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颈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混感先锋针对各种高热不吃,圆环病毒
TUhjnbcbe - 2021/4/16 23:37:00
设计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sjbn.com.cn/fengshang/shangye/20201113/953.html
白癜风诊疗指南 http://pf.39.net/bdfyy/bdfyc/170426/5334051.html

沙棘已有一千多年的药用历史,具有非凡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就是蒙医、藏医的常用药物。《四部医典》及《晶珠本草》均有沙棘的记载。年国家卫生部正式将沙棘列入《中国药典》,记述了沙棘能“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用于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消化不良、胃病等疾病的调理”。《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上记述:沙棘可“入肝、胃、大小肠经,生津止渴、清热治泻,治高热伤阴症、肠炎、痢疾”。《中国植物志》上记述:沙棘片剂和浸膏可预防和治疗铅、磷、苯等职业性疾病。《中国民族药志》还记述维吾尔族人用沙棘果治口舌生疮、发烧、烧伤、放射线引起的溃疡病等。

1、心血管系统

(一)沙棘总*酮(TFH)对正常人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西安医科大学实验证明沙棘总*酮(TFH)能使PEP/LVET比值、ICT/LVET比值及ICT值均显著缩小,说明TFH能增强正常人心肌的收缩性能,能使SV显著增加,CO、CI、SWI、CWI及LI均有增加趋势,说明TFH能增强正常人心脏的泵动能。TFH还能显著性的降低TPR及使C值增加,说明TFH还能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血管弹性。

(二)治疗高脂血症:

医院临床采用沙棘油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52例,服药10-45天后,血脂降至正常者达78.8%,总有效率达94.2%。

(三)治疗动脉硬化:

南京医科大学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心采用铜离子及各种细胞氧化LDL的方法,以测定氧化过程中生成的丙二醛及共轭双烯为指标,研究沙棘油的抗氧化作用,发现无论何种氧化方法、何种检测指标,沙棘油均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其作用大小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在浓度低至0.02%时就有明显作用,证明沙棘油系一作用较强的抗氧化剂。其抗氧化作用可能与它富含的抗氧化剂VitE、β-胡萝卜素有关。

(四)治疗缺血性中风:

医院采用沙棘油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初步观察例收效显著。其中沙棘油组治愈率为16.67%,总有效率为76.67%。沙棘油加中药(沙棘塞脉通胶囊)组治愈率为40%,总有效率为94%。

(五)缺血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

浙江医科医院观察沙棘抗缺血性快速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疗效。临床观察例,总有效率91.3﹪。

结论:沙棘能增强MCZ的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并有显著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脂、调理血脂蛋白及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尤其适用于缺血性心脏病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六)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医院以醋柳*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心肌缺血30例中,总有效率93.33%,伴心肌缺血者,总有效率43.33%。

2、抗肿瘤

近几年,国内外学者用沙棘提取物对癌细胞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动物研究,体内实验结果表明,沙棘提取物对动物的肉瘤(S)黑色素瘤(B16)淋巴细胞白血病(P)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沙棘提取物对肉瘤(S)淋巴细胞白血病(L,P)人类白血病细胞及人胃癌细胞均具有直接的杀伤作用。

中国陕西省肿瘤研究所、医院用中华沙棘油治疗肿瘤取得显著效果。经40例实验观察,其中食管癌16例、贲门癌3例、肺癌5例、胃癌6例、乳腺癌4例、淋巴瘤6例,显著效率为72%,有效率为88%。

3、消化道系统

(一)消化性溃疡:

陕西西安医科大学医学院内科医院以沙棘制剂(平溃散)治疗消化性溃病,临床观察分别做过:

(1)例,痊愈率94.1%,有效率98.2%。

(2)例,痊愈率为91.5%,有效率为99%。

(3)30例,痊愈率为83.33%,有效率96.67%。

(4)80例,痊愈率为89%,有效率%。

(5)80例,与Ranitidine(雷尼替丁)对照其愈合率。

(二)妇产科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蠕动机能:

内医院妇产科腹部手术后的例患者使用含沙棘制剂蒙药阿木曰-8味汤促进胃肠蠕动机能恢复,疗效满意。

本组满意者82例(82%),基本满意11例(11%),不满意7例(7%),有效率为93%。

(三)治疗萎缩性胃炎:

医院以含沙棘制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4例中显效28例(51.9%),有效24例(44.4%),总有效率96.3%。

(四)治疗返流性食道炎:

 医院临床报告采用药用沙棘籽油治疗返流性食道炎40例,总有效率92.5%。提示该药对本病具有明显的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炎症恢复、调节机体免疫力作用。认为通过临床用药观察,证实沙棘籽油对返流性食道炎有良好的疗效。

(五)治疗肝炎:

 1、小儿急性*疸

 2、慢性肝炎

 3、急性病*性肝炎

4、呼吸道系统

(一)急慢性支气管炎:

医院以沙棘精油治疗61例慢性气管炎疗效分析,在临床观察61例中有咳嗽者56例,总有效44例(78.57%);有咯痰者55例,总有效45例(81.81%);有喘息者44例,总有效32例(72.72%);有气短者55例,总有效41例(74.54%)。

(二)咳嗽:

甘肃省医院以沙棘民间验方为沙棘配伍止咳袪痰常用中药而成。结果治疗组32例总有效率93.75%。

5、耳鼻喉科

(一)治疗陈旧性鼓膜穿孔:

沙棘油富含维生素C,必需氨基酸、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和一些生物活性物,可促进含锌和蛋白物质的合成,加速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繁殖,从而促进或增强创伤组织的再生能力。沙棘油不仅可促进鼓膜穿孔愈合,且可使愈合区瘢痕形成最小,组织结构接近正常,在临床上沙棘油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疗效显著。

在治疗陈旧性鼓膜穿孔中发现,沙棘油治疗中、小穿孔愈合率与鼓膜补术的愈合率接近,故认为沙棘油治疗中、小鼓膜穿孔可替代鼓膜修补。

(二)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

医院以沙棘油局部贴敷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45例,治愈32例(71%),好转8例(18﹪),无效5例(11%),总有效率89%。

6、妇科(治疗子宫颈炎、阴道炎)

西安医科大学药学系研制的沙棘复方外用药,经临床治疗慢性宫颈炎例,经3~6个月疗效观察,总有效96.3%,其中91例完全治愈。

沙棘具有利湿功效。经药理实验证明有较强杀菌作用,极强再生功能。

沙棘栓剂可作为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阴道炎治疗的药物,将起到良好的作用,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7、神经系统

(一)神经衰弱:

沙棘含多种丰富的氨基酸(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有助于大脑蛋白质合成及神经递质ACH、NA、DA及5-HT的合成,这对改善睡眠质量、提高记忆力及维护神经系统正常活动十分有利。沙棘中富含微量元素铜和锌,这对维持多种酶的活性、促进大脑蛋白合成和核酸代谢有重要作用。

(二)更年期综合症:

医院以沙棘冲剂治疗更年期综合症例,观察面部潮红、出汗、情绪不稳定、心慌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头晕、失眠等更年期综合症状,总有效率达93%。

8、治疗习惯性便秘:

医院及肿瘤研究所选用甘肃省民间沙棘验方,治疗18岁以上成年人习惯性便秘79例;与常用中成药麻仁丸治疗为对照,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总有效率前者为94.94%,后者为81.2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服药后12h内排便例数与通便维持时间在一周以上者,两组分别为69.34%和46.15%,52.00%和35.90%;二者通便维持时间最长为d和16d。表明沙棘验方治疗习惯性便秘,较麻仁丸有用药量少、起效快、通便维持时间长等优点。

9、皮肤病

据苏联药植医疗经验介绍,沙棘油对各种皮肤病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结果:

从上表看来,用沙棘油治疗的各种皮肤病患者,50%以上的人获得临床痊愈。

10、烧烫伤

沙棘油有促进组织再生和止皮组织愈合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烧伤、烫伤、刀伤和冻伤均取得良好效果。医院临床治疗35例烧伤患者,其中浅I度14例,浅II度17例,深II度4例,经用沙棘油治疗3-7天,基本痊愈,总有效率为%。

通过对烧伤病人的临床治疗观察,沙棘籽油的确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活血化瘀、消炎止痛、促进组织修复等作用,对治疗烧烫确有奇效。使用简便,疗效可靠,无任何*副作用,可广泛用于烧烫伤病人的临床治疗。

11、活血生肌促进伤口愈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沙棘油能降低脂类过氧化物,提高组织的中性氨基酸浓度,增加碱性磷酸、脂肪、硫酸的活性,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从而促进组织的再生与修复。

12、美容

沙棘籽油与其它同类护肤霜植物油脂比较,其营养护肤作用显著。

沙棘籽油营养护肤霜护肤机理:沙棘籽油较之其它同类植物油明显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游离脂肪酸、碳氢化合物、甾醇类、磷脂及脂溶性维生素E、A、维A源。前5类化合物就是皮脂中的大部分成分,它们存在于沙棘籽油中,极易被皮肤吸收,具有近似于皮脂的护肤作用。沙棘籽油中的皮脂成分与其中的维生素E、A、维A源,浑然一体,营养全面,效果显著。所以说,沙棘籽油是一种天然的、理想的、无任何副作用的皮肤营养剂。

13、抗衰老

随着年龄增长、生物体产生抗氧化剂和氧化的能力下降,削弱了对自由基的防御能力,加速了生物的衰老速度。

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药物可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延缓衰老的进程。机体免疫系统机能减退可能是造成机体衰老的原因之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是延缓衰老的又一途径。

而沙棘籽油可提高SOD活力,降低LPO的含量,有明显抗自由基作用,能提高中老年人的自然杀伤细胞(NK)的活性,促进其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老年人的抗病能力,这对延缓衰老有积极的意义。

版权声明:部分图文转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敬请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4/16 23:37:00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217/4580349.html
SEO百度优化求职微信群 http://www.rjvip.cn/xiaofei/1215.html
中药是最有效的补养方式中药治病历史源远流长,又充满神奇。一朵花、一片叶、一段根,通过合理搭配,就能让疾病化于无形。一味小小的中药,究竟藏着怎样的神奇功效?让我们循着《本草纲目》的指引,去探究其中的奥妙。解密中药的健康密码中药为什么能治病?怎样正确选用中药养生治病?中药到底该如何煎煮?服用中药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怎样在家制作养生药膳?……答案就在本章。寒、热、温、凉,四气药性调节阴阳四气,即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也称中药的四性。它通过调节机体寒热变化来纠正人体阴阳盛衰。因此,性质不同的中药其效用各不相同。中药的四气药性四气可大致分为温热与寒凉两大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加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以便斟酌使用。四性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是寒热之性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平性药的寒热偏性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一般平性药物的功效主要通过五味和其他药性反映出来。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总结而来,这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如病人表现为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脉洪数,这属于阳热证。用石膏、知母、栀子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寒凉的。反之,如病人表现为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脘腹冷痛、脉微欲绝,这属于阴寒证。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温热的。中药的寒、热、温、凉,可纠正人体的阴阳盛衰。四气药性的作用1.温热性质的中药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源、回阳救逆等作用,主要用于寒证或机能减退的证候。如干姜、当归、何首乌、地*、红枣、桂圆肉、鹿茸、海马等。干姜何首乌红枣海马2.寒凉性质的中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水、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等作用,主要用于热证或机能亢进的疾病。如桑叶、葛根、金银花、绿豆、栀子、蒲公英、板蓝根等。桑叶葛根绿豆栀子3.平性的中药药性平和,多为滋补药,用于体质衰弱或寒凉、温热性质中药不适应者。如*参、太子参、灵芝、蜂蜜、阿胶、甘草、枸杞子等。*参灵芝阿胶枸杞子热则寒之,寒则热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即寒凉药用来治阳盛热证,温热药用来治阴盛寒证,简洁地指出了不同药性所适用的症状和体质。由于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具有程序上的差异,因而在用药时要注意。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则反伤其阴,当用凉药而用寒药则易损其阳。寒、热错杂的病证,需寒、热药并用,使寒、热并调。尤其要辨清寒、热的真假,切不可混淆。另外,由于每种药同时具备性味,所以四性也要与五味(辛、苦、甘、酸、咸)相配,才能最好地发挥药效。辛、苦、甘、酸、咸,五味中药补五脏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的真实滋味。由于药物“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来解释药物的作用,形成了五味理论。药性的五味,是指药物有辛、苦、甘、酸、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药物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辛味药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淤等。具有芳香气味的辛味药,除有能散、能行的特点之外,还分别具有芳香辟秽、芳香化湿、醒脾开胃、芳香开窍等作用。紫苏木香川芎苦味药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来讲,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苦味药多用于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如*芩、栀子清热泻火,杏仁、葶苈子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止呕,大*、枳实泻热通便,龙胆草、*连清热燥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知母、*柏泻火存阴等。*芩栀子杏仁葶苈子甘味药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甘味药多用于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解救等几个方面。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等。人参熟地甘草酸味药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药多用于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症。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带等。五味子乌梅咸味药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来讲,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积、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瘰疬痰核、瘿瘤、痞块等证。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瘰散瘿,鳖甲软坚散结等。牡蛎甲鱼海藻淡,“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故不少利水渗湿的药物都具有淡味。淡味药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之症。如薏苡仁、通草、灯心草、茯苓、猪苓、泽泻等。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症。如莲子固精止带,乌梅敛肺涩肠等。药物的味往往单味者少,多数药物具有几种味。此外,每种药物都同时具有性和味,因此必须将两者综合起来,才能准确地辨别药物的作用,从而很好地掌握药性,正确用药。归经,直指药效之所在归经说明某种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就不同。药物的归经,还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即药效之所在。以脏腑经络临床疗效归经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由于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一旦机体发生病变,体表病变可以通过经络影响到内在脏腑;反之,内在脏腑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上来。例如:一药归数经,是指其治疗范围的扩大。如麻*归肺与膀胱经,它既能发汗宣肺平喘,治疗外感风寒及咳喘之症;又能宣肺利尿,治疗水肿之症。以形、色、味归经药物的归经,主要以其临床疗效为依据,但与药物自身的特性(即形、色、气味、禀赋等)也有一定的联系。如味辛、色白入肺、大肠经,味苦、色赤入心、小肠经等,都是以药物的色与味作归经的依据。再如麝香芳香开窍入心经,佩兰芳香醒脾入脾经,连翘象心而清心降火入心经等,都是以形、气归经的例子。其中,尤以五味与归经的关系最为密切。山药色白入肺经佩兰芳香醒脾入脾经连翘象心而清心降火入心经辨证论治掌握归经便于临床辨证用药,提高用药的针对性。根据疾病的表现,通过辨证审因,诊断出病变所在脏腑经络部位,按照归经来选择适当药物进行治疗。如病属热证,有肺热、心火、胃火、肝火等的不同,治疗时用药也应各不相同。若肺热咳喘,当用桑白皮、地骨皮等归肺经药来泻肺平喘;若胃火牙痛,当用石膏、*连等归胃经药来清泻胃火;若心火亢盛、心悸失眠,当用朱砂、丹参等归心经药以清心安神;若肝热目赤,当用夏枯草、龙胆草等归肝经药以清肝明目。再如外感热病,热在卫分,发热、微恶寒、头痛,当用银花、连翘等卫分药以外散风热;若热入气分,高热烦渴,则当用石膏、知母等气分药以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可见归经理论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方便。循经用药掌握归经理论还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如同是利尿药,有麻*的宣肺利水、*芪的健脾利水、附子的温阳利水、猪苓的利膀胱之水湿等不同。又如羌活、葛根、柴胡、吴茱萸、细辛同为治头痛之药,但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葛根善治阳明经头痛、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经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等。因此,在熟悉药物功效的同时,掌握药物的归经对相似药物的鉴别和应用有重要的意义。中药的性味归经,为辨证论治和循经用药提供了方便。升、降、浮、沉,改善脏腑气机既是药物性能紫苏——升浮乌梅——沉降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的不同趋向。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能,主要是以改善脏腑气机升降紊乱和病势顺逆的功效为依据。升指上升、升提,降指下降、降逆,浮指轻浮、上行发散,沉指重沉、下行泄利。总体来说,凡升浮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如升阳、发表、散寒、催吐等作用的药物,药性都是升浮的。凡沉降的药物,都能下行、向里,如清热、泻下、利水、收敛、平喘、止呃等作用的药物,药性都是沉降的。一般而言,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多属升浮药,如麻*、升麻、*芪等;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多属沉降药,如大*、芒硝、山楂等。花、叶等质轻的多为升浮药,如苏叶、蝉衣等;而种子、果实、矿物及质重者多为沉降药,如苏子、枳实、牡蛎等。也是用药原则升、降、浮、沉既是四种不同药性,同时又是临床用药的原则。疾病在病势上常表现出上逆(如呕吐、呃逆、喘息)和下陷(如脱肛、遗尿、崩漏);在病位上有上(如目赤肿痛)、下(如腹水、尿闭)、表(如外感表证)、里(如里实便秘)的不同,因而需针对病情选用药物。病势上逆,宜降不宜升,如胃气上逆的呕吐,当用姜半夏降逆止呕,不可用瓜蒂等涌吐药。病势下陷,宜升不宜降,如久泻脱肛,当用*芪、*参、柴胡等益气升提,不可用大*等通便药。病位在表,宜发表而不宜收敛,因表证须发汗解表,当用紫苏、生姜等升浮药,而不能用浮小麦等收敛止汗药。病位在里,宜用清热、泻下或温里、利水等沉降药,不宜用解表药等。如误用,反而会加重病情。君、臣、佐、使,诸药各尽其责“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主治病;用药须合君臣佐使。”——《神农本草经》“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二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君、臣、佐、使”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组成方剂的药物可按其在方剂中所起的作用分为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君”药是方剂中治疗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照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臣”药是协助主药起治疗作用,或主要治疗兼证的药物。“佐”药是协助主药治疗兼证,或抑制主药的*性和峻烈的性味,或是反佐的药物。“使”药是引导各药直达疾病所在,或有调和各药的作用,如牛膝、甘草就经常作为使药入方。例如:麻*汤治疗恶寒、发热、头痛、骨节疼痛、脉浮紧、无汗而喘。其中麻*是君药,发汗解表;桂枝是臣药,助麻*解表;杏仁是佐药,助麻*平喘;甘草是使药,调和诸药。一方之中,君药必不可缺,而臣、佐、使三药则可酌情配置或不用。器、水、火相济,煎煮出十分药效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是保证临床用药疗效发挥的重要条件。尤其是用水与火候的掌握,更是煎药的关键。故李时珍曰:“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则药亦无功。”煎药器皿最好用陶瓷器皿,如砂锅、砂罐。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并且导热均匀,保暖性能好。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煎药器皿切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因这些金属元素易与药液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致使疗效降低,甚至还可产生*副作用。煎药用水煎药用水以无污染的井水、长流水为好。一般来说,生活饮用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但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加水量的掌握,原则上应根据药物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来确定。一般用水量为将药物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药物约2厘米为宜。若质地坚硬、黏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而质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加水量可略少。为了有利于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煎煮之前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个小时。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煎煮火候一般药物宜先大火后小火,即未沸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解表药及其他芳香性药物,一般用大火迅速煮沸,改用小火维持10~15分钟即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小火久煎,以使有效成分能充分溶出。煎煮次数一般来说,一剂药可煎3次,最少应煎2次。汤剂煎成后应榨渣取汁,因为一般药物煎煮后都会吸附一定药液,其次主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可能被药渣再吸附。如药渣不经压榨取汁就抛弃,会造成药物中所含有效成分的损失。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1.先煎 如金石、矿物、贝壳类药物,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20~30分钟,然后与其他药物同煎;又如川乌、附子等药,也宜先煎。制川乌、制附片也应先煎半小时再入其他药同煎,因经久煎可以降低其*性烈性,以确保用药的安全。2.后下 一些容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煎者,如薄荷、白豆蔻、大*、番泻叶等药,入药宜后下,待其他药煎煮将成时投入,煎沸几分钟即可。大*、番泻叶等药甚至可以直接用开水泡服。3.包煎 有些药物煎煮时易飘浮在药液面上,或成糊状,不便于煎煮及服用。如蒲*、海金沙等药材质地过轻;车前子、葶苈子等药材较细。有些药物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煎煮时容易粘锅、糊化、焦化。有些药物如辛夷、旋覆花等有毛,对咽喉有刺激性等。这几类药入药时宜用纱布包裹入煎。4.另煎 一些贵重药物,如人参等宜另煎,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所吸附,影响疗效,并造成浪费。5.烊化 胶类药物,如阿胶、龟胶、鹿胶等,容易粘附于其他药渣及锅底,既浪费药材,又容易熬焦,宜另行烊化,再与其他药汁兑服。6.冲服 一些粉末状或液状类药物,如芒硝、竹沥等,宜用煎好的其他药液或开水冲服。烊化阿胶服药时机,时间、用量、禁忌缺一不可服药时间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特性,选择适当的服药时间,也是合理用药的要求。古代医家对此很讲究。《汤液本草》说:“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食气消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所谓食前食后盖有义在其中也。”一般中药汤剂,每日早晚两次分服。具体服药时间应根据病情需要及药物特性来确定。1.清晨空腹服 因胃中没有食物,所服药物可以迅速到达肠中,充分发挥药效。峻下逐水药晨起空腹时服药,不仅有利于药物迅速入肠发挥作用,且可避免晚间频频起床影响睡眠。2.饭前服 驱虫药、攻下药及其他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宜饭前服用。因饭前服用,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故多数药宜饭前服用。无论饭前或饭后服药,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3.饭后服 胃中存在较多食物,药物与食物混合,可减轻其对胃肠的刺激,故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宜于饭后服用。消食药亦宜饭后及时服用,以利充分发挥药效。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或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4.特定的时间服 为了使药物能充分发挥作用,有的药还应在特定的时间服用。如安神药用于治失眠,宜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用;缓下剂亦宜睡前服用,以便翌日清晨排便;涩精止遗药也应晚间服一次药;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两小时服药,急性病则不拘时服用。服药量一般疾病服用汤剂,多为每日一剂,每剂分两服或三服。病情急重者,可每隔4个小时左右服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发汗药、泻下药,因药力较强,服药应适可而止。一般以得汗、得下为度,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呕吐病人服药宜小量频服。药量小则对胃的刺激性小,不致药入即吐,多次频服,方可保证一定的服药量。服药冷热服药的冷热适度,应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来具体确定。服药的冷热,多指汤剂而言。一般汤剂,多宜温服。若治寒证用热药,更宜热服。特别是辛温发汗解表药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不仅药宜热服,还需服药后温覆取汗。至于治热病所用寒药,如热在胃肠,患者欲冷饮者可凉服;如热在其他脏腑,患者不欲冷饮者,寒药仍以温服为宜。另外,用从治法时,也有热药凉服或凉药热服者。至于丸、散等固体药剂,除特别规定外,一般都宜用温开水送服。给药途径给药途径亦是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之一。中药的传统给药途径,主要以内服(口服)和外用(皮肤用药)为主。此外还有吸入、舌下给药、黏膜表面给药、直肠给药等多种途径。不同的给药途径各有其特点。因为机体的不同组织对于药物的吸收性能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亦有差别,药物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消除情况也不一样。所以,给药途径不同,会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数量以及作用强度。有的药甚至必须以某种特定途径给药,才能发挥某种作用。如石膏的清热泻火,以内服为主;而收湿敛疮,必须是煅后外用。临床用药时,具体应选择何种途径给药,应综合考虑药物的作用特点与病情的需要。服药时的饮食禁忌服药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禁口”或“忌口”。一般而言,在病人服药期间,均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如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寒性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黏腻、不易消化的食物;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及辛辣刺激性食品。如果服中药期间需服用西药,最好间隔1小时以上。用药禁忌配伍禁忌有些中药的配伍具有相互抵消药效甚至对抗的作用,也可能会使中药的*副作用增强。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主要有“十八反”和“十九畏”。中药的“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十八反”歌诀的意思:本草著作中已明确提出,有十八味中药相互配伍应用时可以产生*副作用,对人体造成损害,不能相互配伍。它们是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等中药。其中玄参为《本草纲目》增入,所以实有十九种中药,但仍沿袭“十八反”的说法。中药的“十九畏”歌诀硫*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炙莫相依。“十九畏”歌诀的意思:在诸多的中药之中,硫*与朴硝,水银与砒霜,狼*与密陀僧,巴豆与牵牛,丁香与郁金,牙硝与荆三棱,川乌、草乌与犀角,人参与五灵脂,官桂与石脂均不能相互配伍应用,在炮制和使用过程中都要特别注意。以上所列十八反、十九畏的药数,是根据金元以来比较流行的歌诀统计出来的,故为多数医家所遵从,但在本草文献中有关相反、相畏的药物并非只有此数。对于十八反、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历代医药学家遵信者多,持异议者亦不少。亦有人认为十八反、十九畏并非绝对禁忌;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相反药同用,能相反相成,产生较强的功效。对于沉疴痼疾,只要运用得当,往往可收奇效。总的说来,对于十八反、十九畏的药物,若无充分的根据和应用经验,一般不应配伍使用。妊娠用药禁忌药物对妊娠影响,古代医药学家早有所认识,如在《神农本草经》中即已载有6种具有堕胎作用的药。妊娠禁忌药物,主要是根据其能引起流产或中止妊娠而提出来的。随着对妊娠禁忌药的认识逐渐深入,对妊娠禁忌机制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对孕妇和胎儿两方面的影响:即对母体不利和产程不利;对胎儿发育不利。因此,无论从用药安全的角度,还是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看,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根据药物对妊娠危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分为禁用与慎用两类。属禁用的多系*剧烈、药性峻猛及流产作用较强的药物;慎用药则主要是活血祛淤、行气、攻下、温里等类药中的部分药物。禁用药:水银、砒霜、雄*、轻粉、斑蝥、马钱子、蟾酥、川乌、草乌、藜芦、胆矾、瓜蒂、巴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商陆、麝香、干漆、水蛭、虻虫、三棱、莪术等。雄*牵牛子麝香川乌慎用药:牛膝、川芎、红花、桃仁、姜*、牡丹皮、枳实、枳壳、大*、番泻叶、芦荟、芒硝、附子、肉桂等。牛膝桃仁大*制附子对于妊娠禁忌药,尤其是禁用药类,如无特殊必要,应尽量避免使用。慎用类的药物,孕妇患病非用不可,也应注意辨证准确,掌握好剂量与疗程,并通过恰当的炮制和配伍,尽量减轻药物对妊娠的危害,做到用药的安全有效。切不可私自用药。看体质药补,九种体质药补全方案中医养生,讲求因人而异。想要科学养生,首先就要分清自己的体质。中医将人的体质大致分为九种——平和、气虚、阴虚、阳虚、湿热、痰湿、血淤、气郁、特禀。本章为每一种体质者都提供了独属的养生方案。人体的健康状况,皆归纳于九种体质要养生,首先就要弄清自己是何种体质,这样才能因人施养,达到养生的目的。人的体质各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九种,也就是中医常讲的九种体质。阳气不足——阳虚体质养生重在扶阳固本、防寒保暖阳虚体质是指人体的阳气不足(即热量不够),人的身体出现一系列阳虚证状,比如:恶寒喜暖,喜热饮食,气血运行缓慢,出现肥胖、多囊卵巢、糖脂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阳气是人生命的根本,阳虚体质者养生,首要就是扶阳固本,防寒保暖。精血或津液亏损——阴虚体质养生重在滋阴降火,镇静安神“阴虚”是指精血或津液亏损。阴虚体质的人会因为体内津亏液少不能制火,而出现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之证。这些症状进而又会灼伤津液而使阴虚加重。阴虚体质的人性情急燥易怒,易上火,因此,在日常养生中要特别注意滋阴降火、镇静安神。气不足——气虚体质养生重在益气健脾,慎避风邪气虚体质,就是人体的气不足而导致的体质有失偏颇的一种体质。故气虚体质者养生重在补气,使人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样人体阴阳才能相对平衡,人才能健康长寿。血脉运行不畅——血淤体质养生重在合理运动、活血化淤血淤体质的人血脉运行不通畅,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离经之血,久之,就会淤积于脏腑器官组织之中,而产生疼痛。因而血淤体质的人总是被身体的某些疼痛困扰。只要坚持合理的运动,就能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通畅,从而起到活血化淤、祛淤生新的作用。水湿在体内聚积——痰湿体质养生重在祛湿痰,常运动痰湿体质者脾胃功能相对较弱,气血津液运行失调,导致水湿在体内聚积成痰。所以痰湿体质者要想化痰祛湿,就必须远离肥甘厚味,坚持适度运动,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身体出现湿与热——湿热体质养生重在疏肝利胆、祛湿清热天气潮闷预示着暴风雨的来临;身体出现了湿与热的纠缠,人也会受各种不健康状况的侵扰。湿热体质者养生的关键就在于祛湿清热。多愁善感,郁郁不乐——气郁体质养生重在行气解郁气郁体质者大都性格内向,忧郁脆弱,敏感多疑。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失眠、抑郁症、神经官能症等疾病的困扰。气郁体质者平时应注意调养气血、畅达情志,多参与社会生活,结交朋友。经常过敏——特禀体质养生重在益气固表、养血消风特禀体质者经常会对某些正常人习以为常的物质产生过敏反应,常表现为鼻炎、皮肤过敏、气喘等,非常痛苦,若得不到及时舒缓,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过敏体质者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时刻留意,尽可能地避开过敏源,还要更多地了解自身,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健康——平和体质养生要采取“中庸之道”平和体质是一种健康的体质。这种体质的人不易生病,情绪稳定,生活规律,对于环境和气候的变化适应能力也比较强,即使生病了,也很容易治愈。测一测,你是哪种体质体质是先天禀赋加后天修养而成的。“有诸内必形诸外”,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就会通过相应途径向外散发信息。比如你的体态,你的肤色,你说话的语气,你的精神状态,你的脾气禀性等等,都是你内在作用于“形”的表现。由此,我们可以通过对自己身体外形的自测,了解自己是什么体质。下面就是九种体质的各自外在表现。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血淤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

平和体质

阳虚体质者的中药调养阳虚者以肾阳虚最为常见,女性一些常见的妇科病就是肾阳虚的特征。代表补品为鹿茸,鹿茸的壮阳功能较强,可磨粉或泡酒后服用;但阴虚者应禁忌,否则有可能造成出血、烦热不安等不良反应。阳虚体质者可选用补阳祛寒、温养肝肾之品,常用药物有鹿茸、杜仲、蛤蚧、冬虫夏草、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肉苁蓉、补骨脂、胡桃、续断、菟丝子等。鹿茸杜仲蛤蚧巴戟天推荐养生药膳鹿茸乌龙茶——温肾壮阳原料 鹿茸片、乌龙茶各5克。做法 鹿茸片和乌龙茶一起放入杯中,沸水泡饮。1杯可冲泡3~5次。本品可用于治疗阳虚、阳痿,也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偏头痛者。羊肉附子汤——温肾助阳、逐寒止痛原料 制附子10克,羊肉克,生姜、葱、胡椒、盐各适量。做法 ①将制附子装入纱布袋中,单独煎水备用。②羊肉洗净入沸水锅,加少量姜、葱,焯片刻,沥干切块。③砂锅中加适量水,下入羊肉、姜、葱、胡椒、盐,再加入制附子药袋和药液,大火煮沸,改小火炖煮1~2个小时即可。吃羊肉、附子,喝汤。阴虚体质者的中药调养阴虚体质者可选用滋阴清热、滋养肝肾之品,如女贞子、麦门冬、西洋参、玉竹、沙参、枸杞子、桑葚、龟板诸药,均有滋阴清热之作用。阴虚证多源于肾、肺、胃或肝的不同证状,应随阴虚部位和程度而调补。银耳补肺、润肠的功能较佳;石斛生津止渴的功效较好;百合养阴清热,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枸杞子入肝经、肾经,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沙参石斛枸杞子女贞子推荐养生药膳枸杞红枣粥——滋阴养血原料 枸杞子15克,红枣10枚,粳米克,红糖适量。做法 枸杞子、红枣、粳米同放锅中,加适量水小火煮熟,加适当红糖调味。作为早餐或点心吃,每天吃一次,可连续吃15~30天。百合红枣牛肉羹——补血养阴原料 牛肉克,百合(鲜)50克,红枣5枚,姜末、盐、水淀粉各适量。做法 ①牛肉切末。砂锅内加水,煮沸后放入百合、红枣和姜末,略煮。②将牛肉末倒入锅中,搅散煲熟,下入水淀粉勾芡,加盐调味即可。气虚体质者的中药调养气虚体质的人,养生宜补中益气。补中即补脾胃,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起到运化食物的作用,需要养。脾胃功能强健,食物的营养就能够被人体充分吸收,则元气自然充实。气虚者可选用具有补气作用、性平味甘的中药,以及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补气代表中药为人参,但其补气功效过强,一般可选用西洋参、*芪、*参、太子参、山药等。西洋参*芪*参山药推荐养生药膳人参红枣粥——补中益气原料 人参6克,红枣5枚,粳米60克。做法 将红枣去核,与人参、粳米一同下锅,加水熬成粥即可。本品补中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诸证,尤其适合气虚女性月经量多色淡质稀、神疲乏力等症。太子参炖柴鸡——益气补脾、和中健体原料 柴鸡1只,太子参15克,姜片、葱段、料酒、盐各适量。做法 ①砂锅中加适量水,放入柴鸡,加入太子参、姜片、葱段、料酒等。②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至柴鸡熟,加盐调味即可。血淤体质者的中药调养血淤体质者的养生原则是活血祛淤、补气行气,关键在于畅通气血,勿使滞塞,内外兼施,缓慢调理,改变体质状态。调养血淤体质首选丹参,丹参是著名的活血化淤中药,《神农本草经》列其为上品。另外也可选用活血养血之品,如川芎、红花、益母草、月季花、郁金等。丹参川芎红花益母草推荐养生药膳山楂丹参粥——活血化淤、生津止渴原料 粳米克,山楂(干)10克,丹参片5克,白糖适量。做法 丹参润透,粳米淘洗干净。将山楂与粳米、丹参一同置于砂锅内,加适量水,大火烧沸,改用小火煮至粥熟,加白糖调味即成。红花绿茶饮——活血化淤、清热润燥原料 红花、绿茶各5克。做法 将红花、绿茶放入杯中,加入毫升沸水,闷泡10分钟即可饮用。一般冲泡3~5次。身体肥胖、胸闷刺痛、脘痞腹胀、有高脂血症的血淤体质者宜常饮。痰湿体质者的中药调养痰湿之生与肺、脾、肾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若因肺失宣降,津失输布,液聚生痰者,当宣肺化痰;若因脾不健运,湿聚成痰者,当健脾化痰;若肾虚不能制水,水泛为痰者,当温阳化痰。养生中药可选赤小豆、白扁豆、山药、薏苡仁等有健脾利湿功效的,也可选择有健脾益气化痰的中药,如*芪、茯苓、白术等。*芪茯苓白术赤小豆推荐养生药膳薏苡仁扁豆粥——健脾利湿原料 薏苡仁、白扁豆各30克。做法 薏苡仁、白扁豆洗净,提前浸泡一夜,连同浸泡的水一起放砂锅中,大火煮沸转小火煮至烂熟即可。紫菜瘦肉萝卜汤——化痰祛湿原料 紫菜、白萝卜各50克,猪瘦肉30克,陈皮6克,食用油、姜末、葱花、盐、胡椒粉各适量。做法 ①白萝卜、猪瘦肉分别洗净、切丝。②油锅烧热,放入姜末、葱花炒香,加适量水煮沸。③将猪瘦肉、白萝卜、陈皮、紫菜放入锅中,用中火煮熟,加盐、胡椒粉调味即可。湿热体质者的中药调养湿热体质者养生要注重清热化湿,即清胃肠之热,化脾经之湿。饮食以清淡为主,可选用茯苓、薏苡仁、赤小豆、玄参等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的中药。用决明子、金银花等泡茶饮用对于驱散湿热也有很好的效果。茯苓金银花玄参决明子推荐养生药膳茯苓豆腐——健脾益气、利水化湿原料 北豆腐克,茯苓30克,鸡蛋1个,胡萝卜丁、鲜香菇丁、盐各适量。做法 北豆腐挤压除水,切成小方块摆入碗中,撒茯苓粉、盐,摆上香菇丁、胡萝卜丁,倒入蛋液和适量油,入蒸锅大火蒸10分钟即可。山药薏苡仁粥——清热润肺、健脾利湿原料 薏苡仁、山药各60克。做法 ①薏苡仁洗净,提前浸泡一夜。山药切小块。②将山药、薏苡仁连同浸泡的水一起放砂锅中,大火煮沸转小火煮至烂熟即可服食。气郁体质者的中药调养气郁体质者主要是气郁于中不得发,养生药膳当以疏肝理气为主。常用香附、乌药、川楝子、小茴香、橘皮、郁金等善于疏肝理气解郁的中药。香附有温经、疏肝理气的功效;橘皮有顺气、消食、治肠胃不适等功能;菊花有平肝、宁神、静思之功效;酸枣仁则能安神镇静、养心解烦。香附橘皮菊花郁金推荐养生药膳橘皮粥——理气运脾原料 橘皮10克,粳米克。做法 橘皮切丝备用。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至粥将成时,加入橘皮,煮10分钟即成。本品适用于脘腹胀满、不思饮食之人,偏于气机郁滞在中焦、引起肝胃不和的人最适用。香附牛肉汤——疏肝理气原料 香附15克,牛肉克,盐适量。做法 ①将牛肉切成小块与香附一起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沸,撇去浮沫。②转小火煮1小时,加入盐调味即可食用。每周1次。特禀体质者的中药调养特禀体质的人调养以益气固表为要,保持饮食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中药可选用*芪、白术、防风等。*芪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功效;白术能补气健脾,脾胃之气固,则卫表之气方有生化之源;防风祛风散风,为“风药中之润剂”。中医经典方玉屏风散,即由以上三味药组成,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对抵抗外邪入侵,改善过敏性疾病功效明显。*芪白术防风推荐养生药膳固表粥——养血消风、扶正固表原料 乌梅15克,*芪20克,当归12克,粳米克,冰糖适量。做法 乌梅、*芪、当归放入砂锅中加水煎开,再用小火慢煎成浓汁。取出药汁后,再加水煎开后取汁。粳米放药汁中煮成粥,加冰糖趁热食用。葱白红枣鸡肉粥——益气固表原料 粳米克,红枣10枚(去核),连骨鸡肉克,姜片、香菜、葱白、盐各适量。做法 ①锅内加水适量,放入鸡肉、姜片大火煮开。②放入粳米、红枣,小火同煮45分钟左右。最后加入葱白、香菜、盐调味服用。平和体质者的中药调养平和体质者一般无需调理,但如果夏季气候炎热、干燥少雨、出汗较多,易耗气伤阴,可适当选用一些益气养阴的药膳,如沙参山药粥、沙参老鸭汤;如果是夏季梅雨季节,气候潮湿多雨,则可适当选用一些芳香祛湿的药膳,如祛湿消暑汤、绿豆薏苡仁粥等。平和体质的人饮食要“谨和五味”,保持身体的平衡状态。饮食要有节制,不要常吃过冷过热或不干净的食物,粗细粮食要合理搭配。推荐养生药膳绿豆薏苡仁粥——清热、祛湿、解暑原料 绿豆、薏苡仁各50克,粳米克,冰糖适量。做法 把绿豆、薏苡仁、粳米洗净,煮粥,待熟后再加入冰糖,拌匀即可食用。沙参山药粥——益气养阴、健脾养胃原料 沙参、山药、莲子、葡萄干各20克,粳米50克。做法 ①先将山药切成小片,与莲子、沙参一起泡透。②所有材料放入砂锅中,加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熬成粥。沙参老鸭汤——益气养阴、补中安脏、清火解热原料 老鸭1只,沙参50克,食用油、料酒各适量。做法 ①老鸭剁块,飞水,入油锅爆炒,加入料酒,炒出香味。②将浸泡好的沙参以净布包起,同老鸭一同小火微煲,直至酥软,加入调料即可食之。因时而补,顺四时,适寒暑有养生名言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进补作为养生的重要内容,同样也应当顺应四时。一是要根据气候的特点,二是要注意季节对人体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方法,才能够取得较好的补益效果,这也称为“因时制宜”。春——疏理肝气、健脾和胃《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泄之。”春季养肝健脾春天阳气生发,万物生发,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人体内部,肝主人体一身阳气升腾。若肝功能受损,则会导致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他脏腑器官受干扰而致病。因此,春季养生应顺应阳气自然生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春季养肝,宜食辛甘发散之品,而不宜食酸收之味。酸味入肝,且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且足以影响脾胃的适化功能。根据五脏的原理,春季肝的活动较为旺盛,肝本过旺而克脾,因此春季也必须注意补养脾胃,保证机体对营养的吸收。此外,春季还要注重调理情志。人有七情变化,七情不畅会影响肝的疏泄和阳气的生发,导致脏腑机能紊乱,疾病丛生。因此,春季养生要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以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达到防病保健康之目的。春季养生中药春季养生,一般宜选用有益气升发、养阴柔肝、疏泄条达作用的中药,以顺应阳气生发的特性,做到温养阳气,升而不散,温而不热。常用的药物有何首乌、生地*、白芍、枸杞子、川芎、太子参、*芪、芡实等。何首乌生地*枸杞子川芎推荐养生药膳银枸明目汤——补肝益肾、滋阴养颜银枸明目汤原料 银耳、枸杞子各15克,鸡肝克,茉莉花24朵,料酒、姜汁、盐、水淀粉各适量。做法 ①将鸡肝洗净,切成薄片,放入碗内,加水淀粉、料酒、姜汁、盐拌匀待用。②将银耳洗净,撕成小片,用清水浸泡待用;茉莉花、枸杞子分别洗净待用。③将锅置火上,放入清水,随即放入银耳、鸡肝、枸杞子烧沸,撇去浮沫,等鸡肝刚熟,加盐调味,将茉莉花撒入碗内即可。功效 银耳滋阴清热养颜,枸杞子滋阴明目,鸡肝补血。常喝此汤有补肝益肾、明目美颜的功效。首乌肝片——补肝明目、抗衰老原料 猪肝克,何首乌20克,水发木耳、油菜各25克,*酒、醋、食用油、盐、水淀粉、葱丝、姜丝、蒜片各适量。做法 ①何首乌水煎成浓汁,取20毫升,与适量*酒、盐、醋、水淀粉调成汁。②猪肝剔去筋洗净切片,加适量水淀粉、盐搅拌均匀;油菜洗净。③热锅下油,下肝片滑透,捞出沥油;锅内余少量油,下入姜丝、蒜片略煸,下入肝片和油菜,翻炒几下,倒入配好的汁炒匀,下入葱丝即可。功效 何首乌有补肝、益肾和养血作用,猪肝益肝补血。此菜可补肝明目,抗衰老,很适合春季食用。夏——清心解暑、化湿健脾《素问·藏气法时沦》说,“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夏季清心降火春夏季,人的阳气旺盛,皮肤开泄,血脉充盈,出汗增多,容易表现出“夏气通心”的生理变化。五行学说认为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因此,夏季养生应注重养心清热。养心清热宜适当选用清凉的食物或中药,但要注意适度,因为心主表,肾主里,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饮食过寒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像西瓜、绿豆汤、乌赤小豆汤等夏季解渴消暑之品,都不宜冰镇。食物之中,味苦之物能助心气而制肺气。故孙思邈主张:“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夏季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亦多。若心肌缺盐,搏动就会失常,因此,还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夏季气温过高,本来就容易使人精神紧张,心理、情绪波动起伏,加上高温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病人很可能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即便是健康人,也可能出现情绪暴躁等现象。所以,养心也是防止情绪起伏,甚至预防疾病发生的好办法。夏季一般湿气较重,尤其是在南方地区,人易于困脾,故夏季除了应选用清凉的食物,还要注意化湿健脾。所用的食物和药物不仅具有解暑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开胃增食、健脾助运的作用。夏季养生中药夏季(包括长夏)气候炎热,暑湿较重,容易伤人气阴,保健中药宜选用清淡解暑、益气生津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有西洋参(或太子参、北沙参、*参)、扁豆、莲子、薏苡仁、茯苓、绿豆、砂仁、金银花等。西洋参莲子茯苓砂仁推荐养生药膳参金冬瓜汤——扶助正气、清热解*原料 冬瓜克,火腿克,太子参30克,金银花10克,葱花、盐各适量。做法 ①火腿切片,冬瓜洗净切成薄片。②太子参、金银花放在一起,用水煎煮至太子参软烂,拣出金银花,药汁澄清备用。③火腿、冬瓜加水煮熟,放入太子参和葱花,并加入少量澄清的药汁,煮沸即成。功效 金银花清热解*、疏散风热;太子参补益脾肺、益气生津;冬瓜清热解*、利水消痰、除烦止渴、祛湿解暑。炎夏酷暑之际,饮用此汤能够益气生津、预防中暑。脾胃虚寒及气虚体弱者不要食用。绿豆南瓜汤——清热解暑、开胃绿豆南瓜汤原料 绿豆50克,老南瓜克,盐少许。做法 ①绿豆清水洗净,趁水气未干时加入盐少许搅拌均匀,腌制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②南瓜去皮、瓤,用清水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待用。③锅内加水毫升,煮沸后,先下绿豆煮沸2分钟,淋入少许凉水,再煮沸,将南瓜入锅,盖上锅盖,用小火煮沸约30分钟,至绿豆开花,加适量盐调味即可。功效 绿豆具有清热解暑功效,南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二者煮汤营养丰富,清热祛火,适合夏季暑热之时食用。秋——滋阴润燥、补养肺气《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秋季养阴润肺秋季气温渐凉,气候干燥。秋燥容易伤及人的肺脏,耗伤人的肺阴,耗损津液,使人出现口咽干燥、咳嗽少痰、大便秘结等症状。根据燥者润之、滋阴润肺的补养原则,应采用具有甘润作用的食物和药物进行补益。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在保证平衡饮食的同时,宜多吃一些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泥鳅、鲥鱼、白鸭肉、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花生、鲜山药、红枣、莲子、甘蔗、蜂蜜等清补柔润之品,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可能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一点酸味果蔬。秋季养生中药秋季气候干燥凉爽,津液易伤,宜予平补,宜采用生津养阴、润肤的中药。常用的药物有麦冬、沙参、白芍、百合、熟地、当归、桑葚、菊花等。肺燥咳嗽者,还宜选用杏仁、川贝母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麦冬沙参白芍百合熟地当归桑葚菊花推荐养生药膳菊花肉片——疏风、清热、明目解*菊花肉片原料 菊花10克,瘦肉克,水发黑木耳20克,莴笋片、胡萝卜片各50克,鸡蛋1个,食用油、料酒、姜片、葱段、水淀粉、盐各适量。做法 ①将菊花用水略泡捞起;黑木耳撕成块;瘦肉切片,加适量盐、料酒、蛋清和水淀粉上浆。②热锅下油,下姜片、葱段爆香,再下肉片炒变色,加入黑木耳、胡萝卜、莴笋片炒熟,放入盐、菊花即成。功效 适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心胸烦热、疗疮肿*诸症。贝母炖兔肉——滋补肺阴原料 川贝母15克,兔肉克,姜片、葱花、花椒、料酒、盐各适量。做法 ①将兔肉洗净,切小块;川贝母拣去杂质洗净。③将兔肉、川贝母和各调料放入砂锅中,大火煮沸后移至小火上炖熟,起锅时调入盐即可。功效 此菜有润肺止咳、化痰散结之功效,可用于肺阴亏虚、虚火内盛而致咳嗽、咯血或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宫颈炎等症。川贝母味苦,可不食用。冬——滋阴补肾、驱寒护阳《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肾主冬……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冬季温阳补肾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出现阴寒盛、阳气衰的现象。许多旧病会复发或加重,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所以,冬季养生要注意防寒。此外,冬季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而经肾、膀胱的气化,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易导致肾炎、遗尿、尿失禁、水肿等疾病。因此,冬季养生要注意肾的养护。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而保证肾气旺的关键就是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冬季饮食养生应当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热,最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由于冬季阳气衰微,很少出汗,还要注意减少盐的摄入量,以减轻肾脏的负担,同时增加苦味以坚肾养心。宜选用具有温阳补肾作用的食物和药物。冬季是收藏的季节,同时气温较低,皮肤血脉收紧,容易出现阴寒盛、阳气衰的情况。因此,要遵循温阳补肾、温而不散的原则进行补益。冬季养生中药冬季气候寒冷,万物敛藏,进补最益。宜用温补肾阳、益精填髓的中药。常用药物有当归、肉桂、鹿茸、冬虫夏草、核桃仁、菟丝子、肉苁蓉、熟地*、山萸肉、枸杞子、海马、干姜等。肉桂鹿茸核桃仁菟丝子推荐养生药膳干姜羊肉汤——温里、散寒、补虚干姜羊肉汤原料 羊肉(瘦)克,干姜30克,大葱2段,花椒粉、盐各少许。做法 ①将羊肉切块,用沸水焯一下,捞起洗净。②将羊肉块与干姜、葱段一同放入汤煲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炖2个小时至肉烂,调入盐、花椒粉即可。功效 此汤可温阳散寒,益气补虚。适用于脾肾阳虚之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下肢浮肿,以及泄下量多、月经后期小腹发凉等症。温胃粥——温阳健脾原料 *芪10克,糯米克,红枣10枚,鲜羊肉克,盐、胡椒粉、陈皮粉、姜末各适量。做法 ①将羊肉洗净,加入陈皮粉、姜末煮熟,切成细丝。②红枣洗净去核,*芪洗净。③将*芪、红枣和糯米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煮沸,转小火煨至糯米熟软,加入羊肉丝、盐、胡椒粉略煮即可。功效 此粥具有温阳补气、健脾、和五脏之功效。适于脾胃虚弱、畏寒、四肢怯冷并胃痛时发作者食用。每日分3次服。不同人群的科学进补老年人要注意滋阴补肾中医认为健康的本质在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也就是指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五脏六腑的功能、营卫气血、四肢百骸、十四经络都能阴阳协调,达到相对平衡。平衡就是健康的象征。肾脏衰是老年人得病的根本原因人到老年,各种功能逐渐衰退,形体趋于懈情,就会出现气血虚衰、精神耗损、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肾阴不足、肝火上亢、经络不通的状态。所以,早期有效地调补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失调,及时纠正肾阴虚证,是延缓衰老、预防老年病的关健所在。《*帝内经》中认为,“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可以造成人体的衰老,所以,老年人养生防病首要的是滋补肾阴。可多食核桃仁、黑芝麻、黑豆、桂圆、莲子、枸杞子、栗子、木耳、香菇、红枣、山药、百合、玉米等。同时,可以选用六君丸、补中益气丸、六味地*丸、金匮肾气丸等中成药进行补益。补肾要先养好脾胃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肾精不足,多半是由于后天失养所致。因肠胃功能日渐衰弱,胃肠容纳量减少,其蠕动功能也相应地迟缓。“年长者肠胃日弱,容纳少而转化迟。”由于脾胃弱,水谷之精气不足,不能滋补先天,故肾气、肾精会不足,气血生化乏源,故而气血虚少。所以调理肾脏,又以先养好脾胃为关键。调理脾胃最好的方法是喝粥。粥既容易消化吸收,又有益肠胃,滋补养身。特别是寒冬季节,早餐喝碗粥,可以防胃寒,泻燥热,防衰老。推荐养生药膳枸杞肉丝——滋阴补肾、健身明目枸杞肉丝原料 枸杞子20克,猪瘦肉克,竹笋克,食用油、盐、白糖、香油、料酒、酱油各适量。做法 ①将猪瘦肉洗净,去筋膜,切成丝;竹笋切成同样长的丝;枸杞子洗净待用。②炒锅加油烧热,肉丝、笋丝同时下锅,烹入料酒,加白糖、酱油、盐搅匀,放入枸杞子翻炒几下,淋入香油即成。功效 适用于体虚乏力、神疲、肾虚眩晕、视物模糊、阳痿、腰痛等症,也可作强身益寿之用。双耳汤——滋阴、补肾、润肺原料 银耳、黑木耳各10克,冰糖30克。做法 ①将银耳、黑木耳用温水泡发,并摘除蒂柄,除去杂质,洗净,放入碗内,加水适量,放入冰糖。②置蒸笼中蒸1个小时,待木耳熟透即成。吃银耳、黑木耳,喝汤,每日2次。功效 适用于肾阴虚型动脉硬化、高血压、眼底出血,以及肺阴虚之咳嗽喘息等症。法制黑豆——补益肾精、强筋壮骨原料 黑豆克,山茱萸、茯苓、当归、桑葚、熟地、补骨脂、菟丝子、旱莲草、五味子、枸杞子、地骨皮、黑芝麻各10克,盐适量。做法 ①黑豆用温水泡30分钟。将以上中药装入纱布袋内,扎紧,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煮,每小时取煎液1次,再加水煎煮,如此共煎液4次,合并煎液。②将药液放入锅内,将黑豆倒入盛有煎液的锅内,放入盐,先以大火烧沸药液,再用小火煎熬,至药液干涸停火。③将黑豆曝晒至干,装入瓶中贮藏。随量嚼食。功效 适用于肾精不足、肾阴亏损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身体消瘦、尿频遗精、腰酸腿痛、筋骨无力等症。女性一生都要坚持补血《*帝内经》中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对女性而言,补血尤为重要,血为女性之本,这跟女性本身的生理结构有关。女性由于有周期性失血的生理特点,而与血结下了不解之缘。伴随女人一生的经、孕、产、乳的不同生理过程,均与血息息相关。因此,中医学早就有“女人以血为本,以血为用”的观点。女人在青春期时,常会因月经失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导致失血过多,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下降,出现头晕心烦、气短乏力、食欲不振、失眠多梦、面唇苍白等症。十月怀胎时,不但自身需要充足的血液来滋养,胎儿更需要依靠母亲的血来供养,所以,一般孕妇都会出现贫血、厌食、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等症状。而女人生产时失血过多或引产、流产时导致流血过多,更容易因贫血引发多种病症。产后哺乳期,母亲更需要补血化生乳汁。女人到了更年期,又会因为肝肾不足、心肾不交,出现月经量过多或是紊乱、潮热出汗、胸闷眩晕以及腰酸骨痛等一系列问题。总之,女人特殊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她们要比其他人群更需要补血。推荐养生药膳四物汤——养血补血,活血调经四物汤可选在经期结束后2~3天服用,连喝3天,对痛经有很好的调理作用。经期未尽和经前一周不要服用。原料 熟地、当归各15克,白芍10克,川芎8克。做法 ①将所有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没过药材3~5厘米,然后浸泡半小时至1小时。②开火煎煮,先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保持微沸状态20分钟。③滤出药汁,待温度适宜即可服用。功效 四物汤是女性月经、生育以及一切血病的通用方,被称为“妇科圣方”“妇科第一方”。儿童当以健脾和胃助运为主中医认为,儿童“稚阴稚阳”“三有余”“四不足”。稚阴稚阳,是说儿童脏腑的生理功能均未发育健全、成熟。三有余、四不足,是指儿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所以儿童的调养,没有体虚状况的,不要补,需要补的,要充分考虑到其生理特点,否则就会反伤其身。儿童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较多,食补和药补应当以健脾和胃助运为主,以促进脾胃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可以选用粳米、扁豆、红枣、莲子、山药、*精、熟地、白术、*芪、茯苓等。中成药可以选用八珍糕、玉屏风散等。青少年可适当健脾补脑青少年身体迅速生长,是学习文化知识的*金时期。一般不需要特殊进补,只要供给其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即可;适当增加一些健脾补脑充髓的食物,如红枣、核桃仁等,女孩也可以适当、适时增加一些补血的食物,如猪肝、菠菜、大豆等。有些青少年思想不稳定,负担过重,不注意劳逸结合,寝食偏废,会产生头昏目眩、神疲乏力、心烦易怒、失眠梦遗(女子月经不调)、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等症状。辨证施补,可采用补益心脾、肝肾的方法,适当进行补益。体虚之人不下重药身体十分虚弱的人,要想一下子变得十分强壮,一口吃成胖子,往往是事与愿违的。中医讲“虚不受补”也是这个道理。体虚之人肠胃功能不佳,再用较重的滋补品,不但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反而会增加胃肠负担。一些温热药还会使人“上火”,出现药重伤阴的情况。因此,体虚者调理用药宜轻,服药见效后,才可逐渐加大药量,且长期调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4/16 23:37:00

混感先锋

主要成分:人参、*参、*芪、柴胡等提取液、增效因子,聚肌胞等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透明液体。

功能主治:1、全身感染、混合感染。如无名高热、卧地不起、副嗜血杆菌、猪丹*、链球菌病、猪肺疫、牛羊败血症、*血症、脑炎、脊髓炎、副伤寒等。

2、呼吸道感染、流感、传染性胸膜炎、急性肺炎、喘气病、萎缩性鼻炎等,如咳嗽、气喘、呼吸道困难、剖检肺部炎症浸润、气管内有*色干酪样物质和血样泡沫等。

3、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如肾炎、膀胱炎、阴道炎、子宫炎、盆腔炎、乳腺炎等,表现为尿*、尿淋、子宫流*(白)色粘液以及乳房红肿、血尿等症状。

4、高致病性蓝耳病、圆环病*病、温和型猪瘟、伪狂犬多种病*混合感染引起的高热病、呼吸衰竭、食欲减退或废绝、皮肤苍白、有的身上起红点或紫斑、耳朵发蓝、粪便干燥、尿液赤*、仔猪死亡率高、怀孕母畜流产。

5、喘气病、传染性胸膜肺炎、萎缩性鼻炎、脑炎、肺疫、化脓性关节炎及其混合感染性呼吸道疾病。

用法用量:肌肉注射:一次量猪、羊每公斤体重0.1-0.15ml,牛每公斤体重0.05-0.1ml,一日一次。

规格:50ml

包装:50ml/瓶*40瓶/件

贮藏:避光,密封保存

通知

1
查看完整版本: 混感先锋针对各种高热不吃,圆环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