞:栓子大多来自左心,常见有亚急性感染心内膜炎时心内膜上的赘生物、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的附壁血栓、心肌梗死区心内膜上的附壁血栓,其余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溃疡或动脉瘤的附壁血栓,罕见来自腔静脉的栓子。栓塞多见于脑、肾、脾和下肢()。
()脂肪栓塞:脂肪滴进入血流并阻塞血管称为脂肪栓塞。
1)栓子来源:长骨骨折和脂肪组织严重挫伤和烧伤。
)栓塞部位:肺栓塞和脑栓塞。
(3)气体栓塞: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液循环或原溶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形成气泡阻塞心血管称为气体栓塞(00)。
1)空气栓塞:常见于:①锁骨下静脉、颈静脉和胸腔大静脉的手术和损伤;②分娩、人流和胎盘早剥;③意外医疗事故。
)氮气栓塞:又称减压病,从高气压环境急速转入低气压环境时,溶解于血液组织液和脂肪组织中的气体,包括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等,氮气不易溶解而阻塞血管,引起肺水肿、肺出血、肺不张并导致呼吸困难()。
(4)羊水栓塞:羊水进入母体血液造成栓塞,可引起DIC()。
(5)其他栓塞:肿瘤细胞侵入血管可形成瘤细胞栓子,引起远处器官的栓塞并形成转移瘤。细菌、寄生虫及虫卵均可成为栓子,形成栓塞。
四、梗死(☆)
1.概念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引起的坏死,称为梗死。
.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1)血栓形成:是梗死最常见的原因。主要见于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血栓形成时引起的心肌梗死和脑组织梗死。
()脉栓塞:多为血栓栓塞,也可为气体、羊水、脂肪栓塞,常引起脾、肺、肾和脑的梗死。
(3)动脉痉挛: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4)血管受压闭塞:多见于血管外的肿瘤压迫血管、肠扭转、肠套叠和嵌顿疝、卵巢囊肿扭转和睾丸扭转。梗死形成条件:供血血管的类型、血流阻断发生的速度、组织缺血缺氧的耐受性、血氧含量。
3.梗死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1)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1)贫血性梗死:发生在组织结构较致密侧支循环不充分的实质器官,如脾、肾、心、脑。()脑梗死一般为贫血性梗死,梗死区域的组织呈现贫血貌,颜色苍白,故又称白色梗死。①当梗死灶形成时,从邻近侧枝血管进入坏死组织的血量很少;②因组织质地致密,小静脉发生反射性痉挛,将血液挤出;③坏死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炎性充血出血带;④后期边缘有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形成。
)出血性梗死:指在梗死区内有严重的出血,因此又称为红色梗死。它常发生在肺、肠等脏器(、)。
出血性梗死的形成,除因动脉阻塞外,尚须下列条件:①严重的静脉淤血;②侧支循环丰富:肺有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重血液供应,肠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二者间有丰富的吻合支;③结构疏松的器官:肺、肠组织疏松,富有弹性,可容纳较多的血液。肉眼梗死灶呈暗红色,形状与血管分布一致。肺出血性梗死呈三角形,肠出血性梗死呈节段状。镜下可见组织坏死,同时有弥漫性出血。
3)败血性梗死:由含有细菌的栓子阻塞引起。
()梗死的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梗死的器官及梗死灶的部位、大小及有无细菌感染。常见的肾梗死可出现血尿和腰痛,但通常不影响肾功能;肠梗死常出现剧烈的腹痛、血便,甚至发生腹膜炎;心、脑器官的梗死常后果严重,心肌梗死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
1.下列哪项属于淤血
A.进食后的胃肠道黏膜充血
B.炎症时的局部充血
C.减压后性充血
D.妊娠时子宫充血
E.心力衰竭引起的充血
E
A1A型题
.混合血栓通常见于
A.静脉血栓尾部
B.动脉血栓头部
C.毛细血管内
D.静脉血栓体部
E.心瓣膜闭锁缘
D
A1A型题
3.透明血栓最常见于
A.小静脉
B.中动脉
C.小动脉
D.大静脉
E.毛细血管
E
A1A型题
4.下列哪项属于静脉性充血
A.减压后充血
B.妊娠子宫充血
C.炎性充血
D.进食后胃肠道的充血
E.静脉阻塞引起的充血
E
器官或局部组织静脉血流回流受阻,血液瘀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成为静脉性充血,又称淤血。
A1A型题
5.慢性肝淤血时,通常不会出现
A.肝细胞萎缩
B.肝细胞脂肪变性
C.肝纤维支架的破坏
D.纤维组织增生
E.中央静脉和肝血窦扩张淤血
C
慢性肝淤血时,镜下见肝细胞中央肝窦高度扩张淤血、肝细胞萎缩甚至坏死消失,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脂肪变性,汇管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A1A型题
6.脂肪栓塞患者的一般死亡原因是
A.动脉系统栓塞
B.脂肪分解产物引起中*
C.肾小动脉栓塞
D.脑小动脉栓塞
E.肺水肿和心功能不全
E
大量脂滴(9-0g)短期内进入肺循环,使75%的肺循环面积受阻时,可引起肺水肿,窒息和急性右心衰竭而死亡。
A1A型题
7.肾梗死区的坏死多为
A.液化性坏死
B.干酪样坏死
C.凝固性坏死
D.脂肪坏死
E.坏疽
C
A1A型题
8.下列哪项不是血栓形成的条件
A.心血管内膜损伤
B.血流缓慢
C.血流形成漩涡
D.血液凝固性增加
E.纤维蛋白溶解酶增加
E
A1A型题
9.赘生物是指
A.心内膜增生物
B.心瓣膜上的新生物
C.心瓣膜上的附着物
D.心瓣膜结节性纤维组织增生
E.心瓣膜上的附壁血栓
E
A1A型题
10.关于淤血组织器官的病变,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常伴有水肿
B.呈暗红色
C.温度增加
D.可引起出血
E.可发生萎缩
C
血液内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减少而还原血红蛋白含量增加,使呈暗红色。由于局部血流停滞,毛细血管扩张,使散热增加,体表温度下降。毛细血管淤血导致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和缺氧,其通透性增加,水、盐和少量蛋白质漏出,漏出液潴留在组织内引起淤血性水肿。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进一步增高或破裂,引起红细胞漏出,形成小灶性出血。发生淤血的组织器官由于局部缺氧,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和代谢中间产物堆积和刺激,还可导致实质细胞发生萎缩。
3炎症
一、概述
1.概念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为炎症()。
.原因(☆)
(1)物理性因子:高温、低温、放射性物质及紫外线、机械损伤等。
()化学性因子:强酸、强碱、尿素等。
(3)生物性因子:细菌、病*、立克次体、支原体、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
(4)组织坏死:缺血缺氧。
(5)变态反应
3.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1)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可发生于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
()渗出:是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素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
(3)增生:包括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生。间质细胞的增生包括组织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
4.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1)炎症的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炎症的全身反应(☆☆)
1)炎症全身反应表现:①发热:外源性致热源细胞*素、病*、寄生虫,内源性致热源前列腺素E;②白细胞增多;③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脾和局部淋巴结肿大;④实际器官的病变:心、肝、肾等器官的实质细胞可发生变性、坏死和功能障碍。
严重的全身感染可引起全身血管扩张、血浆外渗、有效血循环量减少和休克,如有凝血系统的激活可引起DIC()。
5.炎症的结局
(1)痊愈:①完全痊愈;②不完全痊愈:坏死组织由新生纤维组织修复、机化、包裹或钙化。
()转为慢性。
(3)蔓延播散:局部蔓延、淋巴道播散、血道播散、菌血症、*血症、败血症、脓*败血症。
二、急性炎症(☆☆)
急性炎症反应迅速,以渗出性病变为主。炎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在急性炎症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增强和白细胞渗出表现明显。
1.血流动力学改变(☆)
(1)细动脉短暂收缩:由神经调节和化学介质引起,损伤后立即出现。
()血管扩张和血流加速:神经因素-轴突反射;体液因素包括组胺、一氧化氮、缓激肽和前列腺素等化学介质。
(3)血流速度减慢:是血管通透性增高的结果。
.血管通透性增强微循环血管通透性的维持主要依赖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其机制如下:
(1)内皮细胞的收缩和(或)穿胞作用增强:①由组胺、缓激肽、白细胞三烯和P物质等作用于内皮细胞受体使内皮细胞迅速收缩;②白细胞IL-1、TNF、干扰素γ、缺氧和某些亚致死性损伤可使内皮细胞损伤。
()直接损伤内皮细胞:严重烧伤和化脓菌感染时可损伤内皮细胞,使血管通透性↑。
(3)白细胞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
(4)新生毛细血管壁的高通透性:炎症修复过程中形成的血管内皮细胞连接不健全,使新生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
3.白细胞渗出(☆)炎症反应最重要的功能是将炎症细胞输送至炎症病灶,白细胞渗出是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
白细胞渗出过程:①白细胞边集和滚动;②白细胞黏附;③白细胞游出和趋化作用。
白细胞紧紧黏附于内皮细胞是白细胞从血管中游出的前提。急性炎症的早期(4小时内)中性粒细胞先游出,4~48小时则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病*感染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过敏反应中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1)趋化作用:白细胞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向炎症局部做单一定向的作用()。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对趋化因子的反应较明显,淋巴细胞对趋化因子的反应较弱。内源性趋化因子包括补体成分(C5a)、白三烯(LTB4)、细胞因子(IL-8)。
()白细胞的局部作用:①吞噬作用:吞噬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②免疫作用: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③组织损伤作用:中性粒细胞释放的产物包括溶酶体酶、活性氧自由基、前列腺素和白细胞三烯。
(3)白细胞功能缺陷:黏附缺陷、吞入和脱颗粒障碍、杀菌活性障碍、骨髓白细胞生成障碍。
4.炎症介质在炎症中的作用(☆)
(1)炎症介质概念:除了某些致炎因子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外,炎症反应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因子的介导而实现的。这些化学因子称为炎症介质。
()炎症介质的共同特点:①炎症介质可以来自血浆和细胞;②多数炎症介质通过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活性;③炎症介质可作用于一种或者多种靶细胞,对不同的细胞组织产生不同的作用;④炎症介质是被精细调控的。
(3)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①血管活性胺:包括组胺和5-羟色胺;②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脂质素具有促进和抑制炎症反应的双重作用;③白细胞产物;④细胞因子:IL-、IL-4;调节自然免疫:TNF-α、IL-6;激活巨噬细胞的细胞因子;各种炎症细胞的化学趋化因子;刺激造血的细胞因子;⑤血小板激活因子:由嗜碱性粒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产生;⑥一氧化氮;⑦神经肽:可传导疼痛,引起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
(4)体液中的炎症介质:激肽、补体、凝血系统是重要的炎症介质:①激肽系统激活的最终产物是缓激肽,缓激肽引起疼痛;②补体:C3a、C5a、C4a使血管通透性增强。C5a是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的趋化因子,可以促进白细胞黏附和炎症介质的释放;③凝血系统。
5.急性炎症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1)浆液性炎:以浆液渗出为主要特征,以血清渗出为主,好发于皮肤、黏膜、浆膜和疏松结缔组织等处。
()纤维素性炎: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常发生于黏膜、浆膜和肺组织(、00、)。①发生于黏膜: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和坏死的黏膜组织、细菌等可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膜状物,称为假膜,故黏膜的纤维素性炎症又称假膜性炎,常见于白喉、细菌性痢疾;②发生于浆膜:如“绒毛心”;③发生于肺:有大量纤维蛋白渗出,还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常见于大叶性肺炎。
(3)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
化脓性炎可分为:①表面化脓和积脓:发生在黏膜和浆膜的化脓性炎,嗜中性粒细胞向黏膜表面渗出;②蜂窝织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表现为疏松结缔组织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③脓肿:由金*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发生在皮下和内脏。脓肿的病理变化为中性粒细胞局限性浸润伴局部组织化脓性溶解破坏,形成脓腔。
(4)出血性炎: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常见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和鼠疫等。
三、慢性炎症(☆)
1.一般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和特点
(1)一般慢性炎症的特点:①炎症灶内浸润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②主要由炎症细胞引起的组织破坏;③出现较明显的纤维结缔组织、血管以及上皮细胞、腺体和实质细胞的增生,以替代和修复损伤的细胞。
()主要慢性炎症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慢性肉芽肿性炎
(1)慢性肉芽肿性炎概念:慢性肉芽肿炎以肉芽肿形成为特点。肉芽肿是由肉芽肿细胞局部增生构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以肉芽肿形成为特点的炎症称为肉芽肿性炎(、、)。
()慢性肉芽肿的病因:细菌感染、螺旋体感染、真菌和寄生虫感染和异物(手术缝线、石棉等)。
(3)慢性肉芽肿的病变特点:肉芽肿的主要成分是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
(4)异物性肉芽肿:缝线,滑石粉等。
(5)感染性肉芽肿:结核病、麻风、梅*、血吸虫病、风湿病、伤寒。
以结核结节为例,中心常为干酪样坏死,周围为放射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并可见朗汉斯(Langhans)巨细胞,再向外为较多淋巴细胞浸润,结节周围还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包绕。
1.慢性炎症病灶内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
A.单核和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
C.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和嗜碱性粒细胞
E.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A
A1A型题
.急性炎症反应中出血的原因是
A.血小板减少
B.白细胞溶酶体酶的释放
C.纤维蛋白溶解
D.血管壁损伤
E.凝血因子缺乏
D
A1A型题
3.以下引起异物肉芽肿的原因中应除外
A.手术缝线
B.伤寒杆菌
C.矽尘
D.植物纤维
E.滑石粉
B
A1A型题
4.关于炎症细胞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中性粒细胞浸润通常是急性炎症的标志
B.慢性炎症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
C.淋巴细胞并非总是慢性炎症的特征
D.中性粒细胞游出后常引起局部单核细胞的渗出
E.白细胞的渗出只见于急性炎症早期
E
炎症的不同阶段游出的白细胞的种类不同,在急性炎症早期中性粒细胞首先游出,48小时后则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而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所以E的说法不正确。
A1A型题
5.最常见的致炎因素是
A.化学性因素
B.物理性因素
C.生物性因素
D.免疫性因素
E.营养性因素
C
A1A型题
6.炎症局部组织的基本病变是
A.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B.组织充血及渗出物形成
C.组织内炎细胞浸润及增生
D.变质、渗出和增生
E.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
D
A1A型题
7.炎症时有致痛作用的物质是
A.组胺
B.溶酶体酶
C.缓激肽
D.白细胞三烯
E.细菌产物
C
A1A型题
8.炎症时组织间隙内积聚的液体称为
A.渗出液
B.水肿液
C.分泌液
D.漏出液
E.浆液
A
A1A型题
9.在炎症过程中,最早出现的血管反应是
A.细动脉扩张,充血
B.细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
C.细动脉,细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
D.毛细血管扩张
E.细动脉收缩
E
急性炎症过程中组织发生损伤后,最早出现的是细动脉短暂收缩,它在损伤后立即出现。
4肿瘤
一、概述
1.概念肿瘤是各种致瘤因素的长期作用,使机体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组织结构分为实质与间质两个组成成分。
(1)实质:也是肿瘤细胞,是肿瘤的主要成分,是肿瘤分类和命名的根据。
()间质:由纤维结缔组织及血管组成。不同种类的肿瘤,间质的量可不同。
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1.肿瘤的异型性(☆)
(1)概念: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异型性(、、)。
()肿瘤的异型性反映了肿瘤组织成熟的程度
1)组织结构的异型性:恶性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瘤细胞排列紊乱,失去正常的结构和层次,丧失了极性()。
)细胞的特异性:①瘤细胞的多形性:大小、形态不一致,一般体积大,可见瘤巨细胞;②核的多形性: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染色质颗粒分布不均。核分裂象多见,可不对称;③胞质的改变:嗜碱性。
.肿瘤的生长
(1)生长速度: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而恶性肿瘤生长较快。
()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常见良性)、浸润性生长(恶性)、外生性生长(良性肿瘤基底部无浸润,恶性肿瘤则伴基底浸润)。
3.肿瘤的扩散和转移(☆)扩散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
(1)直接蔓延:瘤细胞由原发部位侵入邻近组织和器官继续生长。
()转移: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血管、淋巴管或体腔,在远处器官内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称为转移。转移是恶性肿瘤所特有的。
1)淋巴道转移:是上皮源性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
)血道转移:这是肉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血道转移最常见的是肺,其次是肝。
3)种植性转移:种植性转移常伴有浆膜腔血性积液,最常见于腹腔器官的恶性肿瘤;如胃的印戒细胞癌侵及浆膜后种植在双侧卵巢,形成的转移性肿瘤称Krukenberg瘤。
4.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5.交界性肿瘤的概念有一类肿瘤,其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之间,病理诊断上无确切规范,这种肿瘤称交界性肿瘤。
6.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良性肿瘤对机体影响小,主要表现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恶性肿瘤对机体影响大,死亡率高。
三、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一)肿瘤的命名原则
1.良性肿瘤的命名一般称瘤,命名方式为:部位+组织来源+“瘤”字。
.恶性肿瘤的命名
(1)癌: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称癌,如膀胱移行细胞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等。
()肉瘤:间叶组织(纤维组织、脂肪、肌肉、骨、软骨等)来源的恶性肿瘤称肉瘤。如背部脂肪肉瘤、股骨骨肉瘤等()。
(3)其他特殊命名的肿瘤:①在肿瘤前冠以“恶性”二字,如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②以母细胞瘤命名,如神经母细胞瘤;③以人名命名,如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淋巴瘤),尤文瘤(Ewing瘤);④含三个胚层的肿瘤,如畸胎瘤;⑤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命名。如骨巨细胞瘤()。
(二)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和原位癌的概念(☆☆)
1.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潜能的良性病变,长期不治疗,有的可转变为癌(、00、、)。
(1)黏膜白色病变:常发生在口腔、子宫颈及外阴等处,有的可转变为鳞状细胞癌。
()乳腺增生性纤维囊变:乳腺导管和腺泡上皮细胞增生伴导管囊性扩张。
(3)结肠、直肠的多发性腺瘤性息肉。
(4)皮肤慢性溃疡:长期、经久不愈的小腿皮肤溃疡,有可能变为鳞状细胞癌。
(5)子宫颈糜烂。
(6)慢性胃溃疡。
.非典型增生
(1)概念:非典型性增生指上皮细胞异乎常态的增生,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核大浓染,核质比例增大,核分裂增多但多呈正常核分裂象。细胞排列较乱,极向消失。常见于皮肤或黏膜的被覆上皮及腺体上皮。
()分级:根据异型性程度和累及范围分为轻、中、重三级。
轻度和中度非典型增生,累及上皮层下部的1/3~/3处,病因消除后可恢复正常。重度非典型增生累及上皮/3以上,尚未达到全层且很难逆转,常转变为癌。
3.原位癌的概念原位癌指癌变仅限于上皮层内,常累及上皮全层,但基底膜完整,未侵破基底膜(00、)。如子宫颈、食管及乳腺小叶原位癌等。原位癌不转移,肉眼无变化。
(三)癌与肉瘤的区别
四、常见的上皮性肿瘤
1.上皮组织良性肿瘤()
(1)乳头状瘤:见于鳞状上皮、尿路上皮等被覆部分。
()腺瘤:是腺上皮的良性肿瘤,多呈结节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
.上皮组织恶性肿瘤(☆)
(1)鳞状细胞癌(鳞癌):常发生在皮肤、口腔、子宫颈、食管、喉、阴茎等处,常形成溃疡(、)。
()腺癌:胃肠、胆囊、子宫体等处多见。癌细胞异型性明显,常呈不规则的多层排列。
1)囊腺癌:腺癌伴有大量乳头的称乳头状腺癌。
)黏液癌:腺癌中含多量黏液及印戒细胞者。
3)实性癌:癌巢为实体性的低分化腺癌无腺腔结构()。
4)硬癌:癌巢少而间质纤维组织多者。
5)髓样癌:癌巢较大、较多而间质纤维组织少,质软者。
五、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
1.良性间叶组织肿瘤良性间叶组织肿瘤常见,包括脂肪瘤、血管瘤、淋巴管瘤、平滑肌瘤、软骨瘤。
.恶性间叶组织肿瘤恶性间叶组织肿瘤称为肉瘤,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包括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血管肉瘤、纤维肉瘤、骨肉瘤、软骨肉瘤。
3.其他类型肿瘤(☆)
(1)黑色素瘤:是一种能产生黑色素的高度恶性肿瘤。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足底部、外阴及肛门,黏膜及内脏也可发生。大多由交界痣恶变而来。
()恶性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1)霍奇金淋巴瘤:主要发生部位在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包括:R-S细胞、霍奇金细胞、陷窝细胞、多形性细胞。
)非霍奇金淋巴瘤:分为B细胞、T细胞和组织细胞型三大类及不同的亚型,其中B细胞淋巴瘤最多见;伯基特淋巴瘤:是来源于B淋巴细胞的一种高度恶性的淋巴瘤;蕈样霉菌病:是原发于皮肤的T细胞淋巴瘤()。
(3)畸胎瘤:卵巢和睾丸是发生此瘤最常见的部位。
六、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1.肿瘤发生的分析生物学基础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
1)癌基因:细胞癌基因或原癌基因,如ras、myc等。
)抑癌基因:是指在细胞繁殖中起负调节作用的基因,其丢失或灭活时,可促进细胞的肿瘤性转化,如p53基因和Rb基因()。
.常见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性致癌因素
(1)化学性致癌因素:多环芳烃、芳香胺类与氨基偶氮染料、*曲霉素、烷化剂与酰化剂(环磷酰胺、氮芥)、金属镍、铬、镉等元素()。
()物理性致癌因素:电辐射(白血病)、热辐射。
(3)生物性致癌因素:RNA致瘤病*、DNA致瘤病*。
3.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遗传、宿主对肿瘤的反应、内分泌因素、性别、年龄及种族等。
A1A型题
1.交界性肿瘤是指
A.介于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B.癌前病变
C.同时具有癌和肉瘤结构的肿瘤
D.发生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的肿瘤
E.以上都不是
A
有些肿瘤的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称交界性肿瘤。
A1A型题
.下列哪一种是良性肿瘤
A.霍奇金病
B.蕈样霉菌病
C.淋巴瘤
D.绒毛膜癌
E.成熟性囊性畸胎瘤
E
畸胎瘤有成熟畸胎瘤和未成熟畸胎瘤两种,前者是良性肿瘤。霍奇金病.淋巴瘤和蕈样霉菌病都是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绒毛膜癌是滋养层细胞来源的高度恶性肿瘤。
A1A型题
3.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越低,则
A.异型性越大
B.恶性程度越低
C.预后越好
D.对放疗越不敏感
E.与起源组织越相似
A
A1A型题
4.关于肿瘤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恶性肿瘤多呈侵袭性生长
B.肉瘤常经血道转移
C.癌比肉瘤常见
D.凡称为“瘤”的都是良性肿瘤
E.癌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D
A1A型题
5.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称为
A.恶性上皮瘤
B.类癌
C.癌
D.癌症
E.肉瘤
C
A1A型题
6.下列哪一种肿瘤不易恶变?
A.乳腺纤维腺瘤
B.膀胱乳头状瘤
C.外耳道乳头状瘤
D.阴茎乳头状瘤
E.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A
A1A型题
7.肿瘤性增生与炎性增生的重要区别是
A.细胞增生活跃
B.可见核分裂象
C.自主性增生
D.生长速度快
E.形成肿块
C
A1A型题
8.非典型增生是指
A.肿瘤的异质性
B.肿瘤的异型性
C.上皮化生
D.失控性增生
E.上皮异型增生
E
A1A型题
9.化学致癌物质中致癌谱广、致癌效应强的是
A.氨基偶氮化合物
B.亚硝胺类化合物
C.*曲霉*素
D.芳香胺类化合物
E.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B
5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动脉粥样硬化
1.血管的病理变化(☆)
(1)脂纹:早期病变。常见于主动脉的后壁和分支的开口处,镜下可见大量泡沫细胞()。
()纤维斑块:有玻璃样变。深层为脂质、巨噬细胞及吞噬脂质的泡沫细胞()。
(3)粥样斑块:底部和边缘可见肉芽组织增生、泡沫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4)复合病变:包括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伴溃疡形成、血栓形成、钙化和动脉瘤形成。
.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
(1)心脏:病变主要发生在左前降支,其余依次为右主干、左主干或左旋支、后降支(、)。粥样硬化斑块多发生在心壁侧,横切面斑块呈新月状使管腔呈偏心性狭窄。心肌梗死病变好发部位与闭塞的冠状动脉供血区域相一致,以左前降支供血区(左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3等)最多,占50%()。
()肾脏:可引起肾梗死,新鲜肾梗死呈三角形,灰白色,周围可见充血出血带。严重时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萎缩肾,即表现为肾脏形成多数大的瘢痕凹陷。
(3)脑:病变以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环最严重。
1)脑萎缩表现为大脑皮质变薄、脑回变窄、脑沟变宽且加深、脑的重量减轻。
)脑软化主要发生于内囊、豆状核、颞叶和丘脑。
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小动脉瘤形成,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小动脉瘤可破裂引起脑出血。
二、原发性高血压
1.血管的病理变化(☆)表现为细动脉硬化,细动脉内皮下有均匀红染的蛋白性物质沉积,导致细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弹性下降和硬度增加。肌型动脉肥厚()。
.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
(1)心脏:心脏肥大。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大,心脏的重量增加。
()肾脏:颗粒性固缩肾。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00)。
(3)脑:小动脉和细动脉发生玻璃样变,并可发生血管壁的纤维素样坏死,血栓形成和微动脉瘤形成。脑出血是高血压严重的并发症,脑出血主要发生在基底节和内囊(、)。
三、风湿性心脏病
1.基本的病理变化(☆)可分为变质渗出期、增生期(肉芽肿期)、纤维化期(愈合期)。
(1)变质渗出期:结缔组织纤维发生黏液样变性,胶原纤维肿胀及纤维素样变性。此期持续1个月左右。
()增生期或肉芽肿期:形成特征性的风湿性肉芽肿,也称Aschoff小体。此期持续~3个月。Aschoff细胞特点:细胞体积大、圆形、胞质丰富、嗜碱性、核大、圆形或椭圆形、1~个、核膜清晰、染色质集于中央()。
(3)纤维化期或愈合期:出现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Aschoff小体变为梭形小瘢痕。此期持续~3个月。
.心脏病理变化(☆)可表现为风湿性全心炎。
(1)风湿性心内膜炎:以心房内膜和心瓣膜最常受累,纤维素样坏死,有Aschoff小体形成,属肉芽肿性病变。心瓣膜关闭缘可见单行排列的赘生物为疣状心内膜炎(、)。
()风湿性心肌炎:表现为典型的风湿性肉芽肿,多在心肌间质小血管附近形成典型的风湿小体。
(3)风湿性心外膜炎:心外膜浆液性或纤维素性渗出性病变。大量浆液渗出可形成心外膜积液,可见绒毛心。
四、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1.病因最常见的是草绿色链球菌、牛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也可由某些真菌引起。
.心脏的病理变化常发生于有病变的瓣膜,有溃疡和息肉状赘生物形成。赘生物极易脱落而发生栓塞。可引起败血症和非感染性梗死。
五、心瓣膜病(☆)
1.病因先天性和后天的感染、退化、及其他疾病引起。
.心瓣膜病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1)二尖瓣狭窄:大多由风湿性心内膜炎所致,少数可由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早期,左心房发生代偿性扩张和肥大,后期左心房代偿失调,心房收缩力减弱而呈高度扩张。
()二尖瓣关闭不全:常是风湿性心内膜炎的后果;其次由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
(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要由风湿性主动脉瓣膜炎造成,也可由感染性主动脉瓣膜炎,以及主动脉粥样硬化和梅*性主动脉炎等累及主动脉瓣膜引起。
(4)主动脉瓣狭窄:主要是慢性风湿性主动脉瓣膜炎的后果,常与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发生。
1.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血栓形成的最主要的机制是
A.血流涡流形成
B.局部血流缓慢
C.内膜受损、胶原纤维暴露
D.局部血液凝固性增高
E.以上都不是
C
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血栓形成的最主要的机制是内膜受损、胶原纤维暴露。
A1A型题
.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最多发生哪个部位
A.右心室
B.左心室后壁
C.室间隔
D.左心室前壁近心尖处
E.左心室侧壁
D
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最多发生于左心室前壁近心尖处,引起心功能不全或继发血栓。
A1A型题
3.动脉瘤是指
A.动脉壁发生的良性肿瘤
B.动脉壁发生的恶性肿瘤
C.动脉壁局限性异常扩张
D.动脉壁内粥瘤
E.动脉血栓形成伴机化
C
A1A型题
4.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的血液生化改变是
A.CPK升高
B.CPK-MB升高
C.GOT升高
D.GPT升高
E.肌红蛋白升高
B
A1A型题
5.粥样斑块内不含下列哪种成分?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泡沫细胞
D.胆固醇结晶
E.红染无定形坏死物
A
A1A型题
6.风湿细胞来自
A.巨噬细胞
B.平滑肌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心肌细胞
E.淋巴细胞
A
A1A型题
7.风湿性脑病不具备以下哪项特点?
A.多见于5~1岁儿童
B.表现为面部、肢体不自主运动
C.女性多见
D.主要病变为风湿性动脉炎和脑膜炎
E.病灶内可见神经细胞变性、胶质细胞增生
D
A1A型题
8.关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常由金*色葡萄球菌引起
B.病变多累及二尖瓣和主动脉瓣
C.常在原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
D.瓣膜上可见粗大的赘生物
E.可见大循环多脏器梗死
A
A1A型题
9.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特点不包含以下哪项?
A.单发或多发
B.大小不一致
C.外观色灰*、污秽、干燥、质脆
D.细菌位于赘生物表面
E.脱落可引起动脉性栓塞和血管炎
D
6呼吸系统疾病
一、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发生于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
1.病理变化()
(1)黏膜上皮损伤,上皮再生时,杯状细胞增多,可出现鳞状上皮化生。
()黏液腺肥大、增生、分泌功能亢进,使浆液腺变为黏液腺。
(3)支气管壁见大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4)中、小型支气管的软骨发生变性、萎缩、钙化甚至骨化。
.临床病理联系病程较长,进展较缓慢,早期出现咳嗽、咳痰或伴喘息等症状。患者出现肺气肿后,在劳动或受寒情况下可出现胸闷、气急,严重时可有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和发绀。
严重的肺气肿可引起肺动脉高压,最后导致肺源性心脏病,也可发生自发性气胸。()
3.主要并发症-阻塞性肺气肿(☆)
(1)病理变化
1)细支气管阻塞性通气障碍:由于管壁纤维组织增生,管腔内黏液栓形成,使细小支气管发生不完全阻塞()。
)细支气管支撑组织破坏:镜下,肺泡扩张,肺泡间隔变窄、断裂,相邻肺泡融合可形成肺大泡。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数目减少。
()对机体的影响:随肺气肿程度的加重,可出现气短症状甚至休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及胸闷。当合并感染时,症状加重,并可出现缺氧和酸中*等()。
二、大叶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病变以纤维素渗出为主。病变大多累及单侧肺,以左肺下叶最常见,其次为右肺下叶,也可同时或先后发生在两个以上肺叶。
1.病理变化(☆)
(1)充血水肿期: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肺泡腔内有大量浆液、少量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红色肝样变期:镜下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显著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红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
(3)灰色肝样变期:镜下见肺泡腔内,充满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肺组织呈贫血状。
(4)溶解消散期:肺泡腔内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出蛋白溶解酶将纤维素溶解,经淋巴管吸收()。
.并发症
(1)中*性休克:是大叶性肺炎最严重的并发症。
()败血症。
(3)肺脓肿及脓胸:多见于金*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肺炎。
(4)肺肉质变:病变部位肺组织实变,呈红褐色如肉样,故称肉质变。
三、小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主要由化脓菌感染引起,病变起始于细支气管,并向周围或末梢组织扩展,形成以肺小叶为单位、呈灶状散布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1.病理变化(☆)肉眼下以背侧和下叶病灶较多。镜下见病灶区细支气管及其周围肺泡腔内充满脓性渗出物及少量纤维素。病灶周围肺组织充血,可有浆液渗出(、00、)。
.并发症小叶性肺炎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可以痊愈。可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脓*血症、肺脓肿及脓胸,可导致支气管扩张()。
四、肺硅沉着病(矽肺)
1.病因(☆)硅沉着病是因长期吸入大量含游离二氧化硅(SiO)粉尘微粒所引起。
.病理变化(☆)肺组织内硅结节形成+肺弥漫性间质纤维化。硅结节是硅沉着病的特征性病变()。
(1)肉眼观:硅结节境界清楚,呈圆形或椭圆形,灰白色,质硬,触之有砂粒样感。
()镜下:典型的硅结节中,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组织呈同心圆层状排列,中央常有内膜增厚或闭塞的小血管,周围纤维化。患者血清中出现IgG、IgM及抗核抗体异常。
根据硅沉着病病变程度和范围可将硅沉着病分为三期:
Ⅰ期硅沉着病硅结节主要局限于淋巴系统。两侧肺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内见硅结节形成。
Ⅱ期硅沉着病硅结节数量增多,体积增大,散布于全肺,但仍以肺门周围中、下肺叶较密集,总的病变范围不超过全肺的1/3。胸膜增厚。
Ⅲ期硅沉着病两肺内硅结节密集且相互融合成块。团块状结节的中央可有硅沉着病空洞形成,病变范围超过全肺的/3。硅结节间肺组织有明显的肺气肿改变。
3.并发症肺结核(最常见)、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
五、肺癌
肺癌的病理类型和病理变化(☆☆)
1.肉眼类型
(1)中央型:肿瘤位于肺门区,发生于主支气管或段支气管。
()周围型:肿瘤发生于段支气管开口以下的支气管,在肺叶周边部形成球形或结节状无包膜的肿块。
(3)弥漫型:少见。
.组织学类型
(1)鳞状细胞癌: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多属中央型,患者以老年男性占绝大多数。
()腺癌:发生率仅次于鳞癌,多为周围型,女性患者多见,肿块常累及胸膜。
(3)腺鳞癌:较少见,含有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
(4)小细胞癌:过去称为小细胞未分化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多为中央型,男性多见,生长快、转移早。镜下:可有假菊形团结构。电镜下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
(5)大细胞癌较少见,此型肺癌恶性度高、生长快、预后差,常见大量多核瘤巨细胞。肉瘤样癌少见,高度恶性。
A1A型题
1.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通常是
A.腺泡中央型肺气肿
B.全腺泡型肺气肿
C.肺泡远端型肺气肿
D.代偿性肺气肿
E.间质性肺气肿
A
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通常是主要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的腺泡中央型肺气肿。
A1A型题
.小叶性肺炎不会出现的并发症是
A.肺脓肿
B.呼吸衰竭
C.支气管扩张
D.肺肉质变
E.心力衰竭
D
小叶性肺炎的并发症较常见的是肺脓肿和脓胸、支气管扩张、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而肺肉质变是大叶性肺炎的并发症。
A1A型题
3.痰涂片阳性检出率最高的肺癌是
A.大细胞癌
B.小细胞癌
C.腺癌
D.鳞状细胞癌
E.细支气管肺泡癌
D
痰涂片阳性检出率最高的肺癌是鳞状细胞癌。
A1A型题
4.肺癌的早期诊断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早期症状的发现
B.纤维支气管镜活检
C.X线检查
D.CT检查
E.血液检查
B
肺癌的早期诊断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纤维支气管镜活检。
A1A型题
5.硅沉着病的特征病变是
A.肺门淋巴结肿大
B.肺间质纤维化
C.矽结节形成
D.胸膜纤维化
E.肺气肿
C
A1A型题
6.早期矽结节中聚集的主要细胞为
A.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
C.浆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A
A1A型题
7.以下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无关的是
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B.肺动脉高压
C.肺动脉主干栓塞
D.右心室肥大
E.肺动脉硬化
C
A1A型题
8.咳铁锈色痰见于大叶肺炎的
A.充血水肿期
B.红色肝样变期
C.灰色肝样变期
D.溶解消散期
E.中*休克期
B
A1A型题
9.大叶肺炎呼吸困难较明显是在
A.充血水肿期
B.红色肝样变期
C.灰色肝样变期
D.溶解消散期
E.中*休克期
B
A1A型题
10.下列与小叶性肺炎无关的是
A.麻疹后肺炎
B.坠积性肺炎
C.手术后肺炎
D.吸入性肺炎
E.支原体肺炎
E
7消化系统疾病
一、消化性溃疡
主要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十二指肠溃疡最多见。
1.病理变化(☆)
(1)肉眼观:多位于小弯侧,边缘整齐,常深达肌层。
()镜下:①渗出层:由白细胞和纤维素构成;②坏死层:纤维素样;③肉芽组织层: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排列与溃疡面垂直;④瘢痕组织层:与溃疡面平行,常发生玻璃样变。
.并发症
(1)幽门梗阻
()穿孔:十二指肠溃疡病较胃溃疡病易发生穿孔。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见于前壁溃疡。
(3)出血:较多见,溃疡底较大血管被腐蚀则引起大出血。()
(4)癌变:主要见于长期胃溃疡病的患者()。
二、病*性肝炎(☆☆)
是指一组肝炎病*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的常见传染病。
(一)基本病理变化(☆)
1.变质
(1)变性:肝细胞水肿(胞质疏松化、气球样变)嗜酸性变(核变小,胞质嗜酸性增强)。
()坏死:包括嗜酸性坏死(形成嗜酸性小体)和溶解性坏死(多见)()。
根据坏死范围溶解性坏死可分为:点状坏死、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大片状坏死。
.渗出
(1)炎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呈灶状或散在浸润于汇管区或肝小叶内。
()增生:肝细胞再生,纤维组织增生→肝硬化。
毛玻璃样肝细胞:在HE染色光镜下,慢性乙肝及HBsAg携带者的肝组织内常可见细胞浆内充满嗜酸性细颗粒状物质、不透明似毛玻璃样的细胞,称为毛玻璃样肝细胞。
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查HBsAg为阳性。电镜下见滑面内质网增生、池内含有大量HBsAg颗粒。
(二)临床病例类型和病变特点(☆☆)
可分为急性、慢性及重型肝炎三大类(、00、、、)
三、门脉性肝硬化
1.病因门脉性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性肝炎。
.病理变化(☆)形成假小叶,假小叶的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有两个以上,肝细胞索排列紊乱。再生的肝细胞体积大,核大且深染,或有双核()。
3.临床病理联系(☆)
(1)门脉高压:是由于门静脉、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受压,肝静脉和肝动脉之间形成吻合支的结果。主要临床表现有:①胃肠道淤血、水肿;②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③腹水形成;④侧支循环形成()。
()肝功能不全:①激素灭活功能下降;②出血倾向;③*疸;④肝性脑病:是肝功能极度衰竭的结果,主要原因是氨中*。
四、胃癌、食管癌和大肠癌
(一)食管癌
食管癌由食管表面被覆黏膜鳞状上皮或腺体发生。食管癌以食管中段最多见,下段次之,上段最少。
1.进展期食管癌的肉眼类型(☆)()溃疡型、蕈伞型、髓质型、缩窄型。
.组织学类型
(1)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占90%左右。
()腺癌:其发生大多与Barretts黏膜有关,只有极少数来自黏膜下腺体。
(3)小细胞癌:极为少见,来自神经内分泌细胞。
3.蔓延和转移途径食管癌多直接侵入周围器官,也可沿淋巴道和血行转移到淋巴结、肝脏和肺脏等器官。
(二)胃癌(☆☆)
好发部位为胃窦部,特别是小弯侧()。
1.早期胃癌的特点
.早期胃癌为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胃癌。肉眼观可分为隆起型、表浅型和凹陷型()。
3.进展期胃癌的病理变化(☆)
(1)肉眼类型:①息肉型;②溃疡型;③浸润型:癌组织在胃壁内弥漫浸润,使胃壁弥漫增厚,又称皮革胃。
()组织学类型:①管状腺癌:占胃癌的绝大多数;②黏液腺癌;③印戒细胞癌:由弥漫分布的印戒样癌细胞构成;④乳头状腺癌;⑤未分化癌:细胞较小,大小较一致,弥漫分布或排列成小条索,无腺管形成。
(三)大肠癌(☆)
以直肠最多见,乙状结肠次之,两者占全部大肠癌的/3以上。大肠腺瘤和溃疡性结肠炎为主要的大肠癌癌前病变。
1.大肠癌的病理变化
(1)肉眼类型:①息肉型;②溃疡型;③胶样型:多为印戒细胞癌和黏液腺癌;④浸润型。
()组织学类型:与胃癌相似,但在直肠肛管区有时可发生鳞状细胞癌。
.大肠癌的分期(Dukes分期)
A期:尚未穿透肌层且无淋巴结转移,手术可以治愈。
B期:已经穿透肌层扩展到肠周围组织,但仍无淋巴结转移,5年存活率约为70%。
C期:已经发生了淋巴结转移,5年存活率约为30%。
五、原发性肝癌
1.肝癌的肉眼分型巨块型、多结节型、弥漫型。
.肝癌的组织学类型(☆)
(1)肝细胞性肝癌:癌细胞具有肝细胞的分化特点。
癌组织中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分割,称为硬化性肝细胞性肝癌。
癌组织中纤维组织大量增生且呈分层状者,称为纤维板层性肝细胞性肝癌。
()胆管上皮癌:较少见,具有胆管上皮细胞的分化特点,可呈腺癌或实性癌图像。
(3)混合性肝癌:具有肝细胞性肝癌和胆管上皮癌两种结构。
A1A型题
1.慢性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部位是
A.胃小弯近幽门部
B.十二指肠球部
C.胃与十二指肠复合
D.胃体部
E.十二指肠下段
B
A1A型题
.溃疡病穿孔后最严重的后果是
A.穿孔后引起小网膜急性炎
B.穿孔后引起胃和十二指肠周围脓肿形成
C.穿孔后不与腹壁相通而进入邻近器官
D.穿孔后引起肠粘连
E.穿孔后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E
A1A型题
3.中度慢性肝炎的特点是
A.肝细胞点灶状、轻度碎片状坏死
B.肝细胞中度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
C.肝细胞广泛桥接坏死、重度碎片状坏死,伴早期肝硬化
D.肝细胞亚大片坏死,伴结节状再生
E.肝细胞大片坏死
B
A1A型题
4.早期胃癌最多见的组织学类型是
A.管状腺癌
B.乳头状腺癌
C.黏液癌
D.印戒细胞癌
E.未分化癌
A
A1A型题
5.我国门脉性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为
A.慢性酒精中*
B.营养缺乏
C.*物中*
D.药物中*
E.病*性肝炎
E
A1A型题
6.下列哪项对诊断门静脉高压最有特征性?
A.脾大
B.腹水
C.侧支循环的建立及开放
D.蜘蛛痣
E.脾功能亢进表现
C
A1A型题
7.病*性肝炎时,下列哪项较少见?
A.气球样变
B.水样变性
C.嗜酸性变
D.脂肪变性
E.肝细胞再生
D
A1A型题
8.早期胃癌是指
A.局限于黏膜内的癌
B.无淋巴结转移的癌
C.直径在cm以内的癌
D.原位癌
E.未侵及肌层的癌
E
A1A型题
9.肝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
A.混合细胞癌
B.未分化癌
C.肝细胞癌
D.胆管细胞癌
E.鳞癌
C
8泌尿系统疾病
一、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一)临床主要表现
1.肾炎综合征蛋白尿、水肿、血尿和高血压。
.肾病综合征高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三高一低)。
(二)各型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00、、、、、)
二、慢性肾盂肾炎
1.病理变化
(1)病变本质:肾盂和肾间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肾盂、肾盏纤维化和瘢痕形成。
()肉眼:出现不规则的瘢痕,病变处肾包膜与周围组织粘连,肾外形改变。
(3)镜下:非特异性炎。肾间质内出现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浸润,并有不等量的中性粒细胞。肾间质纤维化,后期部分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性。肾小管扩张,部分腔内可见胶样蛋白管型,形似甲状腺滤泡(、、)。
.临床病理联系慢性肾盂肾炎常缓慢发病,表现为间歇性无症状性菌尿或急性肾盂肾炎的间隔性发作。有的患者发病隐匿,就诊时常表现为缓慢发生的肾功能不全和高血压。因肾小管严重受损,尿液浓缩功能下降,导致多尿、夜尿。钠、钾和重碳酸盐丧失可引起低钠、低钾及代谢性酸中*。肾组织纤维化和小血管硬化引起肾组织缺血,肾素分泌增加,引起高血压。晚期肾组织破坏严重,出现氮质血症和尿*症,X线肾盂造影检查显示肾脏不对称性缩小,伴有局灶性粗糙瘢痕和肾盏变形。
慢性肾盂肾炎病程长,可反复发作,如能及时治疗并消除诱发因素,病情可被控制,病变严重者可发生尿*症,也可因高血压引起心力衰竭,危及生命,有的患者发病数年后出现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常伴有严重的蛋白尿,预后多不佳。
1.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属于
A.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C.膜性肾小球肾炎
D.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E.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D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又称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由于此型肾炎大多数病例与感染有关,又称感染后性肾小球肾炎。
A1A型题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肉眼变化主要呈现
A.大白肾
B.大红肾
C.颗粒性固缩肾
D.瘢痕肾
E.多囊肾
B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体可见肾表面充血,有的肾脏表面见散在粟粒大小的出血点,故有大红肾、蚤咬肾之称。
A1A型题
3.新月体主要由下列哪种细胞增生形成
A.系膜细胞
B.足细胞
C.内皮细胞
D.壁层上皮细胞
E.以上均有
D
新月体主要由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巨噬细胞构成,有时可见淋巴细胞。
A1A型题
4.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不出现
A.少尿
B.血尿
C.蛋白尿
D.高血压
E.高血脂
E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急,主要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少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而不会出现高血脂。
A1A型题
5.新月体内的成分可能性最小的是
A.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
B.肾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C.单核细胞
D.中性白细胞
E.纤维素
B
新月体主要由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巨噬细胞构成,有时可见淋巴细胞及纤维素,以上成分附着于球囊壁层,在毛细血管球外侧形成新月形或环状结构。所以上述选项中可能性最小的是B选项。
A1A型题
6.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尿液检查最大的不同是
A.红细胞
B.脱落细胞
C.纤维素
D.细菌
E.蛋白
D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致病菌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而肾盂肾炎的致病菌主要是大肠杆菌,所以尿液检查最大的不同是细菌。它们同为发生在肾脏的急性炎症,所以其他选项的差别不大。
A1A型题
7.慢性肾盂肾炎的肾脏外观不同于肾小球肾炎的是
A.体积缩小
B.体积增大
C.表面呈颗粒状
D.颜色苍白
E.瘢痕状外观
E
A1A型题
8.慢性肾盂肾炎特征性的肉眼改变是
A.包膜粘连
B.颗粒固缩肾
C.肾质地变硬
D.大白肾
E.肾表面有不规则的凹陷性疤痕
E
A1A型题
9.肾脏体积变小,质地变硬表面有较粗大而不规则凹陷癍痕,应考虑
A.慢性肾小球肾炎
B.高血压性肾固缩
C.慢件肾盂肾炎
D.急性肾盂肾炎
E.以上都不是
C
A1A型题
10.原发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分为三型的依据是
A.有无低补体血症
B.肉眼变化
C.光学显微镜变化
D.超微结构特点
E.临床表现轻重
D
9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甲状腺疾病
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碘使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促甲状腺素(TSH)分泌增多,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滤泡内胶质堆积而使甲状腺肿大。一般不伴甲状腺功能亢进。
(一)单纯甲状腺肿病理变化
1.肉眼见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增大。
.光镜下①滤泡上皮增生,并有小滤泡形成;②滤泡腔内胶质稀薄,有上皮细胞的吸收空泡;③间质血管丰富、充血,淋巴组织增生。
3.电镜下内质网丰富扩张,高尔基复合体肥大,核糖体增多、分泌活跃。
4.免疫荧光IgG沉着。
(二)甲状腺肿瘤的病理变化
1.甲状腺腺瘤这是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
(1)病理变化:肿瘤多为单发,有完整包膜,压迫周围甲状腺组织。
()甲状腺肿瘤与甲状腺滤泡状腺癌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包膜完整,不侵犯血管。
(3)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区别见表1-5-15。
(4)组织学分型:胚胎性腺瘤、胎儿型腺瘤、单纯性腺瘤、胶样腺瘤、嗜酸性细胞腺瘤、不典型腺瘤。
.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癌是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或滤泡旁细胞的一类恶性肿瘤。
甲状腺癌可分为以下类型:
(1)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类型。镜下见癌细胞为立方体或柱状。
()滤泡性癌:肉眼见癌组织常为单个结节状,镜下见不同分化程度的滤泡,伴包膜侵犯和(或)血管侵犯。常伴有出血、坏死、纤维化及钙化。
(3)髓样癌:肉眼见癌组织为大小不等的结节,可有坏死和出血,镜下见间质丰富且有玻璃样变,常有淀粉样物质和钙盐沉着,电镜下见胞浆中有分泌颗粒。
(4)未分化癌:肿瘤较大,常迅速侵犯两侧甲状腺和周围组织。切面灰白,边界不清,质硬,常有出血、坏死。
二、胰腺疾病
1.糖尿病的病理变化
(1)胰岛病变
1)Ⅰ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颗粒脱失、空泡变性、坏死、消失、胰岛变小、数目变少、纤维组织增生、玻璃样变。
)Ⅱ型糖尿病:B细胞减少,常见胰岛淀粉样变性。
()血管病变:大中动脉有动脉粥样硬化或中层钙化。
(3)肾脏病变:①肾脏体积增大;②结节性肾小球硬化;③弥漫性肾小球硬化;④肾小管-间质性损坏;⑤血管损坏;⑥肾乳头状坏死。
(4)视网膜病变:①早期微小动脉瘤和视网膜小静脉扩张、渗出、水肿、微血栓形成;②缺氧,增生性视网膜性病变;③视网膜病变可引起白内障和失明。
(5)神经系统病变:因血管病变引起缺血性血管损伤。
(6)其他组织和器官病变:皮肤*色瘤、肝脂肪变和糖原沉积。
.胰腺肿瘤的病理变化好发部位为胰尾、体、头部,异位胰腺也可发生。
(1)肉眼见:肿瘤单个,体积小。
()光镜下:肿瘤排列形式多样。
乳腺及女性生理系统疾病
一、乳腺癌
1.乳腺癌常见组织学类型(☆)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及腺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
(1)肉眼观:好发于乳腺外上象限,常呈橘皮样外观,如累及乳头,可引起乳头下陷。
()组织学类型
1)导管内癌:①癌组织位于扩张的导管内,未突破基底膜,属导管原位癌;②组织结构多样,癌细胞可排列成实性团块、乳头状及筛状等。
)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导管内癌的癌细胞突破导管基底膜进入间质,即为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排列呈不规则实性条索或团块状,常无明显腺样结构()。
浸润性导管癌的分类:①单纯癌:实质与间质大致相等;②硬癌:实质少间质多;③不典型髓样癌:实质多而间质少,间质内无明显淋巴细胞浸润。
3)浸润性小叶癌:小叶原位癌突破小管或末梢导管基底膜向间质浸润所致。癌细胞体积小,细胞形态一致,排列成条索状或单个散在于纤维组织之间。
4)湿疹样癌(佩吉特病):多伴有浸润性导管癌,或由乳头的大导管上皮发生,癌组织沿大导管浸润性生长。累及乳头部皮肤,使乳头出现糜烂和渗液结痂,呈湿疹样改变。患者年龄较大()。
.乳腺癌常见扩散及转移途径
(1)直接蔓延。
()淋巴道蔓延:淋巴道转移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最早转移到同侧腋窝淋巴结,晚期可转移到锁骨、内乳动脉旁及纵隔淋巴结。
(3)血道转移:晚期可经血道到肺、肝、骨骼等处。
二、子宫颈癌
(一)组织学类型(☆☆)
1.子宫颈鳞癌约占子宫颈癌的95%。
(1)早期子宫颈癌:起源于子宫颈外口和柱状上皮交界处的鳞状上皮(00、)。
由于细胞增生、形态上出现异型性,当异型增生累及上皮全层(包括累及宫颈腺体)而未突破基底膜时,称为原位癌或上皮内癌。
原位癌的部分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固有膜浸润,但浸润深度不超过基底膜下3~5mm,称为早期浸润癌(、)。
()浸润癌
1)癌组织浸润深度超过基底膜下5mm的部位,甚至侵及子宫颈全层或子宫颈周围组织并伴有临床症状。
)肉眼观:①糜烂型(病变黏膜粗糙,呈颗粒状,质脆,触之易出血);②内生浸润型(癌组织主要向子宫颈深部浸润生长);③外生菜花型(癌组织向子宫颈表面生长,形成乳头或菜花状突起,表面常伴坏死及溃疡形成)。
.子宫颈腺癌较少见,主要来源于子宫颈管黏膜的柱状上皮和腺上皮。
(二)扩散及转移
1.主要扩散途径为直接蔓延及经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少见()。
.癌组织向上蔓延,可破坏整个子宫颈,但很少侵犯子宫体;向下至阴道;向前侵入膀胱;向后侵入直肠;向两侧可以延及输尿管、子宫旁及盆壁组织。
3.淋巴道是宫颈癌最重要的转移途径,首先转移至子宫颈旁淋巴结,继而至闭孔、髂外、髂总等盆腔淋巴结。血道转移少见,可转移至肺、肝及骨。
三、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
1.葡萄胎葡萄胎亦称水泡状胎块,是一种良性滋养层细胞肿瘤。
(1)肉眼观:典型的葡萄胎形状极似成串的葡萄,薄壁透明囊状物,内含清亮液体,之间有细蒂相连。
()镜下:绒毛间质高度水肿而形成水泡状物,间质血管消失或稀少,滋养叶细胞不同程度的增生,并有轻度异型性。
.侵蚀性葡萄胎
(1)又称恶性葡萄胎,多数继发于葡萄胎之后。
()由于水泡状绒毛常向子宫深肌层甚至向子宫外侵袭,可引起大出血,并可转移至邻近阴道或远处肺等脏器()。
(3)化疗对侵蚀性葡萄胎有很好的疗效。
3.绒毛膜癌简称绒癌,是来自滋养层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
(1)肉眼观:肿瘤多位于子宫底前、后壁,呈不规则结节状,突出于宫腔并向肌层浸润,甚至穿透浆膜。外观因出血坏死而呈暗红色,质软。
()镜下可见:①瘤组织由两种异型性明显的滋养叶细胞组成,常排列成团块或条束状();②出血、坏死非常明显;③瘤组织中无血管和其他间质,也无绒毛形成,这一点是与恶性葡萄胎最主要的鉴别点;④易经血行转移。如:肺、脑等。
A1A型题
1.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为
A.子宫腺肌瘤
B.乳腺纤维腺瘤
C.子宫平滑肌瘤
D.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E.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C
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30岁以上妇女的发病率高达70%。
A1A型题
.影响子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是
A.肿瘤的肉眼类型
B.肿瘤角化珠的多少
C.肿瘤的腺体排列
D.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期
E.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E
A1A型题
3.葡萄胎患者经彻底刮宫后连续监测血.尿中HCG如持续升高,说明
A.正常
B.胎儿仍存活
C.恶变
D.怀孕
E.复发
C
葡萄胎经彻底清宫后,绝大多数能痊愈,但约有10%患者可转变为侵蚀性葡萄胎,约.5%可恶变为绒毛膜上皮癌,若经彻底刮宫后连续监测血.尿中HCG持续升高,则说明恶变。
A1A型题
4.下列哪项不是绒癌的特征
A.子宫肌层内可见侵蚀的绒毛
B.呈暗红色.出血坏死的肿块
C.主要为血道转移
D.可有阴道结节出现
E.刮宫后HCG不恢复正常
A
绒癌细胞不形成绒毛和水泡状结构,所以A选项错误,而其余选项均是对其的正确描述。
A1A型题
5.绒毛膜癌的病理特点是
A.有纤维组织性癌间质
B.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肿瘤由合体细胞样和细胞滋养层样细胞构成
D.形成绒毛样结构
E.有丰富的淋巴细胞
C
A1A型题
6.80%以上乳腺癌来源于
A.非增生性纤维囊性变
B.乳腺导管上皮
C.腺泡上皮
D.小叶间质
E.乳腺纤维腺瘤
B
80%以上乳腺癌来源于乳腺导管上皮,所以B选项正确。
A1A型题
7.乳腺癌最常见的类型为
A.导管内癌
B.小叶原位癌
C.浸润性导管癌
D.浸润性小叶癌
E.髓样癌
C
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类型,约占乳腺癌70%左右。
A1A型题
8.间质中出现有助于诊断的砂粒体的甲状腺癌是
A.滤泡性腺癌
B.乳头状癌
C.髓样癌
D.未分化癌
E.混合细胞癌
B
乳头状癌间质中常见砂粒体,有助于诊断。
A1A型题
9.出现毛玻璃状核的甲状腺癌是
A.滤泡性腺癌
B.乳头状癌
C.髓样癌
D.小细胞癌
E.梭形细胞癌
B
乳头状癌肿瘤细胞核常呈透明或毛玻璃状。
A1A型题
10.关于糖尿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Ⅰ型糖尿病与肥胖有关
B.Ⅱ型糖尿病与遗传有关
C.常伴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
D.病变不累及细动脉
E.肾脏一般不受累
C
10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一、结核病
1.基本病理变化(☆)病变特点是形成结核性肉芽肿,好发于肺、浆膜、滑膜和脑膜等处。
(1)渗出为主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
()增生为主的病变:有结核结节。镜下可见干酪样坏死,其中含有结核杆菌,周围有类上皮细胞(数量最多)、Langhans巨细胞以及外周浸润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
(3)变质为主的变化:发生干酪样坏死。
.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变化和结局原发性肺结核病是指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病,多发生于儿童。
(1)病理变化。
()首先在肺通气较好的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近肺膜处,形成肺内原发灶。
(3)开始为渗出性,继而发生干酪样坏死。
(4)原发性肺结核结局:淋巴道播散、血道播散、外器官结核病。
3.继发性肺结核的病理变化和结局(☆)
(1)局灶型肺结核:多位于右肺尖处,常以增生为主,病灶中央可发生干酪样坏死。
()浸润型肺结核:临床上最常见,属于活动性肺结核()。
病变特点是在肺尖或锁骨下区病灶周围发生渗出、坏死。可引起干酪性肺炎。
(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在浸润型肺结核急性空洞的基础上形成。病变特点是:①厚壁空洞形成。洞壁内层为干酪样坏死,中层为结核性肉芽组织,外层为纤维组织;②肺内出现新旧不同的播散病灶。
(4)干酪性肺炎:浸润型肺结核或急、慢性空洞内的细菌经支气管播散可致干酪性肺炎。病变肺肿大、实变,坏死组织液化排出,可形成多个急性空洞。
(5)结核球:一般为单个,肺上叶多见。
1)浸润型肺结核转为痊愈时,干酪样坏死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包裹形成。
)也可因空洞引流的支气管阻塞,使空洞内充满干酪样坏死物而形成。
3)或由多个结核病灶融合而成。
(6)结核性胸膜炎:病变以浆液或浆液纤维素性渗出为主时,称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如以增生病变为主,则为增生性结核性胸膜炎()。
4.肺外结核的病理变化
(1)结核性腹膜炎:分为渗出、粘连和干酪三型。粘连型最多见,渗出型次之,干酪型最少。①渗出型:腹膜充血、水肿,表面覆以纤维蛋白渗出物,可见*白色或灰白色细小结核结节,或见互相融合的较大的结节或斑块。腹腔内不同程度的浆液性纤维蛋白渗出液,腹水草*色,有时血性。②粘连型:大量纤维组织蛋白沉积可使肠系膜、肠系膜淋巴结及肠管间粘连,形成包块,腹腔闭塞,包块压迫或粘连束缚肠管,引起慢性肠梗阻,本型常由渗出型在腹水吸收后形成。③干酪型:以干酪坏死病变为主,肠曲、大网膜、肠系膜或腹腔其他脏器相互之间由粘连分割成很多小房,内有混浊或脓性积液。同时肠系膜淋巴结形成结核性脓肿,有时小房可向肠曲、阴道或腹壁穿破而形成内瘘或外瘘。本型多由渗出型或粘连型演变而来,病情较重。
()肠结核
1)溃疡型:此型多见,病变首先发生在肠壁的集合淋巴组织和孤立淋巴滤泡,呈充血、水肿,肠黏膜因干酪样坏死脱落形成小溃疡,并逐渐融合,出现边缘不规则的潜行溃疡,深浅不一,基底可达肌层或浆膜层,并可累及周围腹膜或邻近肠系膜淋巴结,引起结核性腹膜炎或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增生性:较少见,以黏膜下层及浆膜层有大量结核性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要病变特征,肠壁高度肥厚,肠腔狭窄。光镜下可见黏膜层内上皮样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及周围淋巴细胞包绕的结核结节。
(3)肾结核:结核菌由血性播散至两侧肾皮质,病变处呈炎症反应,继而形成微结核病灶,并向肾乳头扩展,发展为肾髓质结核,肾乳头溃疡、坏死、病变蔓延至肾盏,发生干酪样坏死、溃疡性空洞形成,最终破入肾盂,病理损害进一步向下蔓延累及输尿管、膀胱等,尿路各部位出现瘢痕收缩所致的梗阻,肾盏颈部病变可致引流不畅的闭合性脓腔,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的梗阻性病变可致肾盂积脓,输尿管呈现交替的扩张与狭窄(“串珠样改变”),“肾自截”,膀胱挛缩等。
(4)结核性脑膜炎
1)脑膜脑炎:蛛网膜下腔产生稠厚的结核性渗出物,凝胶状,镜下可见多核细胞、红细胞、吞噬细胞和纤维组织细,包裹是神经交叉且扩散到脑桥和小脑,深入侧裂。渗出物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病程后期出现成纤维细胞。渗出物可为典型的结核结节或大片干酪样坏死。
)血管炎:结核渗出物影响流经的血管、小动脉和中动脉最易受累,血管外膜的变化与附近结核渗出物的变化相同,含类上皮细胞,结核结节及干酪样坏死,血管内层发生纤维蛋白-透明变性,反应性内皮下细胞增生可堵塞管腔。
3)脑积水:渗出物阻塞导水管或孟氏孔所致,也可因脑实质水肿阻塞脑脊液流出通道引起。渗出物附近的组织反应包括脑组织软化、星形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
(5)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以颈部、支气管和肠系膜淋巴结多见,颈部最为常见。淋巴结常成群受累,有结核结节形成和干酪样坏死。淋巴结逐渐肿大,炎症累及淋巴结周围组织时,淋巴结彼此粘连,形成较大的包块。
(6)骨与关节结核
1)骨结核:多侵犯脊椎骨、指骨及长骨骨骺,病变常由骨松质内的小结核病灶开始,以后发展成干酪样坏死型或增生型。干酪样坏死可见明显死骨形成。病变常累及周围软组织,引起干酪样坏死和结核性肉芽肿形成。坏死物液化后在骨旁形成结核性“冷脓肿”。增生型少见,主要形成结核性肉芽组织,病灶内骨小梁逐渐被侵蚀、吸收和消失,无明显干酪样坏死和死骨形成。脊椎结核时骨结核中最常见者,多见于第10胸椎至第腰椎,常破坏椎间盘和邻近椎体,病变椎体不能负重而塌陷,引起脊柱后突畸形,病变穿破骨皮质,在脊柱两侧形成“冷脓肿”。
)关节结核:以髋、膝、踝、肘等关节结核多见,多继发于骨结核。病变通常开始于骨骺或干骺端,发生干酪样坏死。病变侵入关节软骨和滑膜时称为关节结核。痊愈时,关节腔常被大量纤维组织填充,造成关节强直,失去运动功能。
二、细菌性痢疾(☆)
1.病理变化
(1)急性细菌性痢疾:主要发生于大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最重。形成特征性的假膜(假膜性炎)。假膜脱落后形成表浅、大小不等的“地图状溃疡”(、)。
()中*型细菌性痢疾:肠道病理变化表现为卡他性肠炎或滤泡性肠炎。可发生中*性休克和呼吸衰竭(00)。
(3)慢性细菌性痢疾:肠道病理变化表现为新老病变相互混杂。
.临床病理联系
(1)*血症: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和末梢血白细胞增多。
()腹痛和腹泻:与炎症渗出和病变肠管蠕动增强有关。
(3)里急后重和排便次数增多:与直肠壁受炎症刺激有关。
(4)中*性休克:严重的*血症引起,多发生于~7岁的小儿。
三、伤寒
1.肠道病理变化病变累及回肠下段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病理特征为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以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的病变最明显。
(1)髓样肿胀期:集合淋巴小结病变最典型。镜下可见伤寒细胞。由伤寒细胞聚集成的结节称伤寒肉芽肿(、)。
()坏死期:淋巴组织中心和局部黏膜组织发生坏死。
(3)溃疡期:溃疡长轴与肠纵轴平行呈椭圆形,孤立淋巴小结病变形成的溃疡为圆形。
(4)愈合期:肉芽组织增生填补溃疡性缺损,边缘上皮再生。
.临床病理联系
(1)由于*血症和败血症,患者出现持续高热。
()中*性心肌炎可引起相对缓脉、肠道病变引起的食欲减退、腹部不适、右下腹痛。肠出血可发生失血性休克,肠穿孔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病理变化
(1)肉眼观:脑回、脑沟模糊不清,脑顶部及脑底部积脓,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可引起脑室扩张。
()镜下:蛛网膜、软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内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纤维素。可出现化脓性炎症,称脑膜脑炎(、、)。
.临床病理联系
(1)颅内压升高症状:头痛、喷射性呕吐、小儿前囟饱满等。
()脑膜刺激症状:表现为颈项强直和屈髋伸膝征(Kernig征)阳性。
(3)脑脊液改变:压力升高,呈脓样,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加,蛋白含量增多,糖减少。
五、流行性乙型脑炎(☆)
1.病理变化病变累及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灰质,但以大脑皮质、基底核及丘脑最严重,脊髓病变最轻。
(1)肉眼观:脑回变宽,脑沟变窄。脑灰质内见散在分布的粟粒大小的软化灶。
()镜下
1)变质性改变(、、)
A.变性:表现为神经细胞胞体肿胀、尼氏小体消失,胞质内空泡形成,核偏位。
B.坏死:核浓缩、碎裂和溶解,软化灶形成。严重时可见灶性神经组织坏死、液化,形成染色较淡的筛网状病灶。
C.卫星现象: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常有增生的少突胶质细胞围绕,称之为卫星现象。
D.噬神经细胞现象:小胶质、中性粒细胞侵入坏死的神经细胞内,称为噬神经细胞现象。
)渗出性改变:脑实质内血管周围间隙增宽,并有多量淋巴细胞呈袖套样浸润,称血管淋巴套()。
3)增生性改变:小胶质细胞增生,可呈弥漫性或形成局灶性的胶质结节。
.临床病理联系
(1)神经细胞广泛变性、坏死,可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嗜睡、昏迷。
()脑神经核受损引起相应的脑神经麻痹症状。
(3)脑内血管扩张充血,血管通透性增强以及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升高,引起头痛、呕吐等。
(4)严重时可致脑疝形成,常见的有小脑扁桃体疝和海马回疝。
六、血吸虫病
1.基本病理变化
(1)尾蚴引起的损害:尾蚴性皮炎。初期为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后期以单核细胞为主。
()童虫引起的损害:童虫在体内移行引起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以肺组织受损最明显。
(3)成虫引起的病变:大量吞噬有黑褐色血吸虫色素的巨噬细胞出现。
(4)虫卵引起的病变:是血吸虫病最主要的病变。主要在大肠壁和肝脏(),表现为:①急性虫卵结节:急性坏死、渗出性病灶;②慢性虫卵结节:肉芽肿性炎;
.肝、肠的病理变化及后果
(1)肝脏
1)病理变化:血吸虫性肝硬化,但无明显的假小叶形成是其特点。
)后果:窦前性门脉高压,在临床上较早出现腹水、巨脾和食管下静脉曲张等体征。
()肠道
1)病理变化:急性虫卵结节形成,黏膜充血、水肿,严重者坏死,溃疡形成。
)后果: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便,严重者可致肠腔狭窄和梗阻。
性传播疾病
一、艾滋病
艾滋病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HIV)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HIV感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的严重缺陷,肿瘤的易感性和机会感染率也因而增加。
二、梅*
由梅*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表现为:①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小血管周围炎;②树胶样肿。
三、淋病
由淋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对柱状上皮和移行上皮有亲和力。
四、尖锐湿疣
是由HP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3个月的潜伏期,肉眼见小而尖的突起,呈疣状颗粒。镜下见表皮角质层轻度增厚、乳头状瘤样增生、表皮钉突增粗延长,偶见核分裂。
A1A型题
1.关节炎—皮炎综合征见于
A.伤寒
B.菌痢
C.淋病
D.钩端螺旋体病
E.艾滋病
C
淋球菌经血道播散可导致关节炎—皮炎综合征,脑膜炎和内膜炎。
A1A型题
.细菌性痢疾发生溃疡是由于
A.细菌的直接作用
B.内*素作用
C.外*素作用
D.产生变态反应
E.以上均是
B
细菌性痢疾发生溃疡是内*素的作用,外*素是导致水样腹泻的主要因素。
A1A型题
3.在伤寒患者发病后第一周内给患者作何种培养易获得阳性
A.粪便
B.尿
C.痰
D.血
E.胃液
D
伤寒患者潜伏期有菌血症。
A1A型题
4.形成卫星现象的细胞为
A.星形胶质细胞
B.小胶质细胞
C.少突胶质细胞
D.室管膜细胞
E.以上都不是
C
乙脑等疾病时,在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环绕的为少突胶质细胞。
A1A型题
5.血吸虫所致的假结核结节中见不到
A.上皮样细胞
B.异物巨细胞
C.坏死物质
D.钙化的虫卵
E.血吸虫虫体
E
假结核结节中可见类上皮细胞.异物巨细胞和坏死物质,中央的卵壳碎片和钙化死卵可长期存在,没有虫体。
A1A型题
6.原发性肺结核的发展与结局
A.大多数自然痊愈
B.大多数通过血道播散
C.大多数通过支气管播散
D.多数合并肺粟粒性结核
E.多数合并肺外器官结核
A
A1A型题
7.慢性菌痢病理特点除外以下哪项?
A.可造成肠腔狭窄
B.溃疡深浅不一
C.慢性增生性炎
D.黏膜表面坏死,大量纤维素渗出
E.有肉芽组织及瘢痕
D
A1A型题
8.有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皮肤有瘀点和瘀斑
B.脑膜刺激征
C.颅内压升高症状
D.血性脑脊液
E.脑脊液中含糖量降低
D
A1A型题
9.流行性乙型脑炎时,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为增生的少突胶质细胞所环绕的现象称为
A.卫星现象
B.噬神经细胞
C.胶质细胞结节
D.血管套
E.Negri小体形成
A
流行性乙型脑炎时,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为增生的少突胶质细胞所环绕的现象称为卫星现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