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培乐
为加强对济南市人防系统为民办实事工作的领导,提升人防部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工作的特色水平,7月24日下午,山东省人防办主任杨玉贞,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峰同志到济南市调研利用人防工程开展避暑纳凉、群众性文明城市创建等项工作。
7处人防工程纳凉面积10万平米
近年来,济南市人防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防优势,积极整合人防资源,加快实施人防公益便民工程,建设完善“”工作体系,坚持人防建设与服务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及“创城”工作相结合,深入推进平战结合使用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把利民便民惠民作为人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听民意、问民需、解民忧、惠民生,积极推动人防工程平战结合使用从“商业化时代”走向“公益性时代”,努力做到支持经济有保障,服务民生有平台,展现“创城”有阵地,让市民群众从人防事业发展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人防工程避暑纳凉面积由去年的8.5万平方米增加至10万多平方米,涉及市区两级人防部门所管理的7处人防工程,初步打造成集“人防宣传教育、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文化演艺”为一体的人民防空平战结合综合服务体。
在纬十二路人防工程建设中,市人防办积极对接纬十二路道路及BRT建设方案,优化人防工程设计,修建了疏导人车分流的地下过街通道,实现了人防口部的合理设置,结建了4部无障碍直梯、14部扶梯和10个步行楼梯,且全部与BRT站台衔接,大大方便了市民乘车、出行、购物。通过“一串、三通、三场”,最大限度实现了人防工程的互联互通效益和便民惠民功能,“一串”就是串联了经十路和经七路;“三通”就是通向BRT站台,通向十九中学地下人防停车场,通过预留的工程连通口未来可与地铁站点相通;“三场”即通过地下连通道可到达连城国际广场、和谐广场(战时可连通)、十九中学地面操场。新型人防地下商业街区的形成,整体提升了纬十二路人防综合体的商贸地位,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将在今年年底竣工的泺文路人防工程,北端穿过泺源大街与泉城广场相连,实现了功能的对接与互补,将为市民游客的分流和出行提供方便条件。
人防引入便民服务市场提供提车位
针对一些小区周边买菜购物难问题,市区人防部门以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为定位,在马鞍山路、槐荫广场、纬十二路等人防工程内引进批便民服务市场,不断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要,社会反响积极。先后修建改建了槐荫广场、英雄山、汇波小学、燕山中学、大众广场、马鞍山、纬十二路等7处人防停车场,可向社会提供余个公共停车位,为缓解城市停车难、交通拥堵等问题作出了人防新贡献。
济南市人防办将不断探索人防工程服务经济和民生的方式转型,引导人防工程平战结合从过去为市民提供以商业配套为主的传统业态,转向立足民生、突出公益、避暑纳凉、文化搭台的新型模式,着力推进避暑纳凉提质增效,在保证面积、增强特色、提升服务方面实现新突破。
向一万个家庭发放人防战备应急包
济南市人防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工作境界,主动把推动省会城市人民防空高质量发展作为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待,把服务企业的“放管服”改革、帮助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减免房租、利用人防工程更好服务市民群众、认真做好人防避暑纳凉和向1万个家庭发放人防战备应急包等为民办实事及年度文明城市建设百件实事工作,均作为提高城市文明水平、增强市民群众满意度的重要措施来抓。
在具备条件的人防工程引进便民菜市场、连锁超市、大众餐饮、公共停车等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服务行业,深受广大市民群众欢迎;我们不断提升人防避暑纳凉场所的软硬件设施,使市民在享受清凉宜人环境的同时,可以感受到“有温度”的人民防空服务民生的努力和热情。我们结合开展迎接“新中国人民防空创立七十周年”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在避暑纳凉点组织余支以“百姓大舞台”民间文艺汇演为代表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近人参加。引入文创产业和“网红直播”等特色板块,使避暑纳凉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尤其是在纬十二路人防工程,为了向市民群众更好地提供避暑纳凉、文化健身、休闲娱乐等服务内容,市人防办今年将该工程负二层建筑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空间改造为服务市民群众的公益区域,有便民菜市场、人防宣教之窗、百姓大舞台、公益电影放映区、儿童活动区、全民健身区、文创展示区等不同板块,加上工程整体的避暑纳凉功能,使纬十二路人防工程成为便民惠民综合体项目,也使人防工程夏季避暑纳凉由最初的目的变为现在的服务平台,融合承载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娱乐内容,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市民乐园。
人防宣教月月有创新形式获点赞
济南市人防办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和省人防办、省广电局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人民防空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坚持人民防空教育与思想宣传教育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扎根基层、深入社区,使广大市民群众不断增强国防观念,提升人防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牢核心价值观。一是打造视频宣教平台。充分利用济南电视台的视频优势,将济南市20余块户外LED大屏、0余台公交电视和余台城市电视,纳入济南市多媒体防空警报报知系统,每天定时播放人防知识、公益视频。《坚持人民防空为人民,铸就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济南人防,别有洞天》、《走进济南的地下世界》、《人防法律暨教育知识竞赛活动专题片》先后在省市电视台播放。二是打造报纸及多媒体宣教平台。依托济南报业集团、济南广播电视台的优势,在平面、音视频和融媒体平台建设方面多点发力,发布公益广告,普及防空防灾知识,提高人民群众防空防灾能力;充分利用《齐鲁大篷车》宣教平台,引领人民防空宣传教育进社区活动45场,近5万人参加,全年计划组织进社区场以上。引导督促各区县人防办联合街道办事处,每月都深入社区普及人防知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济南市学校结合防疫普遍开展以人民防空“三防”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训练活动,上半年受教人数达到53.34万人,下半年计划突破百万人次。三是拓宽宣传教育渠道。积极向中央媒体以及人防系统专业刊物供稿,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央广网、凤凰网、《中国人民防空》等多次对济南市人防工作进行报道,其中人防系统专业刊物《中国人民防空》上稿近20篇。今年以来,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央视国防军事频道、中国国防报等国家级媒体对济南市人防抗疫、警报试鸣、避暑纳凉、省会城市群协同发展等项工作先后报道11次。四是打造互动体验平台。以人防微宣室作为创新载体,利用先进VR、AR技术,身临其境感受虚拟复杂环境下安全防护常识和技能,受到广大市民一致好评,受到了市民的点赞。
人防工程打造成“有温度、有品质、善感知”的平战结合综合服务体
今年是新中国人民防空创立70周年,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们将始终坚持“人民防空为人民”,坚决扛起铸盾护民职能使命,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强化措施,优化手段,着力把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打造成“有温度、有品质、善感知”的平战结合综合服务体,不断提升济南市人民防空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质量和水平,把精神文明建设同人民防空建设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借力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和济南“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把人民防空指挥、工程防护、平战结合、信息化建设规划好、建设好、使用好,真正使之成为护民惠民便民的“地下长城”,增强广大市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省会济南走在前列、扬起龙头作出人民防空应有的贡献。
济南市人防办党组书记、主任杨庆绪表示,省市领导到人防办调研,既是对人防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关心,也是鼓励、鞭策,更是为下一步的人防宣传教育和思想宣传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我们将认真梳理领导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狠抓落实、强化担当,按照人防“”工作体系要求,推动济南人防工作再上新台阶。
山东省人防办副主任张庆华,济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虞凯,济南市人防办主任杨庆绪,副主任安纪文、刘洪,党组成员、正处级领导干部孙慎东参加活动。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