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颈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昭通之变十二增进福祉昭通卫生与健康 [复制链接]

1#

发布会现场

2月2日上午,昭通市召开“昭通之变”系列第十二场新闻发布会,本场是“昭通市卫生健康事业专场”。

昭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云松主持新闻发布会

昭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云松: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昭通之变系列新闻发布会昭通市卫生健康事业专场发布,今天的发布会是昭通之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12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十三五以来,我市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和疾病防控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今天我们邀请到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疾控中心介绍昭通卫生健康事业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今天的发布人,他们是:

市卫健委副主任刘雅芸女士,

市卫健委副主任杨永彦先生,

市医保局*组书记、局长陈燕女士,

市疾控中心主任邱冬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云南日报、昭通日报、昭通广播电视台,昭通市*府网、昭通新闻网、北纬29°、中国发展网以及微昭通、昭通发布的记者、编辑,欢迎你们!

本场新闻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一是由市卫健委副主任刘雅芸女士作新闻发布,二是记者朋友提问。

下面依次进行。有请市卫健委副主任刘雅芸女士作发布。

新闻发布

昭通市卫健委副主任刘雅芸: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市卫生健康委向广大新闻工作者长期以来对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受市卫生健康*委书记、主任保卫华同志的委托,我将从6个方面、21项具体变化,向各位记者朋友介绍昭通卫生健康发展有关情况。

一、坚决服务脱贫攻坚大局,“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全面实现

(一)健康扶贫各项*策全面落实,就医体验更便捷。针对.07万贫困人口建立起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复合型的医疗保障救助*策,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惠民便民措施。“三个一批”累计救治36种大病建档立卡贫困患者3.72万人,对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重性精神障碍四类重点慢病卡户患者应签尽签并履约服务16.54万人。健康扶贫工程实施以来,全市累计减少因病致贫返贫4.7万户20万人。在这里,强调一点,昭通市是最早在全省开展危急重症审核认定和因病致贫返贫风险人群动态监测管理工作的州市,为全省建立完善防止因病致贫返贫长效监测机制提供了参考。

(二)贫困县区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标准化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为提升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医院对口帮扶,实现远程医疗服务贫困县区全覆盖。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借外力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在市委市*府的强力推动下,东西扶贫协作共投入资金1.18亿元,援建贫困村卫生室个,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部达到“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要求;同时练内功加强人才培养,全市派出名医务人员到东莞、中山进修学习;东莞、中山两市选派名医疗专家到昭通市贫困县区挂职带教,通过“帮管理、传技术、带人才”,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二、坚决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策,群众就医获得感持续增强

(三)“三医联动”改革全面推进,群众就医负担不断降低。“十三五”以来,市医医院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医院药占比由年的33.4%下降到24.8%,医院百元医疗收入消耗的卫生耗材由年的34.38%下降到25%,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全面推行多元复合式支付方式改革,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开展医保资金打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由年的30.27%提高到34.49%,确保了医疗机构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

(四)医院管理制度试点改革,就诊服务更方便。全面推进以质量为核心、公益性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完善医务人员在基层工作的薪酬、职称等激励机制,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由年的31.50%提高到目前的39.76%,医务人员积极性得到提高。积极推进市级医联体建设和县域综合医改,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国家级试点,市级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

(五)医疗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群众卫生支出不断减少。基本医保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基本药物数量由种增加到种,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药品中选价格平均降幅52%以上。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由35.23%下降至23.5%,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

三、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更加健全有效

(六)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建成二级微生物实验室41个,核酸检测机构15家。医院医院建设,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实验室提升改造和能力达标,传染病防控救治能力进一步提高。组建人的昭通市卫生应急队伍,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卫生应急指挥体系逐步健全、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

(七)全市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全市无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较“十二五”平均降低7.7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到95%以上,艾滋病防治实现“三个90%”,疟疾达到省级消除标准,新发尘肺病病例逐年减少,地方病达到国家控制消除标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83.45%和81.80%,严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92.51%以上,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9.2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现场调查覆盖率%;全市饮用水卫生监测覆盖率%。水富市达到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标准,昭阳、镇雄、绥江3个县(市、区)达到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标准。

(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得到有效巩固。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名医务工作者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全面开展病例排查、核酸检测、病例救治、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年3月1日全市实现确诊病例全部清零。目前全市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设置定点发热门诊15个,发热病人就诊点和预检分诊处个,医院11家,投入资金2.02亿元保障疫情防控物资需要。不断建立健全疫情防控长效机制,疫情防控成果得到有效巩固。

(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加惠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12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11县(市、区)全覆盖,人均补助标准从年的40元提高到今年的74元。全市每千人口家庭医生配置达到2.27名,签约居民数万、常住人口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6%、履约率达92.18%,其中四种慢病履约率达99.79%。

(十)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得到有效保障。建立“六免三救助”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婚前医学检查率达65.15%;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91%;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目标人群覆盖率分别达45.84%、46.12%,全市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达8.42/10万,8.14‰和5.63‰,较年分别下降68%、37%、44%。全部控制在省级目标要求以内,妇幼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不断提升健康老龄化管理能力,现有养老机构98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个,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99%以上,昭阳区、水富市被确定为省级医养结合试点。

(十一)全面两孩*策稳步推进。-年全市共出生3.27万人,其中全面两孩人,没有出现大幅波动,基本符合预期。全面落实国家“三项制度”和省、市“奖优免补”*策,-年全市共兑现资金万元,兑现36.5万人次,有力促进计生工作发展,取得良好社会效应。

四、健康昭通建设全面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水平逐渐提高

(十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优化。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家,较年增加家,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张,较年增长26.63%,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数量分别达到人和人,较年分别增长.27%和.11%;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由年的3.53张、1.12人、1.6人增加至年的5.91张、1.59人和2.28人。实现了“15分钟社区健康服务可及圈”覆盖所有县城、“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可及圈”覆盖所有农村。

(十三)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幅提升。采取提质达标、中心建设等方式,大力推进医疗机构内涵建设。医院数量增加到4家。医院(11家)实现提质达标,建成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省级重点专科13个,在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3个;慢病管理中心建设、心脑血管救治站建设分别覆盖个和66个乡镇,分别建成孕产妇危重中心和新生儿救治中心13个,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建成创伤中心3个、胸痛中心2个、卒中中心7个。五年来全市无偿献血共计14.4万人次4.69千万毫升,昭通市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

(十四)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并配备相应的中医医生;78.32%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能提供4类以上中医适宜技术,医院对口帮扶全覆盖。医院5家,中医诊所57家,中西医结合诊所2家,中医诊所占比20.14%。全市每年中医药诊疗量超过余万人次。

(十五)打造省级高水平医疗卫生中心。按照“强化公益性、兼顾社会性、突出联动性、发挥示范型”总体要求,立足昭通市、面向滇东北、辐射川滇黔,全面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打造“大专科小综合”的办医格局,大力推动滇东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预算总投资63.06亿元,开设肿瘤、心血管、神经、创伤、呼吸5个专科,覆盖滇东北区域0余万群众疑难病症的专科就诊救治。一期工程开设肿瘤、心血管2个专科,设置床位张,将于年投入使用。

(十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大力推进健康城镇、卫生城镇、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工作,全面启动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省级卫生县城实现全覆盖,绥江县、镇雄县、鲁甸县3县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省级卫生乡镇52个、省级卫生村个。年市卫建委牵头“常消*”和“众参与”两个行动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全市家公共场所清洁消*全覆盖,“八类”重点场所覆盖率、卫生质量抽检率均达到%;个公共场所设置了一米线,个单位实行了工间操制度,个**机关建成无烟机关,大扫除、勤洗手、常健身、少聚集和分餐公筷、科学饮食等文明健康的新风尚正在逐步形成。

五、卫生健康领域“放管服”改革扎实有力,卫生监督管理体系不断健全

(十七)卫生健康领域“放管服”改革更加便民。“十三五”期间下放行*审批事项5项、取消行*审批事项6项、合并行*审批事项8项(8项合并为3项)、承接行*审批事项4项,实施“两证合一”事项2项,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为法定时限的二分之一以上。上线“一部手机办事通”办理生育服务证、预约诊疗等8项事项。市卫健委*务服务窗口连续13年评为优秀。

(十八)卫生健康监管更加有力。建立昭通市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及抽查计划,五年来完成随机抽查任务户,查处各种卫生健康违法案件件,罚款.91万元、吊销《医师执业证书》10人、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5户,没收违法所得84.79万元;打击无证行医案件件,罚款.31万元、没收违法所得68.63万元,移送司法机关5件,医疗卫生环境大大改善。

六、人才队伍、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更加有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保障能力大幅增强

(十九)人才队伍数量、质量大幅提升。截止年末,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共人,较年增长45.68%;卫生技术人员名,较年增长44.69%。其中:研究生人,较年增长.4%;本科人,较年增长.9%;正高级人,较年增长.8%,副高级1人,较年增长63.9%。

(二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年以来,全市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建设项目41个,总投资15.96亿元;卫生补短板项目13个,总投资43.12亿元;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1.18亿元,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个乡镇(街道)和个村(社区)实现医疗设施标准化建设全覆盖,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均有达标医疗机构提供服务。

(二十一)卫生健康信息化逐步推进。十三五”以来,全市23医院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EMR)、影像归档和传输信息系统(PAC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等为核心,医院内部信息系统,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基本建立了门诊、住院、电子病历等信息系统,实现了看病就医向无纸化转变。

“十四五”时期是“健康昭通”战略加快推进的关键五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健康昭通建设为统领,坚持预防为主,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卫生健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资源下沉、整合协作和优化升级,提升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能力,为推进昭通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卫生健康力量。

我先介绍到这儿,接下来我和我的同事很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谢谢!

昭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云松:

谢谢刘雅芸副主任,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现场提问。

答记者问

昭通广播电视台记者: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多地出现聚集性疫情,随着春节临近,人员流动增多,疫情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请向大家介绍一下昭通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及大家非常关心的新冠疫苗接种情况。

昭通市疾控中心主任邱冬:

针对目前严峻的疫情形势及存在的疫情防控风险,根据国家、省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相关防控要求,昭通市主要采取了以下3方面防控措施:

一是坚决筑牢外防输入的严密防线。继续用好网格化排查管控这一有效措施,以各村(社区)为基础网格,全面开展地毯式排查,以精准到户到人的动态排查,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坚决筑牢重点人员“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做好宣传引导,尽可能把外出人员稳在当地;第二道防线是严管入昭通道,第一时间排查管控重点人员;第三道防线是抓实社区防控,守住底线,坚决防止疫情输入扩散。同时突出做好冷链食品监管,严格实行进口冷链食品赋码销售,全面强化市场监管。

二是从严管控重点场所和聚集性活动。落实公共场所防控措施,扎实做好学校疫情防控以及院内感染防控,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加大农村聚集性活动备案的管理,严格落实“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宴请不办”的要求,严禁农村杀猪饭、生日宴、乔迁宴等聚集性活动。

三是积极做好应急处置各项准备。健全完善常态化监测预警机制,坚持人、物、环境同查,切实落实“6个立即、1个及时”要求,即立即隔离观察、立即封闭管理、立即核酸检测、立即流调溯源、立即派出工作组、立即上报信息,及时实事求是发布信息,确保出现疫情时能够第一时间有效应对。同时按照防控物资储备满足60天需要、医疗物资储备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要的要求,通过实物储存和协议订购等方式备足各类物资。

关于新冠疫苗接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领导组确定的接种策略是“两步走”方案。第一步,主要是针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接种。这些人群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者地区去工作或者学习的人员,尽力缓解输入性疫情防控的压力,降低本土病例发生和国内疫情爆发的风险。第二步,随着疫苗附条件获批上市,或者疫苗产量的逐步提高,将会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过有序开展接种,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逐步在各人群当中构筑起人群的免疫屏障,来阻断新冠病*在国内的传播。

目前,昭通市已经在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统筹下,安排开展重点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全市现有22个接种点在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至2月1日,全市已针对重点人群接种32剂次,无严重异常反应报告。后续将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持续开展新冠疫苗接种,逐步扩大接种人群范围。

回答完毕,谢谢大家!

昭通日报记者: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采的关键。近年来,我市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切实减轻就医负担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昭通市卫健委副主任杨永彦:

感谢昭通日报社记者的提问。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医院提质达标,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努力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牢卫生健康发展基础。年以来,全市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建设项目41个,总投资15.96亿元;卫生补短板项目13个,总投资43.12亿元;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1.18亿元,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目前,全市10县(市、区)医院医院标准(医院成医院),7医院医院标准,个乡镇(街道)和个村(社区)实现医疗设施标准化建设全覆盖,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均有达标医疗机构提供服务。

二是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围绕“常见病不出村、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病再转诊”的目标,实施医疗机构提质达标建设。目前,全市11医院顺利通过提质达标验收;2家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18家达到国家基本标准,59家达到云南省甲级卫生院标准,3医院。全市已建成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省级重点专科13个;在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3个。医院高级卒中中心通过国家验收,9医院卒中中心建设通过省级验收;5医院胸痛中心通过省级验收,4医院创伤中心通过省级验收,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全覆盖,建成乡镇卫生院慢病管理中心88个、心脑血管救治站66个,对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减少致残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服务能力。通过订单定向、优秀紧缺人员招聘、专项招聘等方式,充实医疗卫生服务队伍。年以来,全市共招聘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全市各级医疗机构。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加强卫生人才培养,有效提升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医疗水平。以“昭通名医”人才培养工程为抓手,先后投入培养经费余万元,共建立35个医疗团队,带动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工作;实施乡村两级卫生人员学历提升工程,目前,全市所有在岗55周岁以下的乡村医生均达到中专以上学历或正在接受中专学历教育。

医院综合改革,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医院回归公益性目标,医院收支结构,破除以药养医、以耗养医的格局,医院药品加成和耗材加成。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由年的33.4%下降到年末的24.8%,医院百元医疗收入消耗的卫生耗材由年的34.38%下降到年末的25%,切实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通过以上措施,医疗机构日常诊疗行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有效解决了群众有地方看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问题,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负担。下步工作中,我委将结合昭通市实际,坚持规划引领,加强医疗机构服务网络基础建设,围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群众的就医需要。

回答完毕,谢谢大家!

北纬29度记者:刚刚听到了艾滋病防治实现“三个90%”,请问目前我市的艾滋病疫情态势是怎么样的,防治艾滋病工作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昭通市卫健委副主任杨永彦:

感谢记者朋友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