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m.39.net/news/a_5972929.html现在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一些小孩喜欢吃某些东西,家长就给孩子买很多这个吃的,一定要让孩子吃个够。现在孩子少,一家就那么一个,顶多两个,四个老人加两个大人一起抚养这个小孩、疼这个小孩,这孩子就是皇子、就是公主。尤其赶上过年过节,或者聚餐的时候,一些爱吃肉的小孩更是一个劲儿地吃。结果怎样?这顿吃完以后,下顿什么也不吃了,甚至以后好几顿都不怎么吃了。等过了这个劲儿之后呢,一旦碰上他喜欢吃的,又是使劲儿地吃。慢慢地,孩子的脾胃就给弄坏了,所以经常会见三四岁的孩子抱着胃口,说“肚肚疼”。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什么是“后天之本”?就是一个人出生以后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根基。大家都知道,地基要是打不好的话,整个房子就是一座危房。根基这个东西是非常重要的,它要是打不好的话,整个身体将来都要出问题。别小看了这个脾胃,人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营养都需要由它们来提供。脾胃要是在孩子的时候就出了问题,这孩子长大了身体怎么能好?这是一辈子的事情。而且脾胃这个东西,你得活到老养到老,一辈子都得好好养护它。有句话叫“东西是人家的,肚子可是咱自个儿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吃的时候一定要适量,不可以吃太多,否则容易吃坏身体。脾胃就好比是一台机器,如果你每次都给它太多的工作量,让它超负荷运转,这个机器的磨损肯定是很厉害的,用不了多长时间,各种问题就出来了。不仅仅是脾胃病、肠胃病,就像那些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等这些病也会纷纷跑到你的身体上来。古人讲“饱生众疾”,应该指的就是这一现象。可以说,现代一些人一味追求“口福”,每餐必要吃得饱、吃得好,这未必是件好事。这里送大家五个字——“简、少、俭、谨、忌”。把它们记在心里,吃饭的时候就想一想、念叨念叨,用它们来鼓励自己克服那些不好的饮食习惯,你的身体一定会好很多。“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告诉人们少吃点儿对身心是有益的。没有明确说出吃多少为宜,毕竟每个人体质不同、年龄有别、身体的活动状态不同,脾胃机能强弱不一样,消化能力也有区别,在饮食上就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告诉你一个办法——凭感觉,一般吃到自己食量的七八分,差不多饱就行了。像那些看到美食就挪不动步、非要吃饱吃撑的人。还有一类人是怎么回事儿呢?白天吃得少,晚上吃得多。早上不吃,中午吃得也一般,偏偏到了晚上食欲旺盛,一顿饭能顶两顿饭。这样的饮食习惯,对脾胃也是很不好的。从阴阳的角度来讲,大家应该都知道,白天属于阳,晚上属于阴,昼夜交替也是一个阴阳交替的过程。我们人体呢,其实它也在随着昼夜的交替发生着阴阳盛衰的变化。白天阳气旺,人的活动量大,消耗得多,所以应该适当地多吃一点儿;夜幕降临之后,阳衰阴盛,一切都安静下来了,这个在大都市还不太明显,如果你去乡村待一阵子,感觉特明显,这个时候,人也不干什么了,吃完饭,收拾收拾,早早地就会去睡觉,所以晚饭你要少吃一点儿,消耗得少嘛,吃多了是负担。不少人也有这样的体会,晚饭吃太多了的话,睡觉睡不安生,因此古人给我们留下了“早餐好,午餐饱,晚餐少”的名训。当然,还有一些朋友是什么情况呢?他自己非常注重养生,平时也能做到饮食有节,但有时候偏偏身不由己。比方说老板给夹菜、长辈给夹菜,本来自己已经吃好了,不想再吃了,但又不好意思拒绝,硬是吃下去了。结果没多长时间,肠胃开始出问题了。“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意思就是,人如果不觉得口渴却勉强喝下水去,这样常常会弄得自己胃部胀满,不舒服;如果不饿,没有食欲却勉强进食,这样也往往会影响脾的消化吸收,使脾胃功能受损。所以,很多时候,也需要我们相互之间的理解,别把美意强加于人,可能他真的感觉不舒服。“先饥而后食”,“先渴而后饮”,“不欲强食强饮”,一定要让脾胃顺其自然、有张有弛,保持饥与饱的节奏与平衡,平衡才会长久。饮食对于人来说,既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也是一种有负担的“消受”。在正常范围内的话,人的身心都是愉快的,一旦超出这个范围,脾胃就会不堪重负。有个成语叫“物极必反”,任何事情都是适可而止、恰到好处为妙,太过了往往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