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颈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胆囊息肉有一定的恶变可能医生建议应提高 [复制链接]

1#

?本报讯记者王帆报道:近日,30岁的市民王女士因一年来感觉上腹部隐痛,做护胃治疗效果不佳后,做彩超时发现患有“胆囊息肉样改变”,随后做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王女士患的是“胆囊腺瘤”。医生表示,胆囊息肉有一定的恶变可能,息肉体积越大,癌变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得了胆囊息肉后要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近年来,胆囊息肉样病变发病率有所上升,发病年龄越来越提前,这与营养过剩、运动少等有着莫大关系。

?据介绍,经B超检查发现的胆囊息肉全称应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来源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中大五院肝胆外科主任李坚介绍,从病理学角度说,主要包括胆囊息肉和胆囊腺瘤两种。“胆囊息肉是非肿瘤性息肉,如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等;胆囊腺瘤则是肿瘤性息肉,可恶变,是胆囊癌的癌前病变。”

?医生表示,胆囊息肉样病变分有症状的和无症状两种,如果出现症状时,可出现右上腹阵发性胀痛或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或消化不良、定位不明的上腹部不适等。

?胆囊息肉样病变较小时一般不引起症状,即使有症状也多缺乏特异性,一般感觉到右上腹隐痛、腹胀、消化不良等。当息肉较大、息肉脱落、息肉位于胆囊颈部时,可引起右上腹绞痛、*疸等类似胆结石症状,临床难以区分。

?“对于胆囊息肉,目前在手术前无法判断其性质,也就是说无法提前知道是胆囊息肉和胆囊腺瘤,只能在手术切除后进行化验,才能判断。”李坚表示,对于已形成的息肉,通过药物治疗效果不太明显,所以息肉小于10毫米要定期随访观察;如果已大于10毫米,或者随访期间内生长超过2毫米的,需要及时手术切除胆囊。

?据悉,“胆囊息肉样病变”最多见于40~50岁的中年人,肿瘤性的50岁后多见,恶性的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可能与男女胆汁成分存在差异有关。但胆囊癌发病率女性较男性高,可能与女性慢性胆囊炎、胆结石发病率高有关。

?李坚提醒,胆囊息肉有一定的恶变可能,息肉体积越大,癌变可能性越大,息肉超过1cm,癌变几率达7%-8%。一般认为肿瘤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高危因素为:单发;病变直径≥10mm;病变位于胆囊颈部;基底部宽或蒂粗大;合并胆结石;彩超I显示有丰富血流;年龄大于60岁。有这些特点的息肉,建议及早手术治疗。

?李坚介绍,近年来,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发病年龄也越来越提前,不少患者在20、30多岁时就发现,这主要与现代人生活方式西化,以高热量、碳水化合物食物为主,营养过剩,蔬菜摄入偏少,维生素不均衡,以及运动少等都有关系。

?医生表示,得了胆囊息肉后应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定期复查腹部彩超,确定胆囊息肉的大小、数量等情况。同时注意健康饮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在短期内息肉生长快速,或引起右上腹不适的症状,则应该积极行手术治疗。

?“如果感觉到长期胃口不好、右上腹有点按压痛,眼睛*,身体乏力,精神疲倦,要多考虑是胆道系统问题,一般建议到肝胆外科专科就诊。”李坚提醒,“很多群众误以为胆囊切除后会影响消化,这是一个误区,实际上人体的胆汁绝大部分由肝脏分泌,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分泌的总量没有受到影响,消化功能与正常人无异。而一个创伤的胆囊,反而癌变机会大大增加,并且会导致结石产生,避免不了再次手术的可能性。”

专家简介

李坚

中大五院肝胆外科主任,器官移植科筹建办公室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导

长期从事肝胆外科医教研工作,对肝癌、胆管癌、门静脉高压症及胰腺癌的手术治疗,对微创治疗胆石症,经皮经肝穿刺胆道硬镜治疗复发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为珠海首创,在腹腔镜下胆道镜胆管探查方面有丰富经验。

近年来紧跟学科发展国内外趋势,开展腹腔镜手术微创治疗肝癌、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胰腺癌及脾脏疾病,积累了丰富经验。倡导消化道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念,组建了消化道肿瘤多学科协作团队,在省内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目前是珠海唯一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团队负责人,主导了珠海市器官移植捐献与移植工作,填补了我市在脑死亡器官捐献的空白。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如有变动,以当日公布为准)

工作语言:普通话、广东话、英语

想了解更多?那就赶紧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