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颈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荷斯坦技术韩铁柱新产牛疾病防治
TUhjnbcbe - 2021/6/5 2:31:00
不想错过好文,文末“在看”点一点

韩铁柱宁夏反刍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韩铁柱,宁夏反刍技术服务公司技术总监、奶牛场合伙人。曾任职雀巢DFI,有11年丰富的养牛经验,专注于奶牛疾病防治与配种、营养配方、奶牛场咨询和培训。

一、管理关键点

1.绩效目标设定

第一要求:少,具体

目标一定要少,如繁殖指标设定21天怀孕率、繁殖淘汰率即可。绩效目标为什么一定要少?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说过,如果目标多于5个,等于没有目标;另外,也有研究文章用生理证据表明一个人可以同时处理好多件事情,但这些事情不能超过4件。目标一定要明确、具体,如21天怀孕率目标达到30%。

第二要求:可衡量

指标必须是可衡量的。有很多目标不可以衡量,不能作为绩效指标,更不能作为管理目标。衡量的方法有时间衡量,比如日工;有数量衡量,比如计件工;还有质量衡量等。

第三要求:可完成

目标必须是可完成的。可完成的必须是大家努力一下才够得着的目标,如果犊牛死亡率很轻松做到1%,那么日常管理中就要让这个指标沉睡。当然,老板不能因为沉睡的指标而把成绩抹灭。

第四要求:相关性

指标首先要与牧场经营管理的战略目标相关,比如说打扫卫生,不能把5S作为绩效指标来管理。另外,相关性指一定要和所属岗位相关,比如不能让兽医控制酮病,兽医做的所有工作都不能控制酮病,控制酮病主要靠牛群舒适度的管理和营养配方的正确。

第五要求:期限

设定绩效目标要有期限。“截止日期是最高生产力,得有截止日期。”我们要脚踏实地从小的目标开始,还要知道目前这个指标的期限是什么时候。

2.区分优先级和瓶颈

在战略管理中,我们首先要划好优先级。有些紧急且重要的工作,必须马上行动;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需要做好规划、做好计划;紧急但不重要的工作,可以委托给别人做;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要推出去,学会拒绝。

牧场解决问题时,要像剥洋葱一样把问题一层层剥开,看到它的内核,找到关键点,然后进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没有好的结果绝不罢休。我们要聚焦关键点,不能尝试做每一件事,也不能尝试做好每一件事。管理当中最重要的不是决定要干什么,而是决定不干什么,还要不断追求简单有力的解决方案,如果一个方案很复杂,那它并不是一个好方案。

牧场人力管理战略:一定要让你的雇员明白他是干什么的,目标一致非常重要,通过价值观的管理和绩效工作分配的管理实现。

3.疾病损失统计

下图展示的是90年代和年初疾病的损失统计,转化成人民币可以看到,一个疾病的损失大约在~元左右。而疾病损失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更高,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疾病损失上有大的控制目标,努力将其降到最小化。

二、酮病

酮病流行病学特征

酮病,首先主要发生在产后6周内,各牧场患病率差异极大,有的牧场发病率低于5%,几乎可以做到根除,有的牧场发病率高达40%~60%,甚至%。产后2周内是发病率高峰期,头胎发病率低,没有遗传倾向,但受到不同品种及行业标准的影响,行业认同度最好的标准是12%左右。

数据统计上也要注意,绝大多数牧场没有正确揭发酮病。如下图最右侧是牧场自己记录的发病率,而中间是美国威斯康辛一个兽医教授给这些牧场做检测的实际结果,比牧场记录的高很多。中国牧场的酮病情况也类似美国,不检测或者被牧场低估,建议一定要认真的检测酮病。

1型酮病

1型酮病也叫古典型酮病,葡萄糖前体短缺,主要出现在放牧时代或物资匮乏时代。产后3~6周发生,继发于采食量下降,产犊时体况评分可能比较低,产奶量特别高。流行酮病治疗方法主要针对1型酮病,灌服几次丙二醇非常见效,预后非常乐观。

2型酮病

2型酮病也称围产期酮病,主要见于产后2周内,俗名为肥母牛酮病。这种酮病非常难治,不管是灌服丙二醇还是注射葡萄糖,都看不到效果。营养师通常添加固体丙二醇在日粮里,但并未能解决问题,奶牛食欲依然不佳,因为2型酮病牛不能充分有效的将丙酸盐合成葡萄糖,甚至根本不吃。在酮病发病率非常高的牧场,我发现低产的新产胖牛几乎不得酮病,而高产的膘情正常的牛酮病发病反而较高。

酮病的实用定义

针对酮病,市场上流行各种定义,但在临床上毫无意义。因为酮体值高,代表酮病很严重,但是,酮体值低,不代表酮病轻。当血酮值≥3.0mmol/L被视为临床酮病时,应该表现临床症状,但经常没有症状。

建议大家以血酮值≥1.2mmol/L作为酮病的定义,无需区分临床和亚临床。新产牛血酮值<1.2mmol/L,但有神经酮病症状或呼吸有酮病气味时,也视为酮病。

酮病的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共同性最好的特征就是外观特征。酮病奶牛一般精神沉郁、迟钝,泌乳早期瘤胃充盈度差,而且奶量高;比起青贮和谷物,酮病牛更喜欢吃干草。这些症状都是主观的,凭经验的,通常会被忽略掉。

而比较严重的酮病,还可从SCR反刍项圈反应出来,奶牛反刍不好无论怎么改善,效果都不如意。

神经性酮病的症状

神经性酮病是一种特殊的酮病。患有严重酮病,且没有治疗的牛可能会发展成“神经性酮病”。

神经性酮病典型的症状如下:1.空嚼,看着像反刍,仔细看根本不是反刍,此阶段治疗效果最好。2.病情加重后开始过度叫唤。3.病情再加重后,奶牛开始啃咬卧床的栏杆。4.出现攻击行为。5.奶牛眼瞎,开始转圈。

对于神经性酮病牛,应该尽早发现并治疗,治疗最佳时间为出现空嚼时。

酮病的检测

对于酮病的检测,全测还是选测,取决于发病率。建议根据发病率制定不同的检测方案。

如果酮病发病率<5%,定期抽测,每天抽测高风险个体,包括前一天血酮值>1.0mmol/L的牛和有酮病临床症状的牛,检查是否有怪异的甜味,是否有神经症状,检测奶量高且腹围差的牛,检测SCR系统提示反刍下降的新产牛。

如果酮病发病率较高,建议要普查,每天检测。酮病发病率处于5%~25%之间,每天检测泌乳第4天的牛;酮病发病率>25%,每天检测处于泌乳期第4天和第9天的奶牛。

酮病数据管理

大家在酮病数据管理上务必要认真,采集到数据后,一定及时将数据提交,便于分析这些数据。

首先,把发病牛数据信息录入到管理软件,如DC或者EXCEL里。

其次,一定要把头胎牛和经产牛分开统计,因为头胎牛很少得酮病。

第三,分子是特定时间内测的酮病牛头数。

第四,分母是这段时间参与检测的新产牛头数。

第五,每周都要统计,把数据做成可视化的数据如发病率柱状图,方便营养师阅读,可一眼看明白酮病发病率变化趋势。

实操:例如,只测产后第4天酮病,那么,上周分娩牛头数是分母,测至本周四,得出发病牛头数,然后用办公软件制作发病率柱状图。

酮病的治疗

易治型酮病当检测出酮病后,灌服丙二醇,每次~毫升,口服3~4天后复检,如果已经恢复,那么此类酮病为1型酮病,检测方法是复查血酮。

神经性酮病常见于胎次≥4的牛,治疗方法为50%葡萄糖静脉注射毫升,每天一次,同时使用地塞米松单剂量静脉注射20~40单位。神经性酮病治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暂时干奶一周,让奶牛得到充分的休息。

难治性酮病的治疗针对此类酮病有一种非常灵敏的方法,即DIPR疗法。DIPR疗法适合科研和育种用的“宠物”珍贵个体,首先采用葡萄糖静脉注射,同时胰岛素皮下注射,丙二醇可用可不用,另外配上不同程度的休息,比如减少挤奶次数,严重的暂时干奶。难治性酮病还有另外一种治疗方法,采用静脉缓慢滴注几个小时5%葡萄糖加上休息疗法,这种方法适合所有牧场,但是对劳动力要求比较高。

通过日粮配方预防酮病

对付酮病最重要的方法不是数据统计、分析,也不是治疗,而是预防。要想将泌乳牛酮病发病率降低到10%以下,需通过日粮配方着手。

干奶期控制能量摄入,防止奶牛挑食,同时铬添加剂的应用技巧也非常重要。另外,梭菌发酵青贮会放大牧场酮病发病率,比如使用同样的配方,一家牧场酮病控制在5%以内,但另外一家青贮做的非常差的牧场酮病发病率可能超过10%。

三、变胃

80%的奶牛变胃发生在产后第一个月,产后发病率行业标准是4%~6%,但我认为这个标准可以做到1%以下。很多牧场为了应对变胃,购买了如下图中的这种机器,采用翻滚疗法治疗变胃,其实大可不必。以新产牛为分母,以变胃牛头数为分子,变胃发病率可以降低到0.3%、0.2%。

变胃的诊断

变胃的必经之路是真胃迟缓、饲料堆积、真胃产气、积气增加,最终真胃变成一个气球,飘到异常位置,称之变胃;飘到左边叫左方变胃,飘到右边叫右方变胃,飘到右边再转一圈叫真胃扭转。不同的饲料原料气体产量不一样,干草约毫升/小时,精料约1毫升/小时,1.5公斤精料约毫升/小时。

针对变胃,我们要挑出疑似个体进行体检。首先,通过SCR反刍监控系统监测,检查反刍次数降低的奶牛是否发生变胃;第二,奶量迅速降低;第三,肷窝平而不实;第四,瘤胃充盈度差。如果没有SCR系统,可通过后三个指标判断找出变胃牛。

左侧钢管音的诊断见下图:

右侧钢管音的诊断见下图,其中气腹一般为双侧,指新产牛腹膜炎。

变胃的治疗

如果变胃发病率特别高,为了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可使用手术治疗;如果发病率2%~3%左右,推荐使用翻滚疗法治疗变胃,翻滚后,让奶牛吃几天干草,奶量会恢复的非常好。

如果变胃发病率非常低,我不推荐盲针固定法,也无需翻滚疗法,更不用手术,只要将奶牛赶到干奶圈吃两天干草就能自愈。变胃病理学非常显著的特征是导致消化道上半部分食物流动不是很通畅,也就是轻微的碱中*。变胃牛包括新产牛的保健方案中,切记不能静脉注射碳酸氢钠,也不要口服碱性物质。

下图展示的是翻滚疗法。先让奶牛右侧卧,然后将它70度角来回晃,再让它变为左侧卧,最后站起来。最关键的是中间的仰卧,躺的时间越长成功率越高。但,翻滚疗法只适用于左方变胃,不适用于右方变胃。

变胃的预防

变胃的预防主要通过以下四点:

第一,提供足量的粗饲料,尤其针对围产牛和新产牛,避免挑食。

第二,预防低血钙。

第三,管理产后其它疾病。变胃有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由日粮配方引起,继发性是由于三级乳房炎、子宫炎、酮病等没有及时治疗或发病率太高导致。

第四,重视非新产牛变胃。注意避免日粮快速变化,避免饥饱不均,不要让奶牛挨饿,每天奶牛可采食时间应保持20小时以上。

四、胎衣不下

胎衣不下,我们定义为产后24小时内未能排出胎衣;也有牧场定义产后12小时。无论12还是24小时,都无实质区别;绝大多数牛12小时胎衣没下来,那么24小时胎衣也不会下。理想状态下,胎衣应该在产后6小时以内排出来,正常范围一般是3~8小时。胎衣不下的牛,如果未经处理,需要48小时到11天时间才能排出胎衣。

健康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一般在5%~15%,肉牛发病率低于奶牛。除了流产牛,胎衣不下几乎可以根除,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根除胎衣不下。胎衣不下的机理是分娩前后,中性利细胞向胎盘交界面迁移障碍,免疫细胞不向子宫迁移。

胎衣不下的风险因素

发生胎衣不下的风险因素,一共有四个:

一是营养问题,包括低血钙、硒和微生物E缺乏等。

二是流产和异常产犊,尤其是布病和霉菌性流产,其他还包括难产、双胎、死胎、早产、引产、胎盘炎等。

三是应激,如环境温度高等。

四是年龄大。

胎衣不下的治疗

关于胎衣不下的治疗,建议大家不要用太复杂的方法。

尽量减少介入,全身性抗生素治疗有全身症状的牛,所选抗生素必须对革兰氏阴性厌氧菌有效。

另外,建议不要摘胎衣,不但费劲还存在隐患,易给奶牛带来风险,伤害子宫,引发腹膜炎等。我在实践中,不会手动取出胎衣,除非它自己快要掉出来。

五、乳热

新产牛血液中的钙第一大来源是骨头溶解在血液里,第二大来源是肠道吸收一部分钙;钙的最主要去向是牛奶,次要去向是尿,对于新产牛来说尿的去向可暂时性关闭,主要分泌到牛奶里。乳热发病的根本原因是骨钙动员的失败,干奶日粮钾过多,日粮阴阳离子差错误导致血液偏碱;乳热发病的最大背景是产奶量高,钙无法满足奶牛需求。

人们对乳热研究的突破出现于90年代(见下图)。研究发现产后得乳热的牛,产前血pH值偏高,也就是碱中*,碱中*会改变奶牛富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构型,让它对调控乳热的激素不敏感,最终导致低血钙。

乳热的临床症状

乳热主要发生在产后12小时内,分布于产前至产后72小时。经营牧场一定要认识和熟悉乳热的症状,不要只看到奶牛产后瘫就认为是乳热。乳热症状可分期判断。

乳热第1期,一般产后1小时内,奶牛表现关键点是微微兴奋,例如敏感、紧张、颤抖,同时耳朵凉,鼻镜干、食欲减退、交替负重、走路拖拉,轻微站立不稳。这时果断采取静脉补钙,效果最好。

乳热第2期,产后1~12小时,为半昏迷期,奶牛趴卧、呆滞,可以站起来,但是站立不稳,心跳虚快。

乳热第3期,昏迷期,奶牛躺卧,无法站立,发展到昏迷,心跳可达次/分,可能只可以存活几个小时。

乳热的治疗

首先,兽医针对乳热的治疗务必要设置为最高优先级。

第二,静脉补硼钙,尽快恢复血钙。一般每45公斤1克钙,难治病例增加剂量的同时进行心脏听诊,从次/分降到60~80次/分,通过此法确定补钙究竟是否足量。另外,25%~30%的牛在24~48小时内可能复发,这些牛要特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荷斯坦技术韩铁柱新产牛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