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颈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太行风和合承德河北新闻网
TUhjnbcbe - 2024/4/26 19:42:00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创造的修身、睦家、治国、安邦的法宝。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和合文化创造的奇迹不胜枚举,在海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并至今有着现实意义的典范,当属康(熙)乾(隆)时代在河北承德修建的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这片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和皇家寺庙群,既是集中华古代造园艺术精华之大成的作品,也是康乾盛世政治思想和治国方略的结晶。在《清史稿》中,它被称为清代帝王的“行宫”“夏都”和“陪都”。在这里,政治家看见政治,军事家看见军事,历史学家看见历史,艺术家看见艺术,宗教人士看见宗教,游客陶醉于奇山秀水和古建筑的神秘辉煌。而和合文化,则是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最深邃的政治内涵与文化价值的精华所在。

承德避暑山庄。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

今日之承德,早已是名扬海内外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但在三百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蛮之地。

康熙五十三年(年)御制的《溥仁寺碑文》中写道:“兹热河之奥壤,乃紫塞之神皋,名号不掌于职方,形胜无闻于地志。”由此可知,那时热河一带尚未开发,以致无名。《热河志》记述这一史实说:清雍正元年(年)在此设“热河厅”,热河本为一条自然温泉喷涌的河流而成为地域代称;第二年设“热河总管”,梳理民族事务;雍正十一年(年),方改“热河厅”为“承德州”。

究其源,“承德”一词出于《尚书·周官》中的“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此时的热河,自康熙四十二年(年)开始修建的避暑山庄行宫早已投入使用,外八庙中也有了溥仁寺、溥善寺。雍正帝给这个地方赐名“承德”,意取“承受德泽”之意,内含两层意思:一是他继承大位是承受父祖的德泽与恩赐,二是表达他要继承和弘扬先帝创建避暑山庄治国安邦的方略,实现民族团结、国家长治久安的宏愿。由此可知,承德这个地名自问世,就蕴含着“和合”的内涵,因此后世人将承德称为“和合承德”。

但读懂“和合承德”四个字,还得从康熙帝勘查规划、设计、建设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说起。据《清史稿》和《热河志》载,康熙选择在热河之地建设避暑山庄行宫和皇家寺庙群,原因复杂。

首先,北方高寒民族怕热患痘,住在北京城的皇族和各少数民族贵族,每年端午至重阳需离京避暑,而热河之地距京城只有余公里,群峰环绕、清流叠翠,自古就是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政治往来通道上的咽喉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讲,人适自然可谓“和”,事遵传统可谓“谐”。

其次,在满族推翻明朝入主中原的斗争中,蒙古各部落铁骑立下汗马功劳,清朝皇帝每年在热河一带举行“会操”与“抚慰”活动已成惯例。为此,年康熙在筹备庆贺六十大寿时,以诸蒙古王公贵族上书为由,在避暑山庄外东侧的武烈河东岸修建了外八庙中的第一座寺庙——溥仁寺,以作为庆寿盛会之所和蒙古王公贵族礼佛之处。溥,通普,普遍、广大;仁,指皇帝深仁厚爱遍及天下之意。康熙在御笔题书的《溥仁寺碑文》中阐释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朕思治天下之道,非奉一己之福,合天下之福为福,非私一己之安,遍天下之安为安。”而在讲述修建避暑山庄和溥仁寺的目的时则提及,“热河之地,为中外之交,朕驻跸清暑,岁以为常,而诸藩来觐,瞻礼亦便。”品味这些金石铭语,无不折射着和合文化之光。

同时,清朝初期天下虽一统,但生活在北部、西北部、西南部边疆的民族部落时有叛乱发生,且沙俄等常利用这种叛乱挑衅、分裂国土。威胁国家安全的主要方向就是北部华北平原连接蒙古高原的天然走廊,而热河恰处这个自然走廊的中部咽喉。康熙在此建造避暑行宫、设置木兰围场,很显然有两个政治目的:一是加强对边疆地区民族的管理与威慑,二是构筑护卫京都的要塞与屏障。因此清朝皇帝每年自端午至重阳都要在承德驻跸半年之久,不仅召见接待(含奖惩)蒙、藏、回、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上层人物、商议处理民族事务,还率领皇子皇孙和文臣武将、各民族首领,在木兰围场隆重举行“习武绥远”和“秋巡”“围猎”等活动,用恩威并施的策略维护民族团结、震慑那些妄图分裂国家的民族分裂分子。

再有,制定“因其教,不易其俗”的国策,使宗教信仰成为凝聚国家向心力和巩固中央政权的精神力量。这是康熙的政治睿智与高明,也是他总结先祖经验和长期观察研究民族问题症结获得的治国真谛。康熙借庆祝六十大寿,蒙、藏等各族首领朝觐之机修建了溥仁寺和溥善寺,以通合蒙藏民族之信仰,为我所用,来解决中央与地方民族之间的矛盾,从而开创了清代以寺庙为载体的治国政治活动先河。

回望历史,如果说谋划和创造性运用宗教信仰解决民族问题的设计师是康熙,那么将这项治国安邦之策运用得出神入画的则是乾隆。康熙建了两座寺,而乾隆建了十座寺,特别是仿西藏最古老的山南三摩耶庙而建的普宁寺、为安置蒙古达什达瓦部而建的普佑寺、仿新疆伊犁固尔扎庙而建的安远庙、仿北京天坛祈年殿而建的普乐寺、仿拉萨布达拉宫而建的普陀宗乘之庙、为每岁蒙古诸部鳞集瞻仰“宝相”而建的广安寺、仿五台山殊像寺而建的殊像寺、仿浙江海宁安国寺而建的罗汉堂、仿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而建的须弥福寿之庙等先后落成,诵经礼佛之声乐日夜回荡在承德的碧空。由此,清政府在对边疆民族的管理上由“武治”转化为“心治”,巩固了封建王朝的中央政权,把明末一度松散的蒙藏地区又重新统一起来,实现了“边宁国安”,也造就了二百多年的“康乾盛世”。因此,承德便有了清王朝“陪都”和“一座山庄,半部清史”之说。

查史究典,中国的城市与园林建设,一般都是先筑城后修园。而承德则相反,是先建行宫园林避暑山庄,因避暑山庄需要提供各种服务保障,才有了承德这个城市的出现和发展。在《御制文三集》中,康熙回忆这一史实说:“万几少暇出丹阙,乐山乐水好难歇。避暑漠北土脉肥,访问村老寻石碣。”由此可知,避暑山庄是康熙在一片荒山野岭中亲自勘查选址、规划设计的。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在建筑布局与置景方式上要依自然天地之势的构想与理念。

据《热河志》载,避暑山庄自康熙四十二年(年)动工,至乾隆五十五年(年)竣工,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历时87年。建成后的山庄,占地万平方米,整体建筑布局分为前宫殿后苑景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分为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由逶迤宫墙围定的山庄,以其东南湖区、西北山区、东北平原区及西高东低的自然走势,模拟了中国疆域地貌形胜,使整个避暑山庄酷似中国广阔河山的微缩模型镶嵌在承德大地上。在这个模型中,康熙开湖区、筑洲岛、修堤岸、造宫殿、建亭榭,并选山庄中寓意深刻之处题名了三十六景;乾隆对避暑山庄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又增建了宫殿和多处精美景观,也题名了三十六景,合称“康乾七十二景”。这七十二景,堪称是集中华建筑艺术精华于一园,荟萃全国名园胜景于一地,尽显山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和文化底蕴。

其实,避暑山庄除了“康乾七十二景”,还有许多单体、群体建筑,总共组。乾隆年间为收藏《四库全书》在山庄内修建的文津阁,与北京故宫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和沈阳故宫的文溯阁一起,被誉为“皇家四阁”。特别是在山庄整体建筑风貌与置景方式上,帝王宫殿一改北京紫禁城的宏伟高大与金碧辉煌,而借鉴民居风格,内部虽由金丝楠木等名贵木材立柱搭梁、雕刻装饰,外表却用青砖砌墙、灰瓦罩顶,呈现一派朴素淡雅景象;皇家园林也一改北京颐和园的张扬奢华,依山势就水形点缀其中。这种用意深邃、巧妙利用自然、使儒道释相互为用的构筑理念,既是康乾二帝打造自己勤政、俭朴、亲民形象的写照,也是他们致力展现儒家“君民同乐”“仁者乐山”和道家“追求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最鲜活诠释。

研究避暑山庄的建筑,可以用“景无虚设”来形容,虽然每一处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精彩,却都在服务着一个共同目的,那就是“民族和谐,天下一统”。其中乾隆题名的第一景——丽正门,就很有代表性。避暑山庄共有九座门,唯丽正门坐北面南、门上起楼、下开三间门洞,虽为青砖灰瓦砌就,却朱门铜钉、门前蹲雄狮,门的对面竖有一座巨大的影壁,富丽庄严,处处彰显着皇家的威势、气派和神圣。门额的中央镶嵌着用整块汉白玉制作的石匾,匾上用满、汉、蒙、藏、维五种文字镌刻着由乾隆亲笔题写的“丽正门”三个大字。由于此门之内为皇帝驻跸与理政的宫殿区,“朝臣启事,外藩入觐”,皆由此出入,丽正门也被誉为避暑山庄第一门。

究“丽正”二字来历,源于《易经》中“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之蕴意。丽是动词,附着之意;正,即国家、皇帝代语。乾隆给山庄第一门赐名“丽正门”,便是表达他“化成天下”的心愿。他期盼治国要实现书同文、车同轨的天下一统的心愿,也号召进出此门的文臣武将和各民族首领、宗教人士共襄天下一统的盛世。阅读门匾上的五种文字,仿佛看到了各民族“车书恒此会遐方”的繁荣和谐景象。历史虽过去三百多年,今日拜瞻此门,仍能感受到它那独特的文化魅力与高明的政治智慧,而这一切又无不浸透着和合文化的光芒。从这个角度讲,在“大一统”思想指导下,由千姿百态的建筑物与自然山水构成的和谐共融的避暑山庄,堪称一座“和合文化大观园”。

游览承德,走出避暑山庄,最令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行风和合承德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